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秀宝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珍视战争影像 坚定文化信心

作者:■ 刘铁生

战争年代石少华的战争影像作品,反映了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斗争,记录了抗日战争那段苦难与抗争的历史。

石少华是中国摄影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的思索和奋斗给中国摄影事业带来震撼。他是中国摄影的重要开拓者、先行者之一,他的战争影像和摄影理念成为中国摄影的重要标志,他的摄影实践影响着后来人,为中国摄影孕育着希望,对于今天是传承,有一种默示的力量。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而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战争摄影,记录了这一丰功伟绩,成为光辉历史的见证。摄影术发明伊始,战争便成为摄影的重要领域。1839年8月19日,法国宣布“达盖尔银版法”摄影术的诞生,人类发生的重要战争几乎都被勇敢的摄影人摄入了镜头,战争影像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震撼力,让经历战争的民族都能在战争影像中找到民族的尊严和品格。

同样,中国战地摄影队伍,在枪林弹雨中,用极其简陋的摄影器材拍摄了无数交织着血与火的战争照片,记录了中华民族由苦难走向辉煌的脚印。

1938年,年仅20岁的石少华,从香港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将手中的照相机当作武器,在民族危亡之际,在枪林弹雨中深入一线,真实记录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活动,反映了华北敌后革命根据地的抗日事迹。1939年石少华拍摄的《毛主席与杨家岭农民谈话》《毛主席与小八路》,是领袖和人民情同手足的生动写照,展现了领袖的风采与人格魅力,成为反映毛泽东延安时期的经典影像。

在石少华的战争影像作品中,反映冀中人民敌后抗日事迹的作品,一直广为流传。白洋淀位于冀中,抗日武装雁翎队游弋其间,如鱼得水,时而攻打敌人炮楼,时而伏击日军水上运输船,使日军闻风丧胆。石少华先后六次进入白洋淀,拍摄的《白洋淀上的雁翎队》(1942-1945)记录了这支队伍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迹。冀中的地道战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是为了生存而创造的现代军事奇迹,是我国军民与日寇浴血奋战,既保存自己又能杀伤敌人的战争奇迹。石少华深入战地,敏锐地捕捉了战争中的事件和人物,其作品《冀中地道战》(1943-1944),通过多侧面,多层次的影像,展示了人民战争的威力。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杜伦亲历地道战》,生动记录了一个美国年轻军人与中国老百姓在战斗中血肉相连的故事。

抗战时期,美国盟军对冀中平原的游击战术格外重视,对冀中的地道战以及白洋淀的水上作战抱有浓厚的兴趣,认为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时任中国军事顾问的美国盟军史迪威将军,特地派遣美军观察团到华北地区考察地道战。1944年美国军人杜伦为此来到冀中平原。石少华时任冀中军区摄影科长,冀中军区派他陪同杜伦前往考察。

杜伦和石少华化了装,走进一个普通村庄。敌人探到风声,便派骑兵远途奔袭包围了他们住宿的村庄,企图将他们一网打尽,尤其要活捉黄头发、蓝眼睛的美国盟军观察员杜伦上尉。

听到密集的枪声,他们钻进了地道。慌忙之中,杜伦把照相机和外套丢在房东炕上,敌人抓住这一线索,用皮鞭抽打房东老大娘,威逼她说出杜伦藏身的地方。房东老大娘一言不发,忍受着敌人的折磨。

敌人得不到口供,便动手寻找地道口。敲打地面的声音和鬼子们的叫骂声响成一片,藏在地道里的人十分担心。就在这时,地道内一位年轻母亲怀中的婴儿哭了,哭声越来越大,大家都暗暗地捏了一把汗。谁都知道,这样会引来可怕的后果。那位年轻母亲,背着人轻轻地捂着孩子的嘴巴,“孩子,别哭了,再哭,妈妈就对不起你了……”孩子自然不理会母亲的警告,继续啼哭着,但是哭声越来越轻,终于完全消失了。

孩子啼哭时,人们焦急地细听着敌人的动静,杜伦也是一样,就在这时,石少华敏锐地拍下《杜伦亲历地道战》的照片。

警卫部队闻讯赶来救援,参观团才脱离了危险。

杜伦走出地道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房东老大娘,卫生员正在替她包扎伤口。还有,那位年轻的母亲也从地道出来,她紧紧地搂着一个已经僵硬的婴儿,低声地呜咽着。

房东老大娘忍受敌人的严刑拷打,年轻的母亲失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

《杜伦亲历地道战》是石少华在地道弱光条件下拍摄的。战争年代物质奇缺,摄影人没有运用自如的摄影利器,更没有可供选择的高感光度胶片,拍摄者也没有可能带着三脚架去地道里拍摄照片。在特殊环境下,杜伦焦急地倾听地道外动静的瞬间, 石少华以精湛的摄影技能和记录战争的高度责任感,成功地定格了背景清晰、生动真实的战争影像,刻画了一双凝神的蓝眼睛。这双会说话的眼睛,讲述着一个美国军人在战争中和中国老百姓的故事,一位美国军人心中铭记着一个伟大的民族,铭记着用生命救过自己的中国母亲。

这些镌刻在中国革命战争历史上的年轮的影像呈现了战争,唤起了广大民众的民族自尊,体现了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是一部惊心动魄的战争影像史,它承载着民族的精神,是鲜活的党史、军史、战史,它的文献价值折射出党史、战争史的史观和史识。

1962年《石少华摄影艺术展览》在北京展出,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石少华,祝贺他的个人摄影艺术展览取得成功,并对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摄影事业给予肯定。

石少华不愧为中国摄影的一盏明灯,为中国摄影文化起着灯塔的导示作用。

当下有人曾提出为什么当代中国出不了世界知名战地记者的疑问,竟断定当代中国没有世界知名的战地记者是不争的事实。这种认识实为偏颇,必定是要克服的弊端和缺陷。1980年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军警民扑灭森林大火》摄影座谈会上石少华呼吁:“新闻纪实不要言必称‘希腊’。”这是基于他将摄影作为实现民族独立革命目标的工具和武装的思想立场是一致的。他的战争影像作品的文化艺术表现力,震撼了中国人民,也震撼着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这些战争经典影像超越国家、民族,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

把西方主流艺术审美观、个性价值作为摄影文化的评定尺度,将中国摄影发展历程视为西方摄影文化的旁支,已是千夫所指。吴冠中先生说得好:“我爱我国的传统,但不愿当一辈子保管传统的孝子,我爱西方现代的审美意识,但也不愿意成为盲目崇拜的浪子。”有着浓郁东方传统民族文化的摄影艺术,它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和人民生活土壤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摄影艺术,对西方摄影不必迎合媚眼,不必主观臆测西方的口味。不同的理念、意识、美学、哲学必然有着不同的审美趋向,它的价值必定为相同社会所接受。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相互影响、互补,才是中西文化的必然趋势。

石少华的战争摄影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情感及审美,是我们民族的价值所在,是中华民族的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珍视石少华的战争影像作品,能深刻感悟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满自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摄影文化,必将更快发展,更大提高。

石少华把生命、心灵和精神投入到摄影事业之中,他用心血,用生命创作。他的摄影作品具有穿越时空的思想和艺术的力量,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摄影人奋进和拼搏。

(作者系解放军画报社原副社长、解放军报社原高级记者。此文是作者在纪念石少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