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夏洪青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铁血光影礼赞大国荣光

作者:■ 穆瑞林

铁血光影礼赞大国荣光

■ 穆瑞林

2019年10月1日晚,在完成天安门广场联欢活动的采访拍摄任务后,我回到办公室,卸下沉重的摄影器材,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这时,已是零点时分,我和参加阅兵报道的许多前后方战友一样,已经持续作战20多个小时。盛大、隆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结束了,个人采访也算告一段落。此时此刻,身体虽然极度疲惫,但精神还是处于兴奋之中。国庆假期,我守在电脑旁,整理几万幅阅兵图片。翻看着一张张照片,阅兵进行曲一直在脑海中回荡,受阅官兵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和飒爽英姿不断浮现在眼前,让我心潮澎湃。

一、记者的思想比拍摄点位更重要

这次阅兵采访活动,各路媒体记者同场竞技,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有幸参加阅兵采访报道,我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为了搞好这次规模宏大、盛况空前的阅兵报道,我在国庆前1个多月就开始做准备,进入情况。熟悉掌握各方队、方阵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把以前的阅兵画册、画报找出来认真翻阅,从中汲取优点、学习长处,参照别人曾经报道、拍摄过的角度,考虑自己采访拍摄的切入点;提前联系尼康公司的售后部门,把全部摄影器材进行检修、清洁,确保设备保持在最佳状态,在关键时刻绝对不能掉链子。

阅兵当天,我携带了3台相机机身、5支镜头,涵盖了广角和长焦,还有梯子、马扎、三脚架等,所有装备加起来有将近30公斤重,是我个人在采访活动中携带器材最多最重的一次。其实,我也知道,在采访活动中,器材并不是越多越好,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头脑,有时候轻装上阵反而效果更好。但是,这次阅兵活动不同以往,要做到有备无患,宁可备而不用也不能用而无备。

据了解,新华社这次派出了100多位摄影记者,分布在天安门阅兵活动现场和“外场”等多个区域,全方位、无死角进行报道。他们有的摄影记者还被安排在天坛、高层建筑等地点,主要拍摄飞机通过北京城一些地标建筑的场景,比如祈年殿、“中国尊”等。应该说,在阅兵这样的采访活动中,点位的确很重要,因为记者是不允许在各点位之间来回穿梭的,只能守在自己的点位区域内。但是,摄影记者应该辩证地看拍摄的点位,没有绝对好的点位,也没有绝对差的点位。往往在看似不重要的点位上也能够拍摄出与众不同的画面。2015年“九·三”阅兵,就有一位摄影人在北京城的一处制高点上,拍到了受阅飞机和高铁同框行进的画面,照片构思巧妙、角度新颖,充满了时代气息,令人拍手叫绝,印象深刻。

这次国庆阅兵,我的拍摄点位是在天安门城楼东侧,有几位老记者聊天时说,这个点位是观礼阅兵的好位置,但就摄影而言,拍摄角度可能不一定好,因为当各方队通过观礼台,开始敬礼、正步走的时候,我所处的位置只能拍到受阅官兵的侧后方,看不到正脸。为此,我琢磨了很长时间,怎样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点位的优势。阅兵当天,我站在天安门城楼的看台最高处,利用高角度,用长焦镜头俯拍了一幅以天安门城楼的大红灯笼为前景、聚焦点在受阅方队上的照片,这幅照片既有威武雄壮的受阅部队,又有城楼上虚化的红灯笼和红色柱子营造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的浓厚氛围,自己认为还是比较满意的一幅作品,起码之前这个角度还没有人拍过。

二、从抓好每一个细节入手完成拍摄任务

阅兵采访中,记者们一个萝卜一个坑,分散在各自的岗位上,必须灵活机动,想方设法完成好任务。

10月1日,我按要求在凌晨1点出发,经过2次严格的安检审核后,于凌晨3点多和其他30多名记者一同乘坐中巴车抵达天安门。为了争取一个好的拍摄点位,一下车,我就冲在前面,上城楼虽然有电梯,但我担心大家争相乘电梯耽搁时间,就选择了步行梯,背着沉重的器材顺着楼梯“呼哧呼哧”往城楼上跑。一到城楼上,我迅速把三脚架支起来,架起了一个不到1平方米的“作战地域”。在之前有过教训,2015年“九·三”大阅兵,我也是在城楼上采访,因为晚到了几十秒,我的拍摄位置被现场人数众多的观礼嘉宾挤压得只剩下一个狭小的角落。

