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曼指出,中国大量有关高超音速和助推滑翔技术的论著,“进一步证明了这是中国的优先项目。”在今年4月为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智库“亚太安全研究中心”提供的报告中,萨尔曼称,Wu-14很明显是中国为反制美国“快速全球打击系统”所做的努力之一。
“快速全球打击系统”是美国的一个军事项目,旨在开发可在30分钟内用常规弹头打击全球任何目标的武器系统(主要指导弹)。中国担心美国会在冲突初期阶段利用这种武器系统打击其陆基核武器。美国“快速全球打击”能力设计用于打击被情报机构识别的恐怖分子或核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打击过程必须在目标潜逃或转移前迅速完成。萨尔曼称,Wu-14代表着中国全球打击能力的潜在巨大飞跃——如果被加装在洲际弹道导弹上,有可能会构成“中国快速全球常规或核打击能力”。
中国把Wu-14称之为与导弹防御系统配合使用的打击武器,前者为“剑”,后者为“盾”。她指出,在2014年1月进行的第一次试射试验标志着中国朝发展射程更远、报复性能力更强且可能具备先发制人能力的武器系统发展。萨尔曼还补充称,这种能力有可能会推动中国从历史上较被动的姿态向更积极的姿态转移。
费舍尔称,对于美国而言,其有必要研发新型战略武器予以回应。五角大楼应该加速投资发展威慑及防御性能力。他表示,美国海军应该为其攻击型潜艇配备战区级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美国海军还应该获得更多资金,加速发展能源武器,保护自己不受中国高超音速武器威胁。
中国战略武器专家马克?斯托克称,Wu-14第二次试射说明中国优先打造高超音速武器系统。“毫无疑问,解放军正在投资发展高超音速技术,包括超燃冲压发动机和至少一种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斯托克还指出,最近一次试验可能是以中远程弹弹道导弹为搭载平台的。
据斯托克称,中国许多导弹工程研发测试与实弹测试都是在甘肃省酒泉进行的,这些从“双城子”(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导弹被标记为“SC”,而在山西省五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试验的导弹则均标记为“Wu”。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与了2010年1月的反导测试,当时一枚CSS-X-11中程弹道导成为SC-19导弹的拦截目标。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情报机构认为Wu-14与中国战略核武器系统有关。美国空军国家空天情报中心技术情报专家Lee Fuell早前曾告知国会,中国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基本上就是一种由弹道导弹发射的系统,并能以Ma10以上的速度向目标滑翔和机动”。他还于2014年1月30日告诉美中经济和安全审查委员会称,Wu-14“与其核威慑力量有关。
五角大楼本身也正在研发多种高超音速武器平台,其中包括X-37B空天飞机、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HTV-2型高超音速飞行器,以及美国空军的“基于美国本土使用和投射兵力”项目。美国波音公司也在打造试验型X-51“驭波者”高超音速飞行器。然而,受奥巴马政府削减五角大楼预算影响,美国的高超音速武器项目的资金受到了限制。
除美国之外,俄罗斯军方也把发展高超音速武器列为优先事项。不过,据信在能力方面,莫斯科落后于美中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