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于死亡的恐惧以及对已逝先人们的追思,中国人对于鬼的探索从很早便开始起来,绘画便成了展现鬼怪在人们面前的最好形式,在绘画史上因为善于画鬼而闻名于世的画家们更是俯首皆是,今天特甄选各美术各领域的鬼题材的作品以飨读者。
昨天是阴历七月十五日(公历八月十四日),也是是一年一度的中元节,与其他众多的节日不同的是,这个节的主角们并不是活着的人们,而是为那些亡灵准备的。在民间,中元节又称鬼节、施孤。中元之意由元宵节延伸而来,古代以正月第一次月圆称为上元(故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七月为岁中,七月的第一个月圆日称为中元,因以为节名。之所以会成为鬼节是因为民间普遍流传着“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传沿袭成为中元节。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贺元宵。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在现在的我国南方地区仍然保留着鬼节在河道中放河灯的习俗。
由于对于死亡的恐惧以及对已逝先人们的追思,中国人对于鬼的探索从很早便开始起来,早到在甲骨文中便出现了“鬼”字。它们离我们很近,因为周围总有人不断的逝去,它们又离我们很远,因为我们中的任何人都没有真正的接触也不可能接触过它们。所以绘画便成了它们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最好形式。《后汉书·张衡传》云:“画工恶图犬马,好作鬼魅,诚以事实难作,而虚伪无穷也。”《韩非子》云:“狗马最难,鬼魅最易。狗马人所知也,旦暮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无形者不可睹,故易。”这两个文献道出了画师们好画鬼魅的原因,因为看不清摸不着,所以怎么发挥都是可以的。在绘画史上因为善于画鬼而闻名于世的画家们更是俯首皆是,今天特甄选各美术各领域的鬼题材的作品以飨读者。
罗聘《钟馗嫁妹》
国画:
钟馗嫁妹是我国流传已久的民间传说故事,讲的是钟馗有个同乡好友杜平,为人乐善好施,馈赠银两助钟馗赴试。钟馗因面貌丑陋而被皇帝免去状元,一怒之下,撞阶而死。跟他一同应试的杜平便将其隆重安葬。钟馗做鬼王以后,为报答杜平生前的恩义,遂亲率鬼卒于除夕时返家,将妹妹嫁给了杜平。这就是著名的“钟馗嫁妹”。“钟馗嫁妹”成为绘画、戏剧、电影等的一个重要题材,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由于钟馗自古被誉为禳灾祛魅的神人,古今画家都喜欢以钟馗入画,除了喜欢画他捉鬼,也喜欢画钟馗 传统绘画 《钟馗嫁妹》嫁妹的故事,并留下了很多佳作。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约680~759年):唐代画家,幼年家境贫寒,初为民间画工,相传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年轻时即有画名。时曾为将军裴旻作画,被当时人将张旭草书、裴旻舞剑、吴道子作画同时称为“三绝”。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唐玄宗召入宫中此后一直为宫廷作画。吴道子擅佛道、道教人物画,还有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送子天王图》是其代表作,其中也包括鬼的形象。
龚开《中山出游图》局部
龚开:(1222~1304?):南宋末诗人、画家。字圣予,号翠岩。淮阴(今属江苏)人。景定年间,曾在两淮制置司李庭芝幕府任职,南宋灭亡后隐居不仕。鬼题材代表作为《中山出游图》
敦煌壁画
壁画:
敦煌壁画: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和鬼相关的主要为以佛菩萨超度亡魂为主题的壁画。
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壁画:位于山西省芮城的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其艺术价值最高的首推精美的大型壁画,题材丰富,画技高超,它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的可贵风格。
墓室壁画:秦始皇死后兴起厚葬之风,他那满藏奇器珍怪的陵寝,即是“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地下宫殿。汉承秦制将先秦以来的魂魄观念、神仙信仰整合再创造,形成了一套集功能、习俗乃至思想观念为一体的葬制葬俗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图像。用这些图像装饰的帝王陵和贵族墓不仅有了如地上宫殿般的效果,而且具备了趋利避害,福寿神仙,荫庇子孙的特殊功能。
日本
不仅仅是在中国,日本的鬼文化也相当的丰富,据当地研究者调查,日本的鬼70%来自中国,20%来自印度,10%才是日本本土妖怪。比如天狗原是来自中国《山海经》中的犬怪。传到日本后,渐渐和佛教中的天魔、神教中的山神等结合起来,融合成为现代的形象。而春分时“撒豆驱鬼”的活动,则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追傩仪式。善画鬼的日本画家也不在少数。
百鬼夜行图
