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事科技>>焦点大图>>正文

反隐形雷达,500公里内“无死角”

来源:环球人物周刊作者:张亦驰责任编辑:毛志文2014-09-03 08:17

B—2 隐形轰炸机。

美国的封锁逼中国自主研制

中国能够研制先进无源反隐形雷达,则是被美国逼出来的。在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中,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美军B—2隐形轰炸机的攻击。后来,B—2轰炸机和F—22战斗机又进驻位于太平洋上的关岛等军事基地。这样,中国就受到美国F—22和B—2组成的“隐形远程打击力量”的威胁。

另一方面,美国还极力阻挠中国拥有先进反隐形雷达。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004年5月26日报道,捷克的雷达制造商ERA公司计划向中国销售10部维拉—E雷达。该计划已于当年1月份得到捷克工业与贸易部批准,销售金额为5570万美元。但美国认为该系统能够探测其隐形飞机,因而极力阻挠。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甚至专门致函同为北约成员的捷克外交部长斯沃博达,抗议该国向中国出口维拉—E系统。最终,美国搅黄了这笔买卖。

正是美国的封锁以及隐形飞机的威胁,坚定了中国自行研制反隐形雷达的决心。这次中国在“国防电子展览会”上展出的DWL002无源雷达,就是成果之一。来自展会的资料显示,DWL002无源雷达探测系统,主要用于防空和海岸监视,可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对机载、舰载和地面辐射源进行探测和定位,并实时显示目标轨迹。该雷达的探测距离可达500公里。由于整个雷达系统可实现全空域覆盖,并可实时、精确地定位与跟踪,具备信号分析与识别能力。所以,基本可以做到“500公里内无死角”。

当然,这种无源雷达需要飞机对外有无线电辐射。但在战时,敌方的隐形战机很可能将无线电置于“静默”方式,也就是尽量不对外辐射电磁波。为了对付这类隐形加无线电“静默”的目标,中国现在还研制了更为高端的无源雷达,即被外界所称的“外辐射源雷达”。

“外辐射源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包括隐形飞机在内的空中目标,在充满民用调频广播发射信号、手机基站信号的空域内飞行,必然会对这些信号产生反应;通过接收空中目标反射的民用无线电信号,就可实现对空中目标的探测。此次展览会上,中国共展示了两款“外辐射源雷达”。据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只有美国拥有类似的雷达,欧洲还处于试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