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未来:“天使”or“魔鬼”?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赵先刚 滕兆文责任编辑:岳修宇
2018-01-12 03:03

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正如许多专家所预言的那样,战争机器人可能是继核武器之后,又一把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引发人们深思:人工智能究竟会被“驯服”,成为人类的朋友?还是会“叛逆”,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请关注今天的《解放军报》——

刚刚过去的一年,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一波接着一波:继谷歌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碾压中韩顶级棋手后,全球第一个被授予“公民身份”的机器人索菲亚又扬言“要毁灭人类”,接着出现了会后空翻的机器人“阿特拉斯”,以及可执行“斩首”任务的微型无人机纷纷登台亮相……

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正如许多专家所预言的那样,战争机器人可能是继核武器之后,又一把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引发人们深思:人工智能究竟会被“驯服”,成为人类的朋友?还是会“叛逆”,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难以抗拒的诱惑

高度智能化突破人类生理极限

人工智能作为物联网、大数据、先进算法和强大计算能力支持下的一种“群技术”,通过赋予“物”以人的智力,模拟和扩展人的智慧,辅助甚至代替人实现多种功能,进行认识、分析、决策、行动等活动。其核心优势是高度自主性,能够较少或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就可完成复杂、繁重和精确性高的任务。

人工智能可以使人从繁重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发现性、创造性的工作。比如,在以前的指挥决策中,指挥人员85%的时间用于情报处理分析,只有15%的时间考虑作战,而采取智能化情报处理系统后正好相反。现代战场态势高度复杂、瞬息万变,完全依赖人的认知去理解战场态势变得越来越困难。而运用智能化数据处理技术,就可以在大数据中发现复杂事物间的关系,从本质上突破人类分析联系事物的局限性,还可依据对大量战场数据的分析,提供可行性的决策建议。

人工智能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且运算精确度高,不受环境与心理等因素影响。2017年12月14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利用谷歌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学习能力,对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收集的3.5万个可能的行星信号、140亿个数据点及大约2万亿个行星轨道进行分析,发现了首个几乎和太阳系一样的星系,其效率和准确性远超传统的分析方法。同样,高度自主化的无人作战系统,在后方操纵人员的监控下,能够自动搜索和跟踪目标,自主识别环境并规划机动路线,快速捕捉战机实施精确打击。

人工智能还可通过计算机视觉、语音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使系统更加精准地理解人的行为并按照人的意志行动,实现人机高度融合。比如,在智能控制领域,能够通过语音方式下达指令,由系统转化为机器语言,实现作战命令的快速下达和武器装备的精确操控。在单兵助力方面,外骨骼系统可通过感知人体运动意图,提升士兵的承载携行、搬举能力,同时又能实现人机一体化,保持士兵的高度灵活性。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