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夏洪青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在新闻实践中锤炼“四力”

作者:■ 黄春一

摘 要:好的新闻作品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同时,“四力”归根到底是一个实践课题,只有多跑、多看、多想、多练,在一次次采访、一篇篇稿件打磨中,“四力”才能得以提升。

关键词:新闻实践;军事新闻工作者;“四力”

当前,练好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军事新闻工作者需要践行的重要实践课题。本文就如何提升“四力”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脚力重在迈开第一步,积跬步方至千里

干新闻“抓活鱼”,就是要沉到一线去。

有一种“走不动”,是因为觉得“不必走”。看材料、打电话可以了解线索,但是人到现场不可代替,否则生动性无根,文章也无魂。尤其不能因为“距离近”“情况熟”而觉得不必到现场,即使近在咫尺,终归不行不至。如果只靠二手材料写新闻,就好比“缘木求鱼”,方法错了结果必然跟着错。还有一种“走不动”是因为“不会走”。这种情况在初写新闻时较为常见,由于基本功欠火候,到了瓶颈期,热乎劲没了,脑子就感觉空了。“不会走”主要表现为坐等已经“成型”的故事,而不会去发掘一个“尚未成型”的故事。再有一种情况就是“不愿走”。或者因为没有信心,觉得走半天不一定能抓出东西来。或者因为有顾虑,担心见不了报有些难为情。或者怕被别人误解“想出名挂号”。新闻工作不是一个人悄无声息就可以做的,只能“冲锋”而无法“迂回”。

到现场,身到是第一步。新闻工作实践性强,优秀的新闻人才成长终究需要通过一次次采访、一篇篇稿件打磨出来。在新闻队伍组织起来之后,对这支队伍的战斗力打造更艰巨,需要一锤接着一锤敲。新闻人才的成长依赖于一定的客观条件,需要给平台给任务,扶苗子压担子,让他们能干事干成事。干新闻工作,成就是最好的激励。只有多出好作品,才能鼓舞队伍士气,形成良性循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奔跑、一起追梦,就必然能够有所作为、有所成就,迎来花开满园、硕果满枝的良好局面。

二、练好眼力这个见事功夫

眼力首先是一种洞察力,就是要“独到”。洞是洞穿,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但能看到“是什么”,还要能看到“意味着什么”。不仅要清楚给读者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还要清楚为什么要给读者讲这个故事。落在纸上是文章,含在文中是意图。“世事洞明皆学问”,说的就是洞察力。洞察力不足,深层的东西看不到,文章自然就只有表面热闹,不见内在门道。只有作者的看法是立体的,出手的文章才会是立体的。编辑与作者交流,有时会说某篇文章写得单薄了,原因往往就在这里。

眼力还是一种辨别力,就是要“识货”。要知道什么是好故事,什么不是好故事。洞察力是往深里看,辨别力则是从大里选,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辨别力主要体现为对价值的判断,没有这个判断,就抓不住新闻点。初学写稿,往往照葫芦画瓢,捡到筐里都是菜,就是辨别力上欠火候。写出来一看,抓了一把表面材料,凑了个样儿,形近而神远。假设一个作者缺少对新时代强军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就会把一个难得的大题材写成一般的好人好事,由于眼界受限,通篇终究是“杯水风波”“一己悲欢”。如果写完又觉得高度不够,再硬拔一下,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变成“贴标签”“两张皮”。我们常说好文章要以小见大,这个“见”字,首先是作者能“见”,然后是文章能“见”。这个“大”字,是自然生发的,而不是人为强加的。

眼力更是一种捕捉力。捕捉力是“活”的,表现为待机而发的状态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不同的作者去采访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得到的东西可能是天壤之别。举例来说,在采访过程中,有些官兵会不自觉带出一些“话头”,有的作者抓住了,觉得里面可能有“戏”,就会深挖下去。有的抓不住,这些“话头”一闪而过,与好东西就失之交臂了。写新闻很像在同一条河里钓鱼,看着别人篓里的鱼活蹦乱跳,自己真不一定就能钓上来。所以,一个好记者要持之以恒训练这种捕捉力。

三、脑力很关键,“多想”才出好文章

脑力之用贯穿始终—点子打得准,脑力是箭簇;内容有深度,脑力是钻头;文章如布匹,脑力是梭杼。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遵循毛主席为延安《新中华报》的题词:“多想”。既需要思路开阔,又需要火力集中。既需要钻进去,又需要跳出来。叙事能身临其境,说理能引发共鸣。

