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上送氧到自制氧
从救命氧到保健氧
从定量氧到按需氧
全军海拔3000米以上哨所官兵
全部吸上“自制氧”

新疆和田军分区某边防团海拔5040米的空喀山口边防连官兵业余时间在吸氧。 徐辉 摄
“海拔3000米以上哨所全部可以吸上‘自制氧’。平时供氧,海拔4000米以上部队直通单兵床头,海拔3000米至4000米部队成建制集中保障;训练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供氧,机动和基地保障一体衔接,部队急进高原预置储氧和应急保障综合配套;战时供氧,按照全程伴随、立体成链模式组织实施,推动‘救命氧’快速向‘打仗氧’转变。”这是近日,记者从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获得的消息。该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标志着我军高原官兵吸氧实现由原来靠山下送氧到高原哨所自制氧的历史性变化,迈入了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