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主动对抗能力强。99式坦克是世界上第一种配备了置顶激光眩目压制干扰装置的主战坦克,可以干扰和破坏敌方的观瞄器材。其主动式激光警告/对抗系统,包括一具激光预警系统(LWR)和一具致盲激光发射器(LSDW)。另外还装有一具激光通信/敌我识别系统。当LWR接收到敌方激光信号后,系统自动标定信号来源的方位。炮手与车长席都设有LSDW的操控界面,按下按钮后,系统便在1秒内自动将LSDW对准目标,并可发射高能致盲激光来干扰、破坏敌方光电感测器,甚至能伤害对方观测仪器操作人员的眼睛。
六是火力凶猛。99式坦克安装了ZPT-98式125毫米滑膛炮,发射激光制导导弹的射程达×米。炮口动能比俄罗斯先进的125毫米坦克炮提高近45%,比“豹-2”A5和M1A1/A2坦克上的120毫米坦克炮提高近30%。为提高身管的耐烧蚀磨损寿命,火炮采用全膛镀铬工艺,共能够发射700发穿甲弹,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该坦克炮可配备新型的钨/铀合金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多功能杀伤爆破榴弹。穿甲弹初速可达1940米/秒,处于世界第一。炮弹可在2000米距离击穿850毫米~96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使对方坦克迅速丧失战斗力。相比较而言,美国先进的M1A2坦克穿甲能力仅为810毫米,德国“豹-2”A6主战坦克约为830毫米,日本90式主战坦克约为650毫米。这充分说明,99式坦克火炮威力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当然,由于我国装甲、冶金、电子、引擎传动等技术仍相对落后,所以,99式坦克的综合战力与西方顶尖坦克仍略逊一筹。差距较大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战场适应能力较差。99式坦克重于50吨级的M1A2坦克。因此,99式坦克在许多道路、桥梁都无法通行。二是夜战能力相对较弱。新型M1A2夜间能够发现并攻击1550米距离内的目标,这意味着,一旦99式与M1A2在夜间交战,M1A2很可能会先我发现,先我攻击。
“陆战之王”仍将称“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坦克以其出色的防护性能、机动能力和强大的直瞄火力成为地面主要突击力量,并被誉为“陆战之王”。然而,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等战争实践使人们认识到,空军、海军的地位作用将不断提升,陆军的地位则相对下降。随着武装直升机、强击机、反坦克导弹等武器对现代坦克的威胁越来越严重,许多人认为,空中打击将在未来战争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大规模配备坦克的重型装甲机械化部队将成为历史。一时间,“陆军过时论”、“坦克无用论”甚嚣尘上。
持这一观点的人往往把坦克作战等同于陆军作战,并且认为,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不断运用,从空中、海上实施外科手术打击将成为最常用的手段。作战时,完全可以依靠从战机发射的超视距精确打击武器来消灭坦克和其他地面目标,近距离战斗将难以出现,当然也就不需要坦克和陆军部队了。在这种情况下,陆军的任务将削减为跟进、清理和占领,更类似于警察的角色。
然而,当我们摆脱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特殊性的羁绊,从深层次观察和分析陆军、坦克的作用时,就会发现:坦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仍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仍然是保护陆军有生力量的第一道屏障。这是因为:
第一,陆军依然是未来作战主要的军种。对于国土攻防、“领土征服”型的战争来说,只有陆军才可以有效推翻敌方政府、攻占并保全领土,只有大规模的陆军决战胜利才能彻底打垮和消灭敌人、结束战争。所以,要取得这类战争的胜利,没有一支强大的足够数量的陆军是难以想象的。而世界上只要还有领土纠纷、还有占领领土的需求,“领土征服”型战争就不可避免。
第二,坦克仍是近战的有效武器。鉴于坦克的使用寿命一般为40年左右,因此,在今后一个短时期内,世界坦克的数量不会大幅度减少。随着现有坦克的不断退役,新型坦克价格的不断攀升,大规模生产坦克将更加困难,未来几十年内,世界坦克数量将呈减少趋势。然而,无论坦克数量多与少,坦克依然是未来战争中的有效武器,人们对坦克的升级改造也不会停止。
从作战需求上看,对机场和交通枢纽的防御,必须要有包括坦克在内的强大机动作战力量作保证。面对空中远程打击,一些地面部队必然会采取伪装、欺骗、渗透等措施进行逃避,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陷入近战,而近战就必然需要坦克参加,因为陆地上的战争最终还是要靠包括坦克部队在内的陆军来解决。反坦克技术不断发展的唯一原因,就在于坦克仍然是陆地上最强大、最为有效的武器。所以,只要地面交战不可避免,坦克就仍然是近战中最有效的武器之一。
第三,运用坦克须扬长避短。强击机、武装直升机号称坦克的天敌,然而,简单的单兵反坦克导弹、甚至机关炮就能将其击落,更不用说严密的区域防空系统了,所以,坦克的天敌要想对坦克发起攻击并非易事。世界上没有无敌的武器,战争不可能只靠使用单一武器获得胜利。坦克也不可能具备一切能力,未来陆战场上,如果在空中火力的支援下,自行火炮、步兵战车和装甲车配合坦克使用,将能有效打击敌有生力量,减少坦克受到的威胁,并发挥出坦克强大的火力和防护力优势。
第四,坦克未必越轻越好。当前,以轮式装甲车辆为主的轻型装甲部队逐渐成为各国装甲车辆的发展方向和主力。美国曾一度宣称陆军要轻型化,各类装甲车辆都控制在20吨左右。其7000多辆M1型主战坦克,除了现役的1200多辆,大多数都处于封存状态。俄罗斯现役坦克也从1990年代的9000余辆减为2600余辆。
但要知道,轻型装甲车辆却存在着防护力弱、易被摧毁的致命缺陷。尤其是在反坦克兵器日渐普及、威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这种缺陷就更加突出。伊拉克战争中,美海军陆战队的多辆两栖轻型装甲车被伊军轻兵器击毁,乘员伤亡惨重。而重型M1A2坦克等重装甲车辆,虽多次被伊军直接命中,却未被撼动,反过来却能迅速回击,掀翻伊军的T-72炮塔,或者穿透其前主装甲。
战争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景:本方坦克一出现,对方如果没有反坦克导弹,常常会临阵脱逃。这充分说明了重型坦克具有何等强大的威慑力。在伊拉克战争后多年的“治安战”中,美军经常眼睁睁看着轻型装甲车辆被路边炸弹掀翻,而“皮糙肉厚”的M1A2却成了他们的保护神。由此,人们不难得出结论:单纯强调坦克的轻型化是片面的,重型坦克依旧有其用武之地。在发展坦克上,必须取得轻型化与火力、装甲防护力等关键指标的平衡。
(国防大学 廖正良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