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事动漫>>热点聚焦>>正文

文汇报:动画片不应误导孩子暴力解决问题

来源:东方网-文汇报作者:王磊 邵岭责任编辑:李琪冉2013-10-15 15:21

被红太狼的平底锅砸了近万次,却化痛苦为动力,动漫角色灰太狼因此成为“好丈夫”的代名词,并助力“喜羊羊”系列动画创下17.3%的国产动画收视纪录。不过,有学者指出,不少高收视率国产动画存在将生活暴力化演绎的现象,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

儿童往往无法认清“暴力幻想”

国内20家动漫制作播出机构日前发出倡议,避免在动画片中出现容易被儿童模仿的攻击、伤害、虐待等行为,其中特别强调了避免在动画情节中,出现将日常用品用于危险用途。

儿童心理学研究者告诉记者,对生活用品的“暴力功能开发”,以及看似生活化地说脏话耍计谋,在全球动画片中普遍存在。有研究认为,7岁以下的儿童往往无法认清动画片中超越现实的暴力幻想,在游戏中复制看似无害的攻击和伤害。学者指出,动画片有责任告诉孩子,卡通角色不会受伤、不会死亡的场景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同时动画片不能向孩子灌输暴力可以解决问题。

在制播机构倡议减少暴力之后,包括《喜羊羊和灰太狼》、《熊出没》等动画片已经开始删改暴力镜头和不文明用语。

日常生活常被动画“暴力抽象”

为何动画片成为“暴力”的重灾区?业内人士认为这和动画片的市场定位和艺术特点有关。

一方面,大多数电视动画都针对未成年人市场推出,孩子好动、注意力分散的特性,导致动画需要更多的“刺激”,暴力性很难避免。另一方面,动漫本身追求夸张,创造力和想象力被视作动画的生命力。因此,包括不少经典作品在内,中外许多动画作品都充满动作和语言“暴力”。比如,唐老鸭踩到高压线后浑身冒烟;米老鼠的宠物狗被车轮压成纸片状;汤姆猫头顶被七八个花盆砸出大包,满嘴牙齿常被打得粉碎。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被动画片暴力化,不仅中国动画中有“我爱平底锅”的灰太狼,海外甚至有专门以日常危险为卖点的“暴力动画”。

为了抢眼球,动画片对日常生活的暴力化演绎倾向明显,这样做往往会产生误读。中国动画学会研究部副主任宋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熊出没》被指出10分钟的内容有21句脏话以及不少暴力镜头,主创当初不过是把生活中的一些趣事融进了片子,并加以想象夸张,没想到互相算计、陷害的“整人文化”,却成了吸引受众的主要原因。

国产动画片内容标准年内出台

“动画片是很多孩子观察学习的对象,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动画情节的场景,往往会模仿动画人物的行为。”复旦大学儿童心理学专家吴国宏告诉记者,道德和行为意识尚未完善的孩子,会以动画角色为榜样,尤其是孩子发现红太狼用平底锅打了灰太狼之后效果不错,就会强化他们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想法。

学者告诉记者,心理学已经证明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对孩子存在3个主要影响:对他人的痛苦不关心、对暴力的恐惧感降低、变得具有攻击性。美国曾有报告认为,增加接触暴力镜头1小时,孩子受伤的概率会上升34%。

据悉,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于年内出台《国产电视动画片内容标准》,对暴力、低俗、危险情节和不文明语言等方面做出严格限制。业内人士宋磊强调,播出终端应该更好地承担起把关责任,不能认为动画片就是儿童片。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张海燕提醒,动画的认知作用不应被社会忽视,优秀的原创动画应当成为孩子认识社会、学会和人相处的一种娱乐载体。

本报记者 王磊 邵岭 实习生 徐中浏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