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夏洪青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聚焦新时代练兵场描绘强军画卷

作者:张 雯 李 乐

摘 要:备战打仗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强调最多、讲得最严肃的问题。近年来,《人民武警报》聚焦练兵备战这一重大主题,加大宣传力度、拓宽报道维度、提升策划深度,持续为新时代练兵备战工作鼓与呼。

关键词:练兵备战;把控节奏;策划带动;典型引领

近年来,《人民武警报》坚持把备战打仗宣传提到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以非同寻常的决心筹划部署,以非同寻常的行动狠抓落实,努力做到站位再高一些、视野再宽一些、内容再实一些、开掘再深一些、表达再活一些,用浓厚的战斗气息、强烈的真情实感,不断激发广大官兵投身备战打仗的内在动力。

把控节奏,常规报道有质量有分量

近年来,《人民武警报》始终坚持落实习主席关于练兵备战的工作指示精神和武警部队党委相关决策部署,紧盯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要求,步步紧扣宣传节拍,从先宣传什么、后宣传什么、哪些宣传了、哪些还没有宣传、该怎样去宣传等方面,认真分析、认真研究、认真琢磨,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应的报道。

主题再聚焦一些,形成规模效应。近年来,部队上上下下对练兵备战工作高度重视,大江南北座座军营训练热潮涌动。《人民武警报》作为武警部队党委机关报,拿出大量版面予以集中宣传,形成了规模效应。以每年的冬季大练兵活动为例,报社编辑一室在二版头条位置专门开辟专栏、划出板块,把同类主题的稿件、图片组合到一起,经过精心编辑后集中推出,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如2018年对武警部队第四季度“魔鬼周”极限训练的宣传,摆脱以往面面俱到的传统写法,引导作者围绕一个主题,采取一事一议的形式,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娓娓道来,以小见大、以事说理、故事精彩、情节饱满、语言凝练、细节传神,并配以短评对主题进行适当的论述和延伸。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里,连续推出10篇系列报道,受到众多读者的好评。

内容再丰富一些,融合各类载体。新闻报道兼具丰富的内容、生动的语言和多样的写法等优长,只有集故事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才能更好地打动读者。在题材选取上,既有消息、特写,又有通讯、评论,同时还辅以漫画、图片,最大限度增强报道的多样性和冲击力。在视角选取上,除了报道面上的经验做法,还有点上的细腻观察。如2019年4月11日四版特稿《在煎熬与阵痛中成长》,以全程跟训记者的视角,记录特战队员在各个时间点最真实的状态,用通俗的语言、传神的细节展现特战队员化茧成蝶的蜕变过程。在载体选取上,突破了传统纸媒的单一传播形式,积极借助新媒体多方联动宣传,扩展传播范围,增强传播效果,实现了理念、文风、面孔、方式的“四个转变”。

形式再新颖一些,吸引读者眼球。近年来,《人民武警报》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学习借鉴《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文汇报》《解放日报》《学习时报》等报刊的优秀创意、优秀版面,不断探索创新报纸练兵备战宣传的新路径。做到版面设计创新,灵活运用漫画、日记、新闻特写、一线声音等不同载体,使整个版面美观大气、主题集中、内涵丰富;做到语言风格创新,积极借鉴新媒体宣传方式,紧盯新时期官兵阅读习惯和心理特点,不断推陈出新、打造精品;做到专版结构创新,精心打造《军事纵横》等专版,期期围绕中心工作“聚焦一个重大主题、选取一个典型样本、展开一次深度剖析”,确保军事工作宣传切实向中心工作聚焦、向备战打仗聚焦。

问题导向,专题策划有高度有深度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只有在报道深度上做文章,才能获得读者的青睐,这也正是专题报道的价值所在。近年来,《人民武警报》坚持以重大策划带动练兵备战工作宣传,每年都会推出8至10个有深度、有高度、有力度的专题报道,部队上下普遍反响强烈。其中,“迎大考 抓中心·撸起袖子加油干”“新体制 新使命 新气象·聚焦战斗力建设十探”两个策划,受到中宣部新闻局阅评表扬。

突出重点。党的十九大以来,习主席强调最多的就是抓练兵备战,要求一切工作都必须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2018年5月份起,《人民武警报》连续推出“新体制 新使命 新气象·聚焦战斗力建设十探”系列报道,按照打仗的标准对制约战斗力提升的倾向性、深层次问题进行剖析,全面反映新体制运行后武警部队广大官兵激情满怀投入练兵备战的生动实践。中宣部新闻阅评小组认为,这组系列报道政治站位高,打仗导向鲜明,是宣传改革强军的一个成功案例。