文章要“想透”,就要在融会贯通上用力。新闻点不是孤立存在的,盲人摸象式的写作,作品也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写新闻要想全局,需要考察新闻材料上下左右的联系,了解其历史和现状,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如果没有想透就动笔,仅靠笔头穿针引线,就像裁缝拼了个“百衲衣”,文章就少不了堆砌的痕迹。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好比花儿长在枝上,树干扎根土里,对一朵小花的描述也当有山河气象、季节气息。所以,要写一项工作,就一定要了解这项工作。要写一个人物,也一定要读懂这人物。落在纸上的,只是冰山一角,是言传。其下的支撑,于当事人是大量的生活素材,于写作者是大量的调研思考,这是意会。有许多材料不会写到文章里,但一定是要写到作者的脑子里。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作者谈到即使吃饭、散步都在想、在构思,如琢如磨、或推或敲。也只有经过这样的消化理解,才能构建起观点与故事、作者与读者、问题与答案等等各方面的联系,文章才能酝酿成形,呼之欲出。

主题要“想准”,就要在问题导向上用力。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作品折射时代光辉。一些调研作品更是直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问题不能模糊不清,答案不能似是而非,为此,一定要想准,就是精准抓住问题,回应读者关切。问题也是新闻的价值所在,而作者需要用脑子把价值打磨出来。我们常说,好记者要有一个问题单子,脑子里的问题要不断线,最好还能排排队。这样到了现场才知道要找什么,反之,如果脑袋空空,就会两眼空空,也必然两手空空。思考与采访结合,在于要分析所论事物对立统一的内部联系,找到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从而提炼归纳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问题与主题是一体两面,抓准了就会很清晰。实际上,主题一旦敲定之后,就如同在铁砂中投入一块磁铁,所有的铁砂瞬间就有了指向,材料一下子就有了角度。想准之后再行文,就有了方向感,文章也就有了破竹之势。

总之,写文章不想不行,少想不成,好文章一定要“多想”。记者的脑力之用,有开有合,有放有收,终归钻透是硬道理。文章构思成熟然后动笔,则又是一番笔力功夫。

四、笔力之达在百炼工纯

“跃跃诗情在眼前,聚如风雨散如烟。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工纯始自然。”“敢为常语、百炼工纯”,说的就是笔力。笔力近文风,是在长期写作中形成的表达风格和表达能力,也是作者内在对文字的标准与追求。笔力体现为文字的准确、鲜明、生动,也体现为语句的简洁、通俗、有力。从整篇文章来说,一气呵成、力透纸背、清新隽永,都是对笔力的形容。

笔力有方向,无一处落笔不是与读者的交流。任何写作,都离不开“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这个基本问题牵引着落笔的方向。读者是聪明的,对作者于纸面上的任何一点游移,在阅读中都会有所察觉。为此,在写作时,作者态度必须端正认真,应唯恐文字粗糙浪费读者的时间。毛主席曾说:“一个人写党八股,如果送给第二个人看,人数多了一倍,已属害人不浅。如果还要贴在墙上,或付油印,或登上报纸,或印成一本书,那问题可就大了,它就可以影响许多的人。”他批评一些文章“不生动,不形象,使人看了头痛”,说这样写文章的同志“好像他们是立志要让读者受苦似的”。为了不让读者受苦,作者就得多受苦,应沉下心来,盯着读者的眼睛说话,力求让每一处文字都精当明了。

笔力有品质,写文章也是在摹画作者的文品。古人认为:“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就是说思想主题要靠语言来支撑,而语言要靠文辞来支撑。文字失之于工,思想的价值也就被埋没了,这就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贵于精”,就是要精心选材、精确表达,切忌随意马虎、粗枝大叶。文似看山不喜平,一个不甚贴切的标题已是败笔,再加一个乏味的开头,就再也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同时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像伺弄“盆景”般故意来个一波三折。“文章不难于巧而难于拙,不难于华而难于质”。文章最忌词藻华丽、内容空洞,更不能文过饰非、顺非而泽。牢记文章是作者的“脸面”,文风连着作风、文品连着人品。

笔力有温度,于理能有共识,于情能有共鸣。笔力的温度归根到底源于作者心中的热度。写作无热情,文章冷冰冰。写得不来劲,读着不起劲。从来稿情况看,一些看似问题不大的笔力因素却会使文章“降温”,轻视不得。比如,“用滥了”的情景描写,“模式化”的引语使用,“套路式”的泛泛表态等等,即使只有一处,也会从整体上拉低文章水准。写文章偷不了懒、省不了事,自己找到新鲜劲,文章才有鲜活劲。这就需要多向官兵学习,多用群众语言,让文章灵动有真情。

(作者系空军报社文化副刊编辑室主任)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