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我军销毁日遗化武专业部队。
切莫擅自处理日遗化武弹药
2014年6月10日,吉林省敦化市大桥乡农民刘春福在自家田里翻地时,发现10多个圆柱金属体。联想到之前市人武部发放的“防范日本遗弃化学武器”宣传单,他怀疑这堆铁疙瘩就是日遗化武弹药,于是马上向人武部报告情况。人武部立即协调省军区专家赶到现场。经鉴定,10多个铁疙瘩中,有1枚确定为日遗化武弹,因及时进行回收处理,避免了人员伤亡。
原来,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侵华日军将大量化学武器草草掩埋或弃之于江河湖泊。迄今为止,我国已在19个省(区)发现被遗弃的化学武器,敦化市哈尔巴岭是截至目前发现的最大掩埋点,有约近67万枚化学炮弹埋藏于此。日遗化武埋藏情况十分复杂,常常是化学炮弹与常规炮弹、地雷、手雷等混埋;有的严重锈蚀、破损,造成毒剂泄漏;有的炮弹引信脱落,具有高毒、高爆、高风险特点。由于相关防护知识的缺乏,国内已多次发生“日遗化武”泄漏、爆炸事故,造成群众中毒、死亡事件。
2004年7月的一天,当地两名儿童在河中洗澡时发现一枚废旧炮弹,萌发将其带回家玩的想法。搬运过程中,因炮弹内液体发生泄漏,导致儿童手脚出现大面积红肿溃烂。后经专家鉴定,该枚炮弹为侵华日军遗弃的芥子气化学弹。回忆起那一幕,该人武部政委桑朝斌深感使命责任重大:不能再因为宣传教育的不到位,让老百姓受日军遗毒戕害。
多年来,敦化市人武部和化武办积极开展包括日遗化武种类识别、危害介绍、自救措施等相关知识的教育,通过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单、开设防范课程,同时在曾发现化武弹的地点竖立警示标识等措施,提高群众防范意识。3年来,由市民发现上报的疑似化武弹330余枚,经鉴定有42枚为日遗化武弹药,危险化武弹药的发现,有效及时地避免了人员伤亡。
又是一起发现日遗化武弹药的事件,相较于以往,这一次群众处理“铁疙瘩”的方法,理智成熟了许多。但情形仍不容乐观,仍有数以万计的日遗化武炮弹潜伏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威胁着我们宁静幸福的生活。
二战日本战败投降,侵华日军为掩盖罪行,将化武弹或就地掩埋在青山旷野,或弃之于江河湖泊。我们无法预知这些隐形杀手会在何时何地露出狰狞的面目。
防范之道,唯有全民昼夜警惕,不可须臾松懈。防范无辜民众再受伤害,除了安全、妥善处置化武弹,更要在向群众宣传日遗化武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防护救护知识上下大力气。敦化市公民防范意识和紧急避险意识宣传教育常抓不懈,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