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秀宝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胡春华:践行“四力”的好样子

作者:■邹兵 周燕虎 宋子洵

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走下第十五届长江韬奋奖的领奖台,胡春华难以平静。作为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本届长江韬奋奖评选全军唯一的入选者,他压根儿没想到会获得这么高的荣誉。从一名核潜艇水兵成长为中央军委机关报高级编辑,支撑他几十年笔耕不辍的动力,不是荣誉的驱使,而是内心的热爱。

胡春华在获奖感言中写道:“作为新闻人,我一向追求的不是昙花一现的精彩瞬间,不是某篇文章的华彩章句,不是某次采访的风光履历。我认真对待每一篇文章,每一个人物,因为那是迈向历史高地的背影留下的启示,是跋涉军旅沧桑的足迹折射的光辉。执着与追求,真实与激情,胸怀与视野,是我对自己一生的雕琢。”

火热的军营就是滋养记者的奶娘,脚上勤就会笔下壮

军队的特殊性决定了军事媒体的特殊性,要求严规矩多,军种兵种复杂,专业成千上万,光熟悉一遍就不容易。胡春华说,30多年前他第一次下部队采访很尴尬,看哪儿都不“来电”,他为此苦恼过。前辈们告诉他,多下部队,多跑基层。

这一跑,他再也没有停下来。30多年,他最北跑到黑龙江漠河,最南到过南海的曾母暗沙,最高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空军雷达站,最低随潜艇下潜100多米长航20天,住过300多个连队和边防哨卡,走了近一半的陆地边境线和大部分海岸线。全军海陆空火箭军等不同类型的部队,他基本跑了个遍。参与过东南沿海演习、香港回归、“98”抗洪、国庆阅兵、汶川抗震、中俄联演等30多项重大事件的采访宣传活动。有一年采访雪山草地雷达站,一路险象环生,越野车爆了8次胎,路窄的地方半个车轮露在悬崖外边,下面就是万丈深渊,也没能让他停下脚步。

这一跑,他跑出了27个全国全军典型,还有103个单位和个人受到原大军区级的表彰奖励,最多时一年采写编发40多个《解放军报》头版头条。12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和解放军新闻奖。

胡春华说,他每次下部队,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见到基层官兵特亲切,到了训练场他会上去试一把,战士们打扑克他会上前凑一手,端端连队的碗,睡睡战士的床。

活得真实,让其成为一种心灵习性;写得真实,让其保持一种人格永恒。胡春华在“跑”中吸足了营养,从开始“写不动”到现在“写不完”。《6役之战:院校“蓝军”打出了什么》,洞察军队实战化演训中的积弊;《从修建训练场看军民融合难在哪》,盘点当前军民融合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一人一事的工作做到位》,探寻经常性思想工作的规律和要义;《小背囊的那些事并不小》,揭示出战斗装具应时刻保持战斗状态的大主题……都是整版整版的“大块头”。

大的能写,小的能写,高的能写,低的能写,训练、政工、科技、后勤、院校,他的作品几乎涵盖了军队系统的方方面面。报社的同事称他是“全能”的编辑记者。胡春华不接受这顶“高帽”,他说自己不“全”也不“能”,若有一点长处的话,那就是蹲得下来、沉得下去。

一个优秀记者的状态,就是随时“充电”和正在“放电”

除个别“规定动作”外,胡春华很少带着框框下部队,他有一双“铁脚板”,更有一双“新闻眼”。

有一次,同事约他去采访一所军校的专家群体,他们在校长办公室聊了两个多小时,校长办公室的座机没响一次,手机没响一次,这在一所拥有上万人的军级院校不可思议。职业敏感让胡春华提起了这个话题,校长不无得意地介绍说:“在我们大学,大到教员迟到几分钟,小到垃圾桶的位置和朝向,事事有人管有人问,办公大楼的电子屏幕24小时监督播报,我这个校长很轻松啊。”专家群体采访结束,《让规章制度带电运行》的消息稿也随即完成,很快在《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刊发。

随时抓、随时采、随时写,是胡春华一贯的风格和作风。这些年,参观游览、野外踏青、朋友聊天,他都随手抓过不少《解放军报》头版头条新闻。

从废纸篓里,胡春华捡过“漏”。原总后勤部在某集团军召开基层营建现场会,会议结束后,他执行其他采访任务入住该集团军招待所,看到从房间废纸篓里清理的材料正要销毁,他随手拣出来翻了翻。身旁的新闻干事说,这些材料翻过好几遍了,已摘写一条1000多字的消息在《解放军报》第一版刊发了,主要是从总部对基层营建要求的角度写的。边看边聊中,胡春华瞪大了眼睛,这份材料里有一句话:“全军从1984年投入40个亿,有计划地实施大规模的基层营房改造”。别的不说,40个亿不是个小数目,这笔钱用好了没有?营房改造到什么程度?军委领导关心,基层官兵关注,这不是新闻是什么?行李刚一放下,他同新闻干事迅速起草了一篇消息,《在军委关怀下实施营建史上规模宏大的整修改造—我军基层营房新姿展露》,在《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刊发。

