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迫于战争形势,抗日漫宣队奉命于南京沦陷前撤离南京,于1937年11月21日抵达汉口。先驻在汉口的大和街,后搬到武昌水落街的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旋又迁到武昌的华林文化大学附近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所在地,以此作为生活和工作场所。此时,已在武汉的廖冰兄、陶谋基、周令钊、黄茅、叶冈、麦非、宣文杰加入了漫宣队,从而又壮大了漫宣队的力量。
抗日漫宣队在武汉期间,开展了大量的抗日漫画创作和宣传工作。
首先,把从南京携来的“抗敌漫画展览会”的二百余幅作品,布置在武汉中山公园展出。
配合政治部第三厅美术科工作的倪贻德、李可染、傅抱石、王式廓、丁正献、王琦等绘制了大量的抗日宣传画,同时为在武汉举行的“七七阵亡将士纪念碑”奠基典礼布置会场,绘制了不少号召抗日军民继承抗日阵亡将士遗志、把抗日战争进行到底的宣传画。
还在武汉重要街区绘制了巨幅墙头抗日宣传画,尤其是组织了三十多位画家,以一个多月时间,在武昌的黄鹤楼头绘制题为《抗战到底》的巨型抗日壁画,高三丈余,宽约十丈,表现中华民族抗日总动员后,“前方作战”和“后方支援”的场景,画面以数百人形象所呈现的中华民族军民合作,抗战到底的磅礴气势,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此画完成于1938年9月。此外,他们为武汉举行抗日火炬大游行宣传牌《总动员》、《还有谁没有加进队伍?》、《保卫家乡》、《杀敌》、《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再上前线》、《打回老家去!》等。游行者高举这些抗日宣传牌,气势壮观,鼓动性很强。
抗日漫宣队配合政治部第三厅对敌宣传科,绘制印刷了对敌宣传的大量宣传品(包括漫画与文字相结合传单、标语和特殊设计的劝敌投降的彩色“勇行证”等,其中鲁少飞设计创作的《向日军招降的漫画传单》是典型的一种),并及时将这些宣传品散发到敌军中去,起到了瓦解敌军的作用。
1938年5月19日夜,中国空军驾驶多架飞机从武汉起飞前往日本,飞经九州岛的佐世保、佐贺、久留米、福冈、九州、熊本等地,散发了二百万份传单。传单中有郭沫若编写、日本作家鹿地亘翻译成日文的《告日本工人书》、《告日本农民大众书》、《告日本商者书》,日本反战同盟写的《反战同盟告日本士兵书》等,还有就是由抗日漫画宣传队提供的大量对日本民众宣传的漫画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