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事科技>>最新动态>>正文

21世纪战争之剑——电磁炮

来源:《兵器》杂志作者:曹荣刚责任编辑:蔡子衡2013-04-15 09:18

电磁炮射击示意图

不过,就在美军放弃电磁炮和电磁发射技术之后,出现了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新技术。例如将很大电流密度的脉冲电流以滑动接触的方式,由电枢经过电刷通到外电路。在这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有美国的西屋研究和发展中心,该中心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均设有研究试验室。上世纪70年代末,理查德•马歇尔博士及其同事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制成了世界上最大的550兆焦单极发电机,并在其上试验了高电流密度的滑动接触。马歇尔和约翰•巴伯在所设计并建造的轨道炮系统上用等离子体代替金属衔铁,以此推动投射物,把3克聚炭酸脂加速到5.9千米/秒的速度,创造了用电磁加速器投射克级投射体的最高记录。德克萨斯大学电机中心也设计和制造了5兆焦、10兆焦等一系列单极发电机,利用美国的轨道发射装置将300克重的投射物加速到4.2千米/秒。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用5米长的轨道把2克重的弹丸加速到10千米/秒,接近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秒)。1982年,苏联把1.3克重的弹丸加速到5千米/秒。日本则研制了长达700米的50~100级多级轨道炮,把1克物体加速到近150千米/秒的超高速,用于研究高速撞击引发核聚变。目前,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德国、以色列、丹麦等国家对电磁炮兴趣非常大,都在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研究。

1980年。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了第一次电磁发射技术会议。1983年10月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和美国电工与电子学会(IEEE)联合发起,在波士顿召开了第二次技术会议。这次会议对三位有贡献者颁奖的公告上称:“自发明火药后,电磁发射技术可能作为脉冲功率技术领域最有意义的发明而出现。” 在这届会议上,国际电磁发射技术委员会设立了以已故彼得•马克教授命名的“彼得•马克”勋章,以奖励对电磁发射技术与教育有杰出贡献的人,理查德•马歇尔博士获得了第一枚“彼得•马克”勋章。

电磁发射技术能在很短的距离内,将投射体加速到高速,分布在整个推进器长度内的电磁能量高于爆炸能量的几十倍,并且非常容易控制。其潜在的应用包括从地面和母机发射飞机、导弹和其它防御武器,可发射飞船、核废物等。从理论上说,它的费用较低、环境危害小,发射的几乎是纯有效载荷,没有死重。

1999年4月在旧金山召开了第十届电磁发射研讨会。会上的信息表明,国外电磁发射技术研究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直线电磁发射技术成为一个目的、应用背景十分明确的研究方向,影响面正在逐步扩大;二是研究经费的资助方正逐渐转变为军方,研究内容正从理论探讨、原理性实验验证向实用化的演示验证发展,并准备装备部队。

截至2010年夏天,电磁发射研讨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5届,成为各国电磁炮和各种电磁发射技术研究的重要窗口。

(文章有删节)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