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秀宝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挖掘独家新闻的最大价值

作者:■ 孙兴维

摘 要:媒体竞争,内容为王,质量制胜。打造独家新闻的价值链,一靠记者独具慧眼的发现,挖掘到独家新闻;二靠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形态发布。

关键词:独家新闻;挖掘最大价值

媒体竞争,内容为王,质量制胜。独家新闻作为媒体影响力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也是体现一家媒体软硬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作为解放军报社驻军委后勤保障部分社的记者,坚持用好用活用足军委机关这个权威平台和独特优势,采写了一批在全国全军有影响的独家新闻。这些新闻通过媒体传播后,在全国全军引起了积极反响。我感到许多独家新闻之所以能成为刷屏新闻,最主要的是充分挖掘了其最大价值。打造独家新闻的价值链,一靠记者独具慧眼的发现,挖掘到独家新闻;二靠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形态发布。

一、如何挖掘到更多独家新闻?

军委后勤保障部是蕴藏独家新闻的“富矿”,许多重大新闻都由此产生,如何能把这些与官兵工作生活关系密切但又可以公开报道的新闻挖掘出来,是对记者全方位能力的考验。

(一)及时了解掌握新政策、新动向。平时,各职能部门有一些全局性的会议,即使没有报道任务,有时间也要去旁听,这样一来可以了解掌握新政策、新动向以及这些政策与动向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二来可以掌握各业务口上的新成就、新创造、新思想、新突破,就能在记者的大脑里储备一批新闻“准线索”。2018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围绕全面停偿后资产如何有效利用等问题,我在全军停偿办的协调下,第一时间挖掘宣传了一批单位的经验做法,在《解放军报》刊发了消息和两个专版的深度报道,对全军各级落实《意见》要求起到重要借鉴示范作用,得到了军委后勤保障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全方位扩大自己的信息源。记者的人脉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新闻资源。当好军委机关的驻站记者,不能仅仅凭业务能力强,还要靠勤奋赢得支持,靠真诚赢得信任,在充分报道行业领域内的新做法、新成果中树立自己的品牌,营造健康良好的人脉网络,全方位扩大自己的信息源。平时要多到业务口办公室转转,广泛接触,了解他们的工作进展,善于将陌生的采访对象变成朋友。朋友多了,新闻线索自然就多了,在进行一些深度采访时,对方才会尽心帮助提供线索和素材。在宣传民航和铁路领域军人依法优先做法时,我充分利用平时与军委后勤保障部业务部门和驻民航、铁路系统军事代表部门建立的密切联系,从军人优先的起始缘由、发展过程和各地的特色做法等多角度收集了丰富的素材,先后在《解放军报》上刊发了两个整版的深度解读和多篇稿件,全方位、立体式地把军人依法优先的相关情况和在各个点位上的落实情况反映出来,收到了良好反响。

(三)整合新闻与历史,成就独家新闻。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军委机关层面的大项工作连续性强、历史沿革性久,要使新闻报道更加丰富厚重,同时有效解开官兵疑惑,许多稿件不仅需要回答“现在是什么”,还要回答“为什么是这样”。在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启动的全军边海防部队通电工程报道中,我和同事感到,如果只将这件事报道出来,只能写个消息。但如果我们结合以往军委机关和部队各级在解决边防官兵用电上付出的努力,就能从顶层设计上做一篇大文章。为此,我们深入国家电网公司、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及新疆、西藏、海南等边防部队,深度挖掘边防官兵的用电故事,通过新旧对比,前后照应,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温度的边海防部队用电新闻稿件,系统展示了边海防通电工程的重大军事效益和社会效应,收到了很好效果。

二、独家新闻如何发布,才能实现其价值最大化?