直面热点。新闻报道必须对社会和公众关切的问题及时作出回应,这样才能引起广泛关注、真正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人民武警报》每年开年都会聚焦特战力量建设展开专题策划,全景展示武警部队反恐实战化训练场面,凸显特战队员顽强的血性虎气、高超的技战素质和能打胜仗的过硬本领,从而起到震慑敌人、鼓舞士气、稳定人心的作用。系列策划用事实发出“如果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必能高效稳妥处置”的坚强声音,及时回应了社会热点关切,有力展示了反恐维稳“压舱石”力量,给广大人民群众吃上了“定心丸”。稿件刊发后,第一时间被腾讯网、凤凰网、环球网等门户网站和重要媒体争相转载,形成了正面积极的强大舆论效应。

戳中痛点。抓问题,既是一种能力素质,也是一种责任担当。组织专题策划,就是要找准问题、直击要害,达到振聋发聩、启发思考的目的。如果仅仅是浮于表面、隔靴搔痒,就失去了问题报道的意义。以《人民武警报》近期展开的“破除训练场上形式主义十探”为例,整个系列报道从10个侧面对各部队训练实践中的形式主义具体表现和典型问题进行逐一剖析研究,有个案事例、有现象分析、有延伸思考,一经推出就广受关注。首篇稿件《快速“增肌”为啥不堪一击》,由某支队战士一味依赖增肌食品催出来的“腱子肉”却在实战搏击中迅速落败讲起,揭示出一些单位训练中存在的表演作秀、急功近利的现象。短评《“秀肌肉”秀不出战斗力》一针见血地指出,训练场上表演作秀,不仅造成任务中训练技能捉襟见肘,还会带来战斗力建设的“虚假繁荣”。

突破常规,典型宣传有思想有影响

近年来,《人民武警报》主动跳出传统的宣传思维模式,在还原典型真实形象的基础上,大胆运用创新思维、创新理念,持续强化典型宣传的思想性和影响力,连续推出“八一勋章”获得者王刚、“时代楷模”张楠、舍己救人的烈士王成龙、“钢铁战士”郑明岗等一系列重大典型,受到军内外广泛关注。

宣传规模上有突破。在重大典型宣传上,《人民武警报》始终提前思考、深度谋划,敢于投入版面,组织多波次、有深度、有声势的宣传报道。以新疆总队某支队支队长王刚为例,在第一波次集中宣传的基础上,《人民武警报》以“八一勋章”首次授勋为契机,集中精干力量对王刚进行了二次宣传,围绕“忠诚品格、铁血担当、立身为旗”为题分别采写了3篇王刚践行习主席能打胜仗要求启示录,站位高、立意深、影响大。在此基础上,又精心破题、巧妙立论,连续在一版、二版刊发《听党指挥,矢志从军报国》《精武善战,无愧神圣使命》《逢敌亮剑,舍命无畏冲锋》等6篇评论员文章以及3组反响消息。从整体上看,对于王刚的二次宣传主题集中,造出了声势、形成了规模,在军内外反响巨大。

宣传深度上有突破。山东总队战士王成龙在2018年第三季度“魔鬼周”极限训练中因舍己救人而壮烈牺牲。了解到他的先进事迹后,《人民武警报》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赴王成龙生前所在部队、学校、家乡深入采访。主通讯《告别,英雄没有远行》从王成龙牺牲前的几个细节入笔,以白描的方式,写出英雄牺牲之壮烈、亲人战友之情殇以及忠勇卫国之担当,用充满人性之笔写出真情实感。系列新闻报道刊发后,立即在军内外引发强烈反响,并引发了军队官兵和地方群众自发缅怀英雄、学习英雄的热潮。

宣传视角上有突破。近年来,《人民武警报》除集中力量完成重大典型宣传任务外,把目光更多地聚焦练兵一线,把关注点对准基层官兵,推出“强军路上的精武先锋”专栏,通过讲好强军故事、写好时代先锋,大力营造矢志精武、备战打仗的浓厚氛围。如专栏开篇之作《反恐战场一虎将》,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一名基层带兵人的“急”。他的“急”,是反恐维稳能力素质提升的“急”,是练兵备战时不我待的“急”,是打赢制胜迫在眉睫的“急”。这篇特写,真实反映了基层官兵践行强军目标的现实行动。

(作者分别系人民武警报社编辑一室主任、实习编辑)

责任编辑:吕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