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秀宝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吕俊平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重大军事时政新闻报道需要把握的问题

作者:■ 费士廷

摘 要:搞好重大军事时政新闻报道,是军队新闻媒体的职责所系。搞好重大军事时政新闻报道既要有宏观视野,又要抓主要矛盾;既要最大限度地还原现场,又要注重挖掘细节、展示细节。

关键词:军事时政新闻报道;宏观视野;挖掘细节

重大军事时政新闻报道,涉及军队高层的军事实践活动和军队建设的全局性、关键性工作,代表着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权威声音,主题重大,题材宏大,军内外、国内外关注度高,影响范围广,是彰显军事新闻权威性、公信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军事新闻的核心竞争力。搞好重大军事时政新闻报道,是军队新闻媒体的职责所系。

2018年下半年,根据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宣传报道方案和中心领导指示精神,我们承担了以改革强军为主题的长篇综述撰写任务。这篇综述既要全景展示改革开放40年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成就,又要集中反映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经验和启示;既有军队高层的军事实践活动,也有全军各级的改革实践活动,报道的主题重要、题材宏大,是一篇典型的重大军事时政新闻报道。

2018年12月17日,《解放军报》在一版重要位置以《风云激荡强军路》为题刊登了这篇长达八千余字的报道,获得了读者认可。经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推广后,一天的阅读量高达149万多次,成为中心当天阅读量最高的“100万+”产品。采写这篇报道的过程中,我们边写稿边思考,对如何采写重大军事时政新闻报道有了一些感悟和体会。

稿件筹划:要有宏观视野、历史眼光

重大军事时政新闻报道,特点在“重大”,难点也在“重大”。既然是“重大”,就不是一两句话就能简单说明白的。但是,作为向普通读者传递信息的新闻作品,又必须用最简单的语句把“重大”说清楚、讲明白。换句话说,这类报道的驾驭难度大,筹划困难多。

受领任务后,我们没有急于动手。首先认真学习了习主席关于改革强军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了中宣部和军委办公厅关于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对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部队官兵应该把握什么、弄清什么,作为军队新闻媒体,我们应该向国内外受众传递什么、讲清什么等基本问题有了深刻地理解和把握。

众所周知,改革不易。20世纪80年代,为全面解决军队存在的“肿、散、骄、奢、惰”问题,邓小平强调,精简整编要用革命的办法,用改良的办法根本行不通;面对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国防和军队改革,习主席一再告诫全军,改革是一场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不真刀真枪干是不行的。

改革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中国军队。40年来,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军队改革聚焦构建中国特色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大开大合、大破大立、蹄疾步稳,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这样的改革之路无疑会引发人们思考:为什么中国军队的改革能够走过万水千山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也就是说,回答好“中国军队为什么能”,是我们筹划稿件的一个核心,也是贯穿报道的一条主线。

要回答好“中国军队为什么能”,关键要有宏观视野和历史眼光。具体讲,要跳出改革看改革,以宏观视野观察改革,以历史眼光审视改革,不仅要写出“改了什么、怎样改的”,更要把“为什么要这样改、这样改为什么能成功”等中国军队改革的深层次原因挖掘出来,把其中的历史经验、深刻启示分析出来。

思路有了,稿件要写什么、从哪些方面进入也就逐渐清晰起来。我们经过深入思考,觉得中国军队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离不开党在历史关头对治军建军规律的探索,离不开解放思想,离不开始终坚持战斗力标准,离不开全军官兵的无私奉献和使命担当。这样,稿件的4个部分也就水到渠成:历史关头的伟大觉醒、解放思想的自我革命、聚焦打仗的精兵之路、不辱使命的历史担当。

所以说,筹划重大军事时政新闻报道,关键要有宏观视野、历史眼光,要站在全局上看问题,从宏观看局部,以大看小、以宽看窄,看出新闻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出新闻的历史价值。

