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事科技>>正文

“猎鹰”无人机:可携带制导弹药  实现自杀式攻击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作者:陈宇责任编辑:毛志文2014-04-23 11:20

美军“影子-200”的升级版

韩国航宇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无人机研发,但是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直至2004年底才向韩陆军交付了5架“夜袭者300”无人机,这被外界认为是此次公开飞行的“猎鹰”的雏形,主要用于战场侦察、目标搜索等行动。分析指出,日前韩国方面公布的“猎鹰”除了有一些“应景之作”的嫌疑之外,也体现出韩军加速发展具有攻击力的无人机,摆脱了以往仅仅把无人机作为空中侦察平台的思路,转而强调无人机的攻击性。

韩国武器装备总是有些舶来品的味道,尤其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据专业人士分析,“猎鹰”的研发也不例外,从里到外都透着美国的“影子-200”无人战斗机的影子,很可能是以美国“影子”200为蓝本,通过引进美国技术并实现本土化而研制成的产品。

美国开发多年的“影子-200”是一种可以在高空巡航、在弹舱内装载激光制导炸弹的无人机,具备隐形功能,可有效降低雷达探测特征,秘密深入对方腹地,对重要目标实施侦察和轰炸。进攻一方无须为飞机可能被对方击落,造成飞行员伤亡或被俘而担心。与美国的“捕食者”战略无人机相比,“猎鹰”只能属于战术级,其威力并不足以傲视群雄,但其研发避免了耗费大量的成本资源。

韩国“联合新闻通讯社”报道,韩国防部高级军官透露,为应对朝鲜部署在军事分界线一带的远程重炮,“猎鹰”可搭载“智能炸弹”抵近军事分界线北方一侧远距离投放,在军用卫星系统导航下,炸弹可自动寻找目标,以将朝鲜的远程重炮阵地及隐蔽洞穴摧毁。同时,“猎鹰”具备的侦察能力同样必不可少。韩军认为,对付朝鲜的火炮阵地这类目标,最好的办法还是采用“猎鹰”这类小型无人机蜂群战术,从而避免大型无人机成本高,目标大,容易被对方发现和击落的弊端。

身手敏捷的“猎鹰”

“猎鹰”无人机的机载设备包括可传送普通照片或低分辨率图像的电子光学、红外照相机、用于指挥控制的通信设备、图像传输系统和机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此外,还装备了1台52马力的UEL公司AR801型发动机以及数字化电子设备,还可携带功能更强的摄像机或合成孔径雷达等多种任务系统,能在各种地形和天气条件下执行作战任务。

由于起飞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猎鹰”无人机的机架主要部件由石墨/环氧材料制成,机翼则由碳石墨以蜂窝状结构制成以增大强度。1套“猎鹰”无人机系统编为一个排,由4架无人机、6辆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2个地面控制站、4个远程图像终端及天线、1个便携式地面控制站和数据终端组成。全套系统必须保证在24小时内连续工作12小时;在连续3天的行动中,系统最多可在24小时内连续工作18个小时。

地面控制站可近实时地直接向支援分析系统、陆军野战炮兵目标指示系统传输目标图像信息数据,以供地面火炮、直升机或战斗机对敌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报道指出,如果将“猎鹰”部署在黄海的延坪岛,就可以在4分钟内打击朝鲜的远程火炮阵地,若部署在大青岛,可以在10分钟内打击半径40千米以内的目标,这使得韩军和韩国民众吃上了一颗“定心丸”。

当日,“猎鹰”以时速150千米的速度飞上天空,上升到300米高空时用肉眼很难观测,也无法听到发动机发出的声音。据悉,“猎鹰”在韩国领空飞行时,白天可拍摄到军事分界线以北20千米,夜间可拍摄到10千米范围的信息。当“猎鹰”飞行时,4个显示器上会不断出现“猎鹰”飞行地区的各种数据。与此相比,朝鲜无人侦察机不能及时传输视频信息,也无法做到远程操控,夜间执行任务也很受限制。韩国军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朝鲜无人机与“猎鹰”不具有可比性,朝鲜无人机在拍摄照片后过一段时间才能将其传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