独家新闻采访挖掘到手后,如何发布也是一门学问。近年来,我和同事一直在探索独家新闻发布的多种形态。有些重大消息、独家消息如果是上午发生,报纸已经印刷了,不能第一时间报道,如何抢先一步?只有通过新媒体来实现其价值。

(一)新媒体先行。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即时性,一个“快”字成为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新媒体应当是新时代军事记者抢占的一块重要阵地,所有独家新闻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能够第一时间呈现给受众,这是记者的职责也是新媒体的优势。近年来,我和同事在采写我军疗养制度改革、军官军队医院就医一卡通、军粮供应制度改革、军队营房建设“两化”试点等重大新闻时,全部是采取新媒体先行的办法,所有独家新闻都是第一时间在新媒体上发布,确保了新闻的时效性,也为媒体抢得了主动权。2017年8月全军配发夏帽,由于我们第一时间通过新媒体发布,当天微信点击量达到了“10万+”。

(二)多媒体联动。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各种传媒方式正在进行深层次的重构,单一媒介的传播力不可避免地受到局限,只有综合运用各种媒体全面发力集中传播,才能放大新闻的“声音”,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我们在日常新闻报道中始终坚持多媒体联动,系统性发力,及时向军内各类媒体推出图文并茂、音视频兼具的稿件,成倍放大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军队抗癌药品目录更新、军人依法优先等新闻宣传中,我们第一时间将图文稿件向解放军报社各新媒体平台推出,利用网络文稿篇幅相对宽松的要求,将大量深度解析报道注入其中,《人民日报》、新华社、今日头条等相关主流新媒体纷纷予以转载,配合《解放军报》宣传取得了良好效果。军队停止有偿服务后,《军队内部招待所出台新规》独家消息经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发布后,当天阅读量超过了100万。

(三)“1+N”形态的发布。军事后勤领域的重大新闻,往往事关官兵切身利益,信息内容丰富,社会关注度高,为了全方位、多侧面、大纵深展示新闻内涵,每展开一项重大新闻报道,我们都要认真筹划报纸和新媒体的宣传计划,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采取“1+N”形式,即1篇消息在《解放军报》第1版刊发,外加1篇答记者问或“军营观察”版的深度报道。消息概括性地介绍事件本身,开宗明义地使受众从总体上有所了解;跟进的深度报道主要采取答记者问、纪实、见闻、侧记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反映这项工作的来龙去脉和背景缘由,以及解释一些需要阐明的问题。这种的“1+N”模式,能较好地做好新政策规定的解读工作,把广大官兵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通过专访业务部门负责人进行全方面权威解读,实现独家新闻价值的最大化,满足官兵的不同需求。

三、提高采写独家新闻的可持续能力靠什么?

(一)坚持上接“天线”与下接“地气”相统一。上接“天线”就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全局意识、大局意识。军事记者要学会站在全局看问题、置身大局想问题,把基层一线和广大官兵关心的大事、难事放在心上,把报道立足点放在提高战斗力这个主责主业上来考量、定位。而下接“地气”就是要心中有官兵冷暖,做到脚下有泥土,心中有温度。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带着充满对官兵的满满大爱去采写每一篇稿件。同时,把接“天线”与接“地气”统一起来,让独家新闻既有权威性、唯一性,又有可读性、服务性、指导性。

(二)勤于到一线抓“活鱼”。独家新闻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媒体的影响力,也是衡量记者职业素养高低的一把标尺。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脚板底下出新闻”这句老话所蕴含的道理不会过时。常年在军委机关驻站,优势是可以方便地获取高层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相关素材,但也容易养成依赖材料、坐在办公室里写稿子的毛病,获取的二手材料很难提炼出纯正的鲜味,这样是很难写出有分量的独家新闻的。正所谓好新闻偏爱勤快人,必须做到腿勤、嘴勤、眼勤、脑勤,抓住一个有价值的线索,就要上下联动,按图索骥,深入到基层一线,去挖掘与新闻主旨相呼应的生动故事,或者千方百计地寻找不一样的报道角度。这样坚持下去,才会有效提高稿件的质量,真正对得起独家新闻的“独家”二字。

(三)善于从“第二落点”中找新闻。要提高新闻的策划力,就是要善于在“旧闻”中找到容易被人忽略的信息和视角,在新闻的“第二落点”上继续“烹调”。做新闻背后的新闻,不仅让受众知道这个新闻“是什么”,还要让受众知道“为什么”。军委机关的许多重大政策、规定出台时,如果仅仅报道这个政策是什么,受众只知道其一,其新闻价值就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因此,记者在采写相关报道时,必须紧紧盯着“第二落点”,把相关政策、规定出台的依据、背景、意义全方面呈现出来,让独家新闻的价值最大化,实现一次传播多次获益。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驻军委后勤保障部分社记者)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