谋篇布局:要抓主要矛盾、关键环节

重大军事时政新闻报道,因其涉及素材庞杂,人物多、事件多、看法多,谋篇布局时总觉得这也重要,那也重要,究竟写什么、不写什么,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往往让人左右为难。

我们撰写这篇报道时也面临这个难题。改革开放40年,国防和军队改革有过一系列重大举措,从多次精简整编到打破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大陆军体制,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十一大军区到今天的五大战区,从20世纪80年代百万大裁军到新时代裁减军队员额30万……涉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不胜枚举,对改革的看法、观念、观点也多种多样。面对纷繁复杂的材料,如果我们不分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大事小事都要涉及,别说一篇文章,就一部书也难以尽言。

古人云:举网以纲,千目皆张;振裘持领,万毛自整。意思是拿起渔网上的总绳一撒,千万个网眼就自然张开了;拎起皮衣的领子一抖,所有的毛自然就整顺了。比喻做事应该提纲挈领,善于抓住重点,从根本的、关键的环节上着手。

那么,国防和军队改革40年,重点在哪里?代表事件有哪些?我们觉得,首先要抓住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标志性事件及其背后的历史意义。比如,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伸出一根指头—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人民军队就此踏上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又比如,2015年9月3日,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这一年,人民军队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任何一次重大改革都离不开思想大解放。对军队来说,改革之初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和进入新时代的战斗力标准大讨论,既为国防和军队改革做了思想上的准备,本身也是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除此之外,我们还注重处理好改革前35年和后5年的关系,既有详写,也有略写;既有重点,也有铺垫;既不面面俱到,也防止挂一漏万。

撰写重大军事时政新闻报道,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分不清轻重,把芝麻当西瓜,或把西瓜当芝麻,轻重倒置。要像毛主席讲的那样,要学会 “弹钢琴”,十个指头都要动,既有高音、低音,又有强音、弱音;既有轻重缓急,又有抑扬顿挫。只有这样,才能弹奏出一曲和谐动听的美妙乐章。

提笔行文:要还原现场、挖掘细节

新闻因人而生动,因细节而具体。

撰写重大军事时政新闻报道,不能忽视细节、缺少细节,必须还原现场,挖掘细节,展示细节。我们撰写这篇报道也不例外。在写作准备阶段,我们要求参与写作的记者要广泛收集相关史实和细节,并运用到文章写作之中。

比如,文章的第一部分“历史关头的伟大觉醒”,主要是写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党在重大历史关头探索建军治军特点规律做出的战略抉择。应该说,这方面的史实不少,举措也很多,唯一遗憾的是,能运用的细节太少。稿件基本完成之后,我有机会参观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展览现场,我发现了两部望远镜:一部是邓主席观摩华北大演习时使用的,一部是习主席2018年4月12日在南海海域阅兵时使用的。我当时眼睛一亮,这不就是细节吗?回来后,我们把这个细节加入稿子,还特意写道:“不同年代的两部望远镜,引发了参观者的回望与思索,正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在重大历史关头登高望远、运筹帷幄,指引人民军队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升华了文章主题。

在整篇文章写作中,我们不遗余力,努力发现细节、展示细节。比如在“解放思想的自我革命”这部分,为了说明与时俱进、解放思想难在推倒利益格局的藩篱,记者找到了这样的细节:1982年,酝酿裁撤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期间,一位老同志找到负责裁军工作的副总参谋长何正文,怒气冲天地说:“你知不知道铁道兵的历史,你这样做,是要犯历史性错误的!”在“不辱使命的历史担当”那部分,我们写下了这样的细节:百万大裁军的“主刀人”、时任副总参谋长何正文,首先动员自己的4个子女全都脱下了军装。

新闻是写给读者看的,无论什么样的报道,贵在感染人、打动人,撰写重大军事时政新闻报道更应该充分挖掘军事实践活动的生动细节,让读者从这些生动细节上感受中国军队跳动的脉搏,从而更加热爱这支军队、拥护这支军队。

(作者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时政部主任记者)

责任编辑:吕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