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以整顿学风、党风、文风为重点的整风运动,是改进我党作风、增强党的战斗力的一次成功实践,它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部队作风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抓作风建设首先要在统一思想上求深入。1941年间,党中央多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亲自起草报告,带头说服教育,统一全党思想,为整风运动作好思想准备。在新形势下,大抓作风建设,必须深刻感悟党中央开展延安整风的坚定决心,切实把统一思想认识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一是要有真抓的思想。应像延安整风运动开展前那样,利用各种时机,搞好思想发动,校正认识偏差;要像当年毛主席抓整风时讲的那样,在日常工作不停止的情况下,把它当作主要工作,紧抓不放;要像延安整风运动时全党同志那样,真抓真改,坚决克服“一阵风”的现象。二是要有敢抓的勇气。延安整风运动,全党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老一辈革命家更是敢向沉疴旧习叫板,敢向不正之风开刀,为我们树立了楷模,应自觉破除“当老好人”、“怕得罪人”的思想,敢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不怕触及局部利益,坚决啃“硬骨头”、打“攻坚战”。三是要有常抓的韧劲。延安整风运动,1941年准备、1942年展开,1945年结束。当时,毛主席讲,集中整顿作风3个月不够延长半个月、半个月不够延长一个月,总之一定要干到底、一定要把整顿作风抓出成效。这就要求我们抓作风建设,必须牢固树立长期抓的思想,自觉做到不抓出成效不撒手,抓出成效也不放手,不能时紧时松、抓抓停停。
抓作风建设关键要在解决问题上谋突破。当年,延安整风运动是以解决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等突出问题开展的作风整顿。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必须把解决问题作为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以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作风建设的根本好转。一是要把抓普遍问题与抓重点问题相统一。作风问题,虽大致相同,但各有侧重,普遍问题中蕴藏着重点问题。只有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把普遍问题和重点问题搞清楚、弄明白,才能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只有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既抓重点,又抓普遍,以重点带普遍、用普遍促重点、才能全面改进、系统建设。二是要把治表象问题与治深层问题相结合。作风问题,既有外在表现,也有深层次原因,应坚持标本兼治、共同施力,这也是延安整风运动后,形成三大优良作风的根本所在。正如习主席所讲,“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绝不能把改进作风局限在开会不摆花、发言不念稿、吃饭不喝酒和压减会议、减少文电、提倡调研等表面现象上,一定还要看本质、查根源,刨根问底,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把表象背后的政治信念淡化、党性观念弱化、宗旨意识退化等深层次问题改彻底、抓到位,从根上治住不正之风。三是要把严领导机关与严基层部队相一致。“好作风是抓出来的,更是带出来的”。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主动赔礼道歉,周恩来制定《修养要则》等等,为广大党员树立了榜样。改作风既要严下更要严上,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重点,从自己严起,始终当好领跑者,以上率下影响官兵、带动部队,推动作风建设的全面加强。
抓作风建设根本要在推动发展上见实效。当年,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全党同志空前团结,部队战斗力极大提升,确保了党的“七大”成功召开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作风建设,应始终把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促进建设、推动发展上。一是要在端正指导上见成效。端正的工作指导是优良作风最直接的体现。加强和改进作风,必须充分借鉴延安整风时我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生动实践,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真正把各项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聚焦到强化打胜仗思想、做好打胜仗准备、提高打胜仗能力、坚持打胜仗标准上。二是要在纯洁党性上见成效。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新形势下,面对社会思潮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多样化,要坚持从延安时期广大军民坚定政治信念、践行我军宗旨、坚守精神高地和牢记“两个务必”等优秀品质中汲取营养,锤炼党性修养,时刻做到信念不动摇、思想不蜕变、行为不失范,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三是要在弘扬正气上见成效。当前,改进作风与延安整风,虽然时代不同,但目标一致。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作风的具体措施,全军上下新风扑面,官兵反响强烈。要持之以恒地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指示要求,树立勤俭建军思想、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压缩行政性开支,切实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战斗力建设上;要坚持权为兵所用、利为兵所谋,在干部使用、士官改选、住房保障等方面,实施“阳光工程”,形成鲜明导向,传递正能量、构建新风气。
(作者系陕西省军区政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