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战争中,侦察通信、巡逻警卫、搜救排爆等军犬的传统优势领域渐渐被高科技的信息化装备所替代。不过,为了表达人类对狗的喜爱和依赖,很多武器装备仍用“狗”或“犬”等字眼来命名。它们上天入地下海,各显神通,争雄斗胜,身怀绝技,发展出兵器家族中的一股“生猛”力量。新春来临之际,请随我们盘点现代兵器谱中“属狗”的那些厉害角色,在品味“犬氏”装备的同时,抢鲜解锁狗年。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品读“犬氏”装备解锁狗年
■李鹏雨 陈建中
狗亦称犬,是人类驯化最早的家畜之一,也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早介入战争的家畜之一。千百年来,“神犬奇兵”在战场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现代战争中,侦察通信、巡逻警卫、搜救排爆等军犬的传统优势领域渐渐被高科技的信息化装备所替代。不过,为了表达人类对狗的喜爱和依赖,很多武器装备仍用“狗”或“犬”等字眼来命名。它们上天入地下海,各显神通,争雄斗胜,身怀绝技,发展出兵器家族中的一股“生猛”力量。
新春来临之际,请随我们盘点现代兵器谱中“属狗”的那些厉害角色,在品味“犬氏”装备的同时,抢鲜解锁狗年。

“飞犬”各为其主,命运大相径庭
提及近年来“飞犬”们的“进退走留”,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受俄罗斯新北极战略的召唤,“冬眠”近二十年的“猎狐犬”米格-31战机悄然“苏醒”,俨然焕发第二春。高纬度地区,是猎狐犬的天下,这种速度快、体形瘦的大型猎犬能适应北极圈寒冷的气候。“猎狐犬”米格-31也是目前俄罗斯空天军在北极地区巡航的主力战机。
“猎狐犬”并不擅长空中“狗斗”,它是米高扬设计局于上世纪70年代研发的一款全天候高空高速截击机,主要用于拦截进入领空的敌方战机。曾经的“3马赫怪兽”在冷战的天空留下了许多传奇,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猎狐犬”曾咬住了美国“黑鸟”侦察机的传说。如今“猎狐犬”仍在服役,而“黑鸟”早已解甲归田。
时至今日,在风头正劲的隐身战机面前,1994年就停产的“猎狐犬”略显老旧。不过,作为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现役截击机,其强大的远距空空作战能力与令人咋舌的动力性能依然令人生畏。为了支撑新北极战略计划,俄方已经对“猎狐犬”进行了升级延寿。通过现代化改装,“猎狐犬”在航电、火控等方面有了大幅提升,其相控阵雷达最大探测距离更是达到了240千米。此外,其机身与动力系统也得到了全面翻修,性能有望回归巅峰,更适合部署在条件恶劣的极地机场。
重新得到重用的“猎狐犬”除了要干截击高空高速目标的老本行,还拓展了新职能—为图-95“熊”式战略轰炸机“护驾”。
据悉,随着俄罗斯提高北方战略安全和维护北极利益的需求日益迫切,俄军计划采购约百架新“猎狐犬”,至少服役到2030年。
相比俄罗斯“猎狐犬”重振雄风的指日可待,愁容不展的美国“灰狗”就没那么幸运了。
作为世界上脚程最快的犬类,灰狗(亦称格力犬)的速度可达60千米/小时以上。美国海军的C-2“灰狗”运输机虽然长得胖乎乎的,不过速度也有635千米/小时。“灰狗”的主要任务是为海上的航母运送零部件、人员和邮件。虽然客货两用的“灰狗”舱内脏兮兮、油乎乎,非常拥挤,但作为目前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款可以在航母上阻拦着陆和弹射起飞的舰载固定翼运输机,人家任劳任怨一干就是五十多年。
美军对“灰狗”也是既盼望又厌烦。一方面迫切需要“灰狗”为航母送“快递”, 特别是飞机发动机等配件;另一方面,又嫌弃它过于老旧,乘坐体验度差、故障率高,运营成本高。连自家的飞行员们都戏称自己是“运狗屎”的家伙。“灰狗”任务多,飞得勤,故障多,真是累得像条疲于奔命的老狗。
2017年11月,一架“灰狗”在准备降落航母的过程中坠海,直到今年1月才从5600米的深海找到“尸体”。据美国海军官员透露,目前,三十多架“灰狗”中只有9架可以飞行。美军正考虑从2028年开始退役“灰狗”,它的职能逐渐被其他更先进的“多面手”覆盖,例如预计2020年上舰的V-22“鱼鹰”。目前,在亚太地区美军需要更多的“万金油”型装备,以应对更加复杂的多边局势。
总而言之,“飞犬”们各为其主,争雄斗胜,谁能得势,还得看“主人”下什么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