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夏洪青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打造军事新闻传播的“士兵模式”

作者:■ 陈延萍

摘 要:《解放军生活》杂志自创刊之日起,就将刊物的新闻触角伸向军营的末端,以平行的视角、平实的栏目、平静的叙述呈现军营的精彩。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军队期刊只有抓住机遇,守正创新,打造军事新闻传播的“士兵模式”,才有可能突出重围赢得一片生机。本文结合《解放军生活》杂志的实践,探讨新时代军队期刊出版创新。

关键词:军队期刊;“士兵模式” ;出版创新

随着具有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全媒体时代到来,媒体形态姹紫嫣红、共生共存。从纸质媒体到门户网站,从门户网站到移动终端,从移动终端到智能分发,传统媒体垄断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军队期刊只有直面挑战,守正创新,在融合发展中迎难而上,打造军事新闻传播的“士兵模式”,抓住核心受众群,才有可能突出重围赢得一片生机,为推动新时代军事新闻出版事业蹚出一条路径。

军队期刊有着光荣的历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守正是基础、是前提、是保障,是第一位的,解决的是去哪里的问题。创新是动力、是能力、是守正的路径,解决的是怎么去的问题。军队期刊要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

一、精准定位受众需求,打造期刊独特的新闻品格

期刊从诞生之日起,就在报纸与图书之间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马克思在《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中指出,与报纸相比,杂志的优点是,“它能够更广泛地研究各种事件,只谈最主要的问题”。

同时,出版周期比图书快捷,并具有延续性的优势,使期刊出版得以在百年间生生不息。

无论是以发行量或广告为盈利模式,抑或是以社会效益为传播理想,所有传统期刊都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和细分的目标读者,进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承载了34年的岁月经纬,《解放军生活》杂志出版了400期。

1985年在《解放军生活》杂志创刊时,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两位元帅,耿飙、韩先楚两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纷纷发来贺电。杨尚昆、杨得志、余秋里、张震等领导出席创刊座谈会。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军队杂志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创刊座谈会。

把《解放军生活》杂志办成“军队的中国青年”“战士之友”是老一辈革命家的殷切期盼,军队期刊为“兵”服务是天经地义的“兵之道”,将文化属性与“为兵服务”宗旨有机融合,是《解放军生活》杂志多年来的新闻理想和精神追求。大家都有这样一种共识:兵是部队最小的细胞,连队是杂志最基本的视角。《解放军生活》就是这样一本杂志:用语言和画面真实、生动、贴切地展现出军营四季斑斓的色彩、闪耀着金子般光泽的面孔、写满忠诚与勇猛的军营姿态和表情,使之充满兵味、兵情。

豪迈雄壮、大气磅礴的史诗般的宏大叙事是军事新闻中比较常见的文本特征,如何在“共性新闻”特征中寻找“个性新闻”?如何为基层官兵描绘真正属于他们的迷彩青春、军营精彩?尤其是在新的传播环境下,传播关系正从点对面的线性传播转向点对点的互动分享,分众化、差异化越来越明显。面对媒体格局、舆论生态、阅读习惯和信息需求的深刻变化,军队期刊如何找准定位,是军事媒体人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解放军生活》杂志按照自身特色精准定位受众需求,以士兵为主角、以为兵服务为宗旨,创造军事媒体新闻的“士兵模式”,从而实现独有的新闻品格。

2011年《魅力女兵》栏目创办时,在开栏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她,是军中绿花;她,是亲密战友;她,是铁血品格中的一丝柔情;她,是钢铁长城上的一抹亮彩……她就是军营魅力女兵。8年来,《解放军生活》杂志展示了近600名各个战位、各个军兵种的女兵,她们以特有的英姿展示了中国军队的别样风采。

2012年《兵眼观察》栏目改版,推出了一系列军营思考:如何解好大家与小家的幸福方程式、保姆式关爱能否带出虎狼之师、我的假日谁做主、爱的突击战还是恋的持久战、随份子你给谁添了面子、团聚之车可否直通驻训地、军人窗口你优先了吗、符合条件她们为何不随军、非党员干部尴尬为哪般、微信红包的正确打开方式……用独特的视角、精彩的言说,提出概念、形成标识,打造符合自身特色定位和目标读者的新闻解读,使《解放军生活》杂志“士兵模式”的新闻展陈在军营拥有了固定受众。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连队里常换常新的面孔、鲜活跃动的生命一直在那里每月守候。