鸟山石燕(1712~1788):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画家。在狩野派的门下学习绘画,同时师从俳句大师东流斎燕志学习诗歌。因为安永5年(1776年)完成的《画图百鬼夜行》三部曲的影响,他作为专门的妖怪画家而出名。之后他又创作了《今昔画图续百鬼》、《今昔百鬼拾遗》、《画图百器徒然袋》(均为三部曲形式)。
月冈芳年:(1830-1892):又名一魁斋芳年,晚名大苏芳年。日本江户时代末期著名浮世绘画家。芳年十一岁时入歌川三代国芳门下学习浮世绘,成为由国芳确立的“武者绘”继承者,后来又学习西洋素描、解剖、透视,并将之溶入浮世绘创作。他也是擅长画鬼怪类的题材。代表作有《新形三十六怪撰》等。
伊藤润二《鱼》
日本的鬼文化在当代也侵染到漫画的制作中,伊藤润二就是其中的巨擘。其漫画作品中充斥了鬼的形象,得到众多漫友的支持和赞美。代表作有《鱼》等。
看了中国和日本的这么多的“鬼”画们,相信读者们对鬼题材的绘画作品们已经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碍于篇幅的限制,这里撷取的仅仅是众多优秀作品中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的优秀作品等待着我们的发掘与欣赏。
昨天是阴历七月十五日(公历八月十四日),也是是一年一度的中元节,与其他众多的节日不同的是,这个节的主角们并不是活着的人们,而是为那些亡灵准备的。在民间,中元节又称鬼节、施孤。中元之意由元宵节延伸而来,古代以正月第一次月圆称为上元(故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七月为岁中,七月的第一个月圆日称为中元,因以为节名。之所以会成为鬼节是因为民间普遍流传着“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传沿袭成为中元节。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贺元宵。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在现在的我国南方地区仍然保留着鬼节在河道中放河灯的习俗。
由于对于死亡的恐惧以及对已逝先人们的追思,中国人对于鬼的探索从很早便开始起来,早到在甲骨文中便出现了“鬼”字。它们离我们很近,因为周围总有人不断的逝去,它们又离我们很远,因为我们中的任何人都没有真正的接触也不可能接触过它们。所以绘画便成了它们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最好形式。《后汉书·张衡传》云:“画工恶图犬马,好作鬼魅,诚以事实难作,而虚伪无穷也。”《韩非子》云:“狗马最难,鬼魅最易。狗马人所知也,旦暮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无形者不可睹,故易。”这两个文献道出了画师们好画鬼魅的原因,因为看不清摸不着,所以怎么发挥都是可以的。在绘画史上因为善于画鬼而闻名于世的画家们更是俯首皆是,今天特甄选各美术各领域的鬼题材的作品以飨读者。
国画:
钟馗嫁妹是我国流传已久的民间传说故事,讲的是钟馗有个同乡好友杜平,为人乐善好施,馈赠银两助钟馗赴试。钟馗因面貌丑陋而被皇帝免去状元,一怒之下,撞阶而死。跟他一同应试的杜平便将其隆重安葬。钟馗做鬼王以后,为报答杜平生前的恩义,遂亲率鬼卒于除夕时返家,将妹妹嫁给了杜平。这就是著名的“钟馗嫁妹”。“钟馗嫁妹”成为绘画、戏剧、电影等的一个重要题材,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由于钟馗自古被誉为禳灾祛魅的神人,古今画家都喜欢以钟馗入画,除了喜欢画他捉鬼,也喜欢画钟馗 传统绘画 《钟馗嫁妹》嫁妹的故事,并留下了很多佳作。
吴道子(约680~759年):唐代画家,幼年家境贫寒,初为民间画工,相传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年轻时即有画名。时曾为将军裴旻作画,被当时人将张旭草书、裴旻舞剑、吴道子作画同时称为“三绝”。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唐玄宗召入宫中此后一直为宫廷作画。吴道子擅佛道、道教人物画,还有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送子天王图》是其代表作,其中也包括鬼的形象。
龚开:(1222~1304?):南宋末诗人、画家。字圣予,号翠岩。淮阴(今属江苏)人。景定年间,曾在两淮制置司李庭芝幕府任职,南宋灭亡后隐居不仕。鬼题材代表作为《中山出游图》
壁画:
敦煌壁画: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和鬼相关的主要为以佛菩萨超度亡魂为主题的壁画。
永乐宫壁画:位于山西省芮城的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其艺术价值最高的首推精美的大型壁画,题材丰富,画技高超,它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的可贵风格。
墓室壁画:秦始皇死后兴起厚葬之风,他那满藏奇器珍怪的陵寝,即是“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地下宫殿。汉承秦制将先秦以来的魂魄观念、神仙信仰整合再创造,形成了一套集功能、习俗乃至思想观念为一体的葬制葬俗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图像。用这些图像装饰的帝王陵和贵族墓不仅有了如地上宫殿般的效果,而且具备了趋利避害,福寿神仙,荫庇子孙的特