10月1日上午,人们期盼已久的阅兵活动开始了。每一个地面方队和空中梯队经过天安门的时间非常短暂,拍摄时机稍纵即逝。为了在拍到大场面的同时,拍到官兵们的近景和特写,我把一台广角相机固定到三脚架上,用电子快门线设定好拍摄参数,把聚焦方式调到手动,以每3秒拍一幅的节奏让相机自动拍摄,我自己则用长焦镜头随机抓取精彩瞬间。这个时候,是没有太多时间思考的,我首先考虑的是要多拍,把每个方队、方阵都拍下来,至于拍摄角度、构图,以及画面能否出新意等问题,则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只能凭借平时积累,根据拍摄对象随机应变。

这次阅兵,女兵和女民兵方队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爱红妆更爱武装,女队员的飒爽英姿吸引了不少快门声。女队员由于长时间穿着裙子和长筒靴训练,队员们自己开完笑地说她们的腿被太阳晒成了“三节棍”,是女兵专属“阅兵腿”。这个阅兵小花絮在各媒体平台播出后,一下子被“刷屏”了,点击率很高。女队员在最爱美的年纪,谁都不想晒黑,但为了提高训练水平,再黑也不怕。这个细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队员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在采访中,我拍摄了女兵方队教练员的大喇叭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字,都是手写的名言警句和姑娘们自我激励的话语,令人感动。许多男队员都有钢盔带在脸颊上留下的的Y字型印记,他们骄傲地说这是“阅兵脸”。几天前,我在拍摄受阅女兵们训练场景时看到,受阅官兵每个人都配发了一个1500毫升的水壶,气温高的时候,有的队员一上午能喝四五壶水却几乎没有小便,她们喝下的水全都变成汗水蒸发了。我把水壶和官兵们在烈日下训练的身影同框拍了下来。

三、一次采访,受益良多

阅兵训练场上有一幅标语:一次受阅,终身荣光。对受阅官兵如此,对我这个摄影记者来说,能有机会参加阅兵宣传,也同样感到终身荣光。因为我见证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感受到了伟大祖国坚定前行的铿锵步伐。人的一生,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教育的。阅兵,对于一名军事记者来说,既是一次在采访中大显身手的时机,更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给自己在精神上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在采访中,我遇见一位地方媒体的年轻记者,他是第一次采访阅兵活动。“真是太震撼了,在现场差点把采访任务都忘了,心跳很快,拍照片手都在抖。”这位记者激动地对我说,他一边拍摄一边高喊:祖国万岁!

一位受阅方队的同志对我说,阅兵,其实也是“阅人”,检阅官兵的精气神。在训练场上采访拍摄时,我时时被官兵们的精神所激励。受阅官兵中大多数是20多岁的年轻人,血气方刚、风华正茂,洋溢着无限的青春活力,浑身上下散发着阳光气息。身在其中,深受感染。阅兵训练场是个火热的大军营,来到这里,就感到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兵之初,好像回到了自己当年的连队。上万名受阅官兵虽然自己基本上都不认识,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可是看见每个人的笑脸都觉得是那么亲切,那么可爱,都感觉像是相处多年的老战友、老朋友一样。

在阅兵训练基地采访,我和受阅官兵吃住在一起,采访他们的训练、学习、生活,拍摄了许多鲜活、有温度的画面。这再次说明,作为军事新闻工作者,要产生灵感,创作出精品佳作,就要扎根基层,多和官兵们交流,多跑演训一线,多闻一闻硝烟味,多倾听战士们的心声。

我在采访中了解到,阅兵盛典成功的背后,是许许多多的人默默无闻的辛勤付出。阅兵场上的教练员,每天带着喇叭从早喊到晚,不停地给队员们讲解、纠正动作,嗓子经常是沙哑的。我仔细观察他们,发现每名教练员都是优秀的心理医生,他们的工作,大都是为队员们加油鼓劲、激励士气,为他们做心理疏导,严厉中透着关爱,个个都是婆婆嘴、妈妈心。他们给了队员们无尽的动力和关爱。如果没有这些优秀的教练员,很难想象队员们能在严格的、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中挺下来。还有负责后勤保障的炊事员,每天起早贪黑为大家提供大量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饭菜,确保官兵们时刻保持充沛的体能。这些幕后工作者让人心生敬佩。

盛大的阅兵报道工作结束了,但定格在我镜头里受阅官兵刻苦训练、教练员耐心施训、后勤人员默默搞好服务保障的身影,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激励我勤奋敬业,踏实工作,为搞好新时代军事新闻传播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时政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