二、坚守新闻理想,书写有深度有温度的原创文本

期刊不同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出版周期相对较长、信息传递相对滞后,在传播的新闻性和时效性上往往难以比肩其他新闻媒体。记得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报道中,当新闻发布会正在进行时,网络已经先声夺人,甚至使在现场的报纸、电视、广播都有陷于被动的尴尬。不可否认,传统媒体有自己的局限性:资源利用效率低、传播效率低、运作效率低。但传统媒体的传统优势并没有掉线,那就是信息容量较大,尤其是期刊,可以制作出真正具有新闻厚度的作品。

麦克卢汉说过,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会引起人类社会生活的变化。从历史上看,传媒的进化规律非常简单:传播技术的进化,催生传媒的进化。让我们来梳理一下传媒发展史:约400多年前,“新媒体”是报纸(之前是图书);约100年前,诞生第一家商业广播;约80年前,电视成为强势媒体,美国的大选利用电视辩论也是基于电视这一媒体受众广泛;25年前,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互联网,正式开启了中国互联网时代。此后,每隔三五年就会有新的媒体技术产生:短信(中文)被称为第五媒体;微博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再之后是微信、客户端、服务号……媒体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媒体的更新也随之增速。

但无论媒介如何变换,最核心的东西没有改变—优质的内容。

提供优质内容,是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独门秘笈,以此打造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相对于期刊而言,扎实的采访与卓越的讲故事能力,是构建优质内容的两大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作家魏巍写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在前沿阵地上采访了3个月。他亲眼看见了战士们杀敌的无畏,亲身感受了敌人巨炮的轰鸣,我们多少战士被这百倍于惊雷的爆炸声震聋。他踏过被炮弹深翻过的阵地,他手握过鲜血浸透的泥土。在前线这3个月,他终生难忘。他写道: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发现生活。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看着那些年轻质朴的面孔,收获的是心灵永恒的感动。

《解放军生活》杂志编辑部里女同志比较多,有部队经历的同志却不多,为了加深部队印象,杂志社几乎每年都要组织编辑深入一线亲历采访,与基层官兵“五同”。早在2010年杂志社就策划了女记者探访新兵连。5名记者分别到5所军营采访新兵,其实那一刻的记者在军事新闻上又何尝不是新兵呢?杂志用近20个版面展示了记者们的所见所思。美国《时代》周刊总编辑詹姆斯·凯利说,他招聘编辑记者时最看重的素质是—好奇,强烈的好奇心。缺乏部队经历的女记者们认真地观察着军营和同样如一张白纸的新兵们,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撰写了她们眼中的新兵连,有温度、有情怀,还有好奇心“永远在线”。

作为月刊,《解放军生活》杂志在传播速度上不占优势,但从不会影响编辑对军事新闻追求的热度。他们保持与基层官兵情感同频,才有了祁振欣记者在零下30摄氏度的雪域孤岛和战士们一起包饺子过年后写的文章《在额尔古纳河右岸》,才有了毛毛雨编辑在阿里与官兵们含泪相拥,官兵们非要让她在翻得很烂的杂志上签上名字并将之珍藏在连史馆的画面……

《解放军生活》杂志的实践证明,只有用平视的视角关注军营生活和那群兵,他们才会将十倍百倍的信任和爱反馈给媒体。空军有个叫何发生的老士官每年都发问候短信给我。我是在5年前采访小散远台站时与他相识的。他和另外4个战士守着两个山头,只为了战机的安全高飞,他们独饮着寂寞与孤独。文章刊发不久,何发生也离开了他坚守多年的地方,调离到新的岗位。我的文章似乎成为了他多年默默无言奉献的一个注脚。我作为记者,与被采访者一生的缘分也由此注定了。

