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卫眼中,那些他挚爱的中国动画片,不仅是伟大的杰作,更是一代人对困境的抗争,是中国动画彻底商业化之前最后的艺术精品。
刘屹/北京
二十五年前的老报纸,已经变脆发黄。那个年代的中国水墨动画往事,随着世界动画协会前副主席大卫·艾力克的回忆,一一铺陈开来。
在1982年国际动画节期间,大卫第一次见到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徐景达(阿达)和《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是当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作品,也是大卫最喜欢的一部中国动画。他一遍遍地看这部片子:“第三个和尚像贵族名伶一般拎着衣角下水,三个和尚节拍一致地打嗝……我喜欢他们每一个人。”他被阿达的《三个和尚》这部富有中国传统美感的影片迷住了。
大卫与阿达建立了深厚的友情。1984年,阿达去美国看望好友大卫,一并带去了很多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作品,大卫一见钟情,其中就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特伟创作的《小蝌蚪找妈妈》。大卫非常喜欢小蝌蚪的自由与欢乐:“你看那些小主角们,可爱的小脸儿还没长成,仅靠摆动自己的小尾巴,就能在水中翩然起舞,栩栩如生。”
“做水墨动画原本是陈毅的想法。”大卫说。1960年,陈毅在参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时,跟特伟讲,为什么不能让齐白石的画作动起来啊。特伟愣了,这怎么实现?水墨画的用笔力道差异有别、浓淡有疏,很难用动画这种形式呈现。但是,副总理都发话了,只能干起来吧!特伟召集制片厂的同道一起探索。至6个月时,阿达的试验接近成功。数月后他们做出了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惊艳全世界,因为之前没人敢这么做。制片厂对水墨动画制造技术避而不提,日本人一直想要模仿,尝试许久终于放弃。
1986年,大卫决定开始创作他的首部国际合作动画影片,他请阿达为他介绍一些中国的动画艺术家。一年后,大卫的这部作品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动画短片奖。他原本想与阿达一起分享这个荣誉,可就在那时,阿达罹患脑卒中,住进了医院。医生认出了阿达,说你不就是做《三个和尚》的那个人吗?阿达微笑着努力说出最后一句话:“是的,但我再也不能挑水了。”1987年1月,大师陨落。
1988年,第一届上海国际动画节邀请大卫担任初选评委主席。那时大卫第一次来到中国,他觉得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比西方好,老人孩子其乐融融;街上的公交车古老破旧,但人们谦厚礼让,不会像现在一样把你推上车去。“八十年代的美好,它就那么去了,不再回来。”在上海的那三个月,他与很多中国动画艺术家成为了好朋友。大卫回忆起这些老朋友,非常开心。他笑称“葫芦娃爸爸”胡进庆那时还是上海迪斯科大赛的冠军呢。在动画节上,大卫看到了特伟的《牧笛》。当时作品虽尚未制作完成,大卫还是觉得美极了。他喜欢水牛游水时,水面黛色的淡淡水波;感动于水牛的纯净与雅致。于是,他把这部影片加入了参选名单中,影片获得了当年动画节大奖。
《山水情》是特伟拍的最后一部影片,大卫说这部片子讲的就是特伟自己,讲了他的隐退心境。2006年法国安锡动画节评出一个世纪以来的一百部动画代表作,这部片子是唯一入围的中国动画;也是中国动画彻底商业化之前的最后一部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