看风景,胡春华也看出过“大文章”。那年,他去云南边防采写按纲建连情况,完成任务后,部队安排去老山参观。他登上老山主峰一眼望去,对面正在修公路,车水马龙,再看我们的营院,宿舍、食堂、训练场,山雾缭绕,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但作为军事记者,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幅风景画吗?别忘了,那个特殊岁月,云南边防狼烟四起、战火不断,官兵们住猫耳洞、干打垒,荒草遍地,蚊虫袭扰。如今是个什么样?全军指战员关心,全国老百姓关注。从连队看边防,从边防看双边,从双边看全球。这么一掂量,这条新闻的分量不轻,导语的第一句话“硝烟散去的云南边防如今是个什么样?”把这篇消息衬托得沉甸甸的。《解放军报》在头版头条刊发后,引起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的一些重要媒体摘要转发。

胡春华回忆起这些采写经历,神采飞扬,讲得绘声绘色:“嘴巴问是采访,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都是采访。平时积累越厚,发现新闻的概率越高。”但他也有遗憾:“那些看不着、听不见、走不到的地方,还有多少新闻要写!或者看到了没有看出门道、漏掉的又有多少!一个优秀记者的职业素养,就是随时‘充电’和不断‘放电’、正在采写和准备采写。”

敢于爬上时代的“桅杆”瞭望,从一朵浪花中观大潮

在军事新闻界,胡春华是公认的策划典型和深度报道的行家里手,他思想敏锐,视角独特,看见的永远是光明,投向的永远是广阔。他经手的稿子,经常由一朵不经意的浪花变成一条大河。而每一朵浪花的背后,都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把普通一兵写成了典型。原济南军区某部工兵连战士邹峰所在连的战士联名给解放军报社来信,说邹峰这也好、那也好。组织派当时还是副营职编辑的胡春华去看看。师里团里营里分别介绍着类似的情况:遵规守纪好、团结同志好、吃苦耐劳好。越听越晕乎,像这样的好兵在全军能找到成千上万。

在蹲下来的几天里,他不再听各种汇报,同邹峰一起上训练场、开班务会、打球、散步。混熟了,邹峰写的日记、笔记、家书、甚至情书都给他看。特别是那本洋洋洒洒数万字的生活日记,让他看得心头发热、眼睛发亮:支撑邹峰这也好、那也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邹峰悟出的当兵之道,做一事、明一理、进一步,把普通一兵当得明明白白、有滋有味。全军表现突出的优秀士兵很多,既表现突出又悟出当兵之道的不多。胡春华以此为主线一鼓作气写了近7000字的长篇通讯,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在《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刊发。紧接着他又从几个侧面连续采写了5篇:《让心灵的窗口充满阳光》《从邹峰当兵看如何带兵》等,累计近4万字。报道发表后,解放军报社收到数千封战士来信。邹峰荣立二等功,并由士兵破格提干。

把宣传过的典型重新做大。原广州军区某部战士李向群在“98”抗洪中牺牲,原军区曾作为典型宣传过。半年后,胡春华参加李向群宣传座谈会发现,与会各界代表反响强烈。会后,他迅速奔赴李向群生前所在部队调研,向社党委报告:改革开放20年,李向群20岁,生在大特区,长在大特区,火线入党,壮烈牺牲。李向群的重大意义就在于,有力回答了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究竟行不行的大问题。报社党委经研究并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决定重新启动对李向群的宣传。胡春华作为后方编辑和前方记者同大家团结协作,《解放军报》连续刊发4个一版头条通讯,每篇配发评论员文章,持续宣传半年之久,累计27个整版。中央军委授予李向群荣誉称号。李向群成为我军继雷锋之后又一高规格、大规模宣传的重大典型。

胡春华时常拿普利策“观风测云”的名言鞭策自己。但是,风在哪里?云在哪里?如何捕捉和预警?又怎样当好时代的“瞭望者”?

