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军报评论员>>正文

在军营大舞台充分施展才华

——论学习贯彻《军队文职人员管理规定》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解放军报特约评论员责任编辑:许品2012-10-25 06:10

  1. 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建立实施文职人员制度七年来,大批优秀社会人才迈入军营走上文职人员岗位。他们与现役干部一道,为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勤奋工作、努力奉献,成为我军人才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

  实行文职人员制度是军队建设普遍适用的规律。早在200多年前,当炮兵作为成熟兵种在欧洲战场广泛使用时,一些国家为满足对技术人员的急需开始有了文职人员。进入20世纪上半叶,随着军事科技的迅猛发展,大量文职人员进入军队各类专业技术岗位,文职人员在军队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尽管各国政治制度、军队性质和军队体制不尽相同,但从精干现役军队、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作战效能出发,都把广泛吸纳文职人员作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制度。

  文职人员为我军人才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军文职人员是聘用到军队岗位工作,履行现役干部同类岗位相应职责的军队人员,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工程、卫生、文体、图书、档案等专业技术工作和部分管理事务工作,同时也担负军队演习演练、抢险救灾及维稳处突等重大任务。聘用文职人员,既可以把有限的现役编制员额集中用于作战部队,又能满足技术服务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对于实现军队作战力量和保障力量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化和拓展军事斗争准备,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文职人员在我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军已聘用文职人员2万余名,初步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进出顺畅、充满活力的文职人员队伍。文职人员创新思维活跃,专业知识深厚,适应岗位能力强,他们以过硬的能力素质、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进取意识,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军内外的广泛认可。不少文职人员在本职岗位上脱颖而出,成为本单位的业务骨干,有的进入学科带头人行列。

  四总部近期颁发的《军队文职人员管理规定》,对文职人员的职业发展、教育管理、待遇保障等作出了系统规范,为广大文职人员在军营这个大舞台充分施展才华,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文职人员作为我军人才队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必将在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切实发挥好新型用人机制优势

  四总部颁发的《军队文职人员管理规定》,在坚持我军人才管理统一要求的基础上,积极适应干部人事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进程,把构建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新型用人机制要求,贯彻体现到文职人员管理工作的具体规范中。学习贯彻《规定》,只有紧紧抓住发挥新型用人机制优势这个关键,才能真正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我军实行文职人员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充分利用各类社会人才为军队建设服务,逐步形成开放灵活的进出机制、竞争择优的使用机制、按岗定酬的分配机制、军地衔接的保障机制,走开军地人才兼容发展的路子。

  发挥好新型用人机制优势,首要的是树立科学的人才管理理念,用观念更新引领工作创新。当前,尤其要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地位上充分认同、人格上充分尊重,努力为文职人员搭建建功立业、成长进步的宽广舞台;确立岗位管理的理念,自觉破除照搬现役干部管理模式、依赖传统身份管理的陈旧思维和行为习惯,形成与岗位管理相适应的新思路、新对策、新举措;确立科学统筹的理念,坚持体系化建设,把文职人员招、训、考、用、出各个环节有机统一起来,构建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有效机制;确立依法用人的理念,坚持法制化管理,强化依法办事意识,严格依据政策法规聘人、管人、用人,切实维护聘用双方的合法权益。

  发挥好新型用人机制优势,关键是要把聘用制和岗位管理要求贯穿到文职人员工作各个方面,切实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文职人员制度区别于现役干部管理制度的显著特点,就是实行以聘用制为核心的用人制度、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管理制度。岗位管理是聘用制的内在要求,聘用制通过岗位管理去实现,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新型用人机制的核心内容。各级应积极适应聘用制和岗位管理要求,转变用人方式,改进管理办法,切实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发挥好新型用人机制优势,很重要的是推进文职人员管理工作机制创新,营造人才成长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文职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取决于机制和环境。好的机制与环境就是吸引力和凝聚力,就是竞争力和战斗力。各级要遵循人才工作的规律,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