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热点透视>>正文

中国经济:在增速下行中寻求转型升级

——就今年上半年经济走势与专家一席谈
作者:本报记者 宋歆 张天南责任编辑:王静2013-09-16 09:09

  面对增速下行,为何不会再次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

  记者:据报道,在不久前的莫斯科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上,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在会议上表示,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是中国政府不会再次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这是出于何种考量?

  滕泰:目前在经济界,对近期密集推出的改革措施反响热烈。大家认为,这代表政府在制定经济增长计划时,其核心内容有: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忍受阵痛,赢得长远发展。

  张立群:不久前,李克强总理在广西考察时表示: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在这样一个合理区间内,要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这一表态使得之前有关中国经济会出现“硬着陆”的担忧烟消云散。我们从这一表态中可以看到,新一届政府对当前我国所处发展阶段、未来方向和决策选择是有着清醒认识和把握的。

  剧锦文:中国经济已经结束了两位数的高速发展阶段,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支持长期稳定增长。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7%到8%的平稳增长区间,未来经济增长将会逐步走向平稳的趋势,并可能稳定在7.5%或7.6%。中国经济支持7.5%左右的增长底限,我们的消费主要依靠收入和储蓄,不同于美欧等发达国家的信用消费。即使仅依靠工业化和城镇化等基本建设动力,我国也可以维持平稳增长。

  张立群: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时,之所以将8%作为中国经济增速的目标底线,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就业。低于8%的增速就难以创造充足的新增岗位以满足就业需求。保增长就是保就业,保就业就是保稳定,成为当时宏观调控的基本逻辑。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形成对比的是,目前这一轮增长放缓并未伴随大的就业压力,部分原因是中国人口结构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转变,或者说,劳动力供给放缓本身就成为经济增长放缓的解释变量。目前,就增长与就业的关系而言,我们对增长放缓的“容忍度”已有所提高。

  滕泰:尽管中国经济增速的长期缓步下行趋势已经比较明显,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长期主题,但是在近期的一系列表态中,李克强总理正在将“稳增长”放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底限论”到近期出台的高铁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信息消费、棚户区改造等一系列政策,也证实了决策层将“稳增长”看得很重。与此前的财政政策不同的是,政府将着力于把“稳增长”与“调结构”“控风险”等协调起来考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增长。我们预计,下半年的中国经济仍将维持当前弱势整固的格局,全年GDP增速将稳定在7.5%左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