随着现代战争样式的转变,部队急需联合作战人才。他跑到5所军种院校刨根问底,连续策划出《联合作战呼唤联合人才》《联合人才呼唤联合办学》等6篇系列报道,推动5所军种院校在一无授权、二无编制、三无经费的情况下,很快达成联合办学协议。不到一年,联合办学的院校发展到13所。从此,我军人才培养走向开始向联合作战聚焦。

2017年底,针对军改后陆军合成营怎么建、怎么战的问题,胡春华深入6个合成旅,围绕“框架怎么搭、岗位怎么定、营长怎么当、训练怎么抓、教育怎么搞”的问题,策划采写6个整版。《解放军报》连续刊发后,引起军委领导、陆军机关、基层部队的广泛关注,从而立起陆军转型后新型合成营建设的“新样子”。

这种把准脉搏踩准点的大块头文章,胡春华策划采写了不少。特别是一些敏感、热点话题,他敢碰敢写力争写透,《看看新体制里的那个“我”》《基层这根针能穿多少线》《打赢从打醒脑袋开始》等多个系列,都是柔中带刚,软中带刺,直击要害。高层看了有触动,基层看了受启示。

胡春华说:“热点敏感问题不好写,但不是不能写,尤其是中央级媒体,要敢于为时代发声,解疑释惑。一张报纸的权威、一个记者的价值恰恰体现在这些方面,只要拿捏好度就行,只帮忙,不添乱。”他为此归纳的“三痒论”和“三写论”值得一品:“不能不痛不痒,不能太痛太痒,更不能隔靴搔痒”;“敏感问题迂回写,热点问题正面写,难点问题摊开写”。

多年来,胡春华策划采写的《带兵之道》《院校转型》《军改热点》等10多个系列近百篇深度报道,篇篇直面我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既揭示矛盾,又探寻路径,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有的被写入军委机关的论证报告中,有的直接推动了问题的解决。

笔头的功夫不在于华彩章句,心中有情才会笔下有爱

《菜根谭》中说:“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

在一次作品研讨会上,媒体专家说:胡春华的作品本色自然,总带有注入心底的那种真诚和视野被拓展的那种壮阔。他的语言富有个性,通篇都是大白话,甚至土得掉“渣”,但颇有嚼头和亲和力。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很多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在采访悟透之后从脑子里蹦出来的。

时下的政治教育比较难搞,他以陆军某舟桥旅为样本展开探索,光看标题就很惹眼:《战士们埋怨:宁愿多站几次岗不愿多听一堂课;带兵人感叹:现在的兵为什么越来越难带了;相互埋怨又彼此委屈的背后到底有哪些疙瘩—懂你,一道必解的时代命题》。中部战区陆军领导在当天的报纸上批示要求,组织所属部队带兵干部学习。

写女学员姚冰彬,也是典型的一例。本来收到的只是一篇七八百字的小稿,让胡春华放大做成了一个整版。他以《姚冰彬:帮队友修了四年鞋》的骨干事例做支撑,拓展出《军校的“教”有没有短板》《学员的“学”有没有盲区》《爱心与责任有多重》三大部分,一层层解剖引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育为先。这是一门‘大功课’,但哪家教学机构把它细化成‘作业’了?又有哪个学员把它当‘作业’来完成了?姚冰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知与行’的统一,她用心完成这份‘作业’的背后,是爱心与责任的集中体现,对自己是锻炼,对别人是温暖,对社会是责任。试想,一个缺少爱心和责任的人,走着走着身边就没人了,还能走多远?更别说什么抱负了。” 报道刊登后,全国10多家主流媒体纷纷转载。

胡春华说:文无定式,一篇文章没有谁规定必须按照哪个套路写,怎么接地气、怎么能打动读者就怎么写!因此他的作品不拘一格。他的写作“三师经”很有意思:记者要像个“好厨师”,家庭主妇是把饭菜做熟,厨师能够把饭菜做好,讲究色香味俱全;记者要像个“裁缝师”,面对不同的布料(新闻素材),适合做夹克就不能做西服,适合做外罩就不能做内衣;记者还要像个“中药师”,一篇好的作品如同配中药,缺失一味或短斤少两,这副中药就不够劲、不够味。文章要有血有肉,还要有骨头有筋。

胡春华对新闻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不仅仅局限于写写文章发发稿。他热爱生活,兴趣广泛。不写文章的时候喜欢读名家的文章,练字、画画,尤其爱到剧场看名家演出。他说记者应该是个杂家,爱好广泛,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既是调节也是补充。他的书法作品就曾10多次获得全国全军大奖。

“春华秋实、见贤思齐”,是胡春华的微信名,也是他新闻生涯的真实写照。时光荏苒,30多年过去,当年的那个小伙子已不再年轻。他说自己还没老,心态好,心气足,若有急活,他还能干个通宵。

当我们写完这篇稿子找他审阅时,他正在基层部队采访。

那里,是他军旅起步、情感所系的地方。

那里,是他吮吸营养、给他力量的地方。

那里,有他一生的至爱。

责任编辑:吕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