对新媒体来说,坚持新闻理想,坚持稿件的独家性和原创报道,不居高临下,不空洞说教,才有可能感染人打动人。军队媒体有宣传典型的责任和义务,但作为以士兵为主要读者对象的《解放军生活》杂志,在典型宣传上有自己的规矩:一是坚持不用通稿。《青春“锐”不可挡》讲述的是“黄草岭功臣连”车长王锐。这是全军典型,因为周期流程问题,刊物刊发时间会晚一些。各种报纸上稿件已是满天飞了,而记者力求把他还原成一名普通的士兵,由平凡到不凡。开头是这样的:车场内,战车整齐列阵,一群士兵擦灰洗土,上油去污,个个挥汗如雨。战士喊:“班长出来吧,有人找呢!”车底下钻出一个兵,模样并不符合预想中的“牛人”形象:黄的皮肤、黑的双手,个头不高不矮,体型不胖不瘦,脸上笑容纯朴—他叫王锐,陆军第74集团军某合成旅装甲车长。二是持续性报道。陆航某团飞行员张浩在2017年1月训练中牺牲,妻子正身怀六甲。5个月后,杂志刊发了《宝宝安睡,爸爸安息》的文章。从张浩妻子的角度讲述了“最后一次相见”“来之不易的宝宝”“‘宝宝,妈妈不哭’”,用三个层面记录了军人奉献和军嫂的牺牲,极具感染力。

三、拥抱新媒体,提升期刊传播效果的广度与宽度

当下的新闻市场提供了多元选择,要形成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必须认识到出版不是内容产品传播的终结,而是内容产品传播的开始。

数十年来,军队主流媒体在受众心中树立了权威品牌形象,但也存在叙述面孔严肃有余而生动不足的问题。《解放军生活》杂志的目标读者大都是“80后”“90后”,甚至“00后”,他们从小对纷繁的电子产品耳濡目染。对于媒体的忠诚度相对较低,随时出现的新产品只要“深得我心”,都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之前关注的媒体产品。这启示我们,主流媒体更需要将正面宣传和内容运营联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协同,要从报道主题、语言表达、互动反馈、线上线下活动等方面着手提升亲和力。

2012年是微信元年,一些涉军的个人公众号因其清新的文风和体验式的军营故事受到订阅者的追捧。《解放军生活》杂志感受到了公众号文章推送时的波涛汹涌。一场新媒体传播的变革正在发生。

一些有新闻理想和市场前瞻性的军队杂志也开始在融合路上迎难而上。2015年“《解放军生活》杂志”微信公众号创办。宥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公众号在编辑制作上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将杂志文章电子化的阶段,这也是俗称的数字化的 1.0时代。但这种简单的数字化并不是真正的融合,而且效果也并不理想。于是刊物从将原有的出版资源原文呈现,进入到资源整合阶段。具体操作上:设立专门的公众号邮箱,建立专门的微信作者群,编辑制作去平面化,更注重口语化、图片化甚至音像化,逐步迈入到2.0时代。2016年的“魅力女兵”以及“连队摄影大赛”投票于公众号平台推出,收到了90余万点击和反馈,大大超出预期。

杂志,Magazine,最早来源于法语词“仓库”。仓库有存货要运出去,从运输到抵达就是传播的过程。以前可能只用了公路货运,而现在则已经搭乘了火车和飞机了。从线性传播到点对点传播,从阅读体验到浏览体验,世界日新月异。据相关权威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球手机用户将达57亿人。视频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潮流,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均把视频业务作为发展重点。据思科公司预计,2016年至2021年,全球移动视频将增长8.7倍,占移动数据总流量的78%。视频时代真的来临了!

当下入驻抖音平台让传统媒体体验了一把看得见、摸得着的“火箭速度”。2018年5月31日,《解放军生活》杂志正式入驻抖音平台。至同年8月1日,两个月时间,发布视频48条,关注量突破100万,点赞人数超过1000万,浏览人数已达两亿人次。陆军演习的视频,有观者留言:就应该多发一些这样正能量的内容。消防官兵浴火逆行视频,评论里全是向老兵致敬!火箭军集体婚礼视频,收获无数祝福……2018年7月1日当天,我们发送的香港市民为站岗女兵擦汗的10秒短视频,竟一天之中收获171.7万个赞,评论8257条,转发4419次。还有不少人在留言中问:怎么报名参军……

作为军队媒体,为部队服务是使命担当,为士兵高歌是职责所在,同时向全社会传递正能量也应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守正不渝,创新不止。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军事新闻出版事业必将大有可为。

(作者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出版社期刊编辑室主任)

责任编辑:姜兴华 实习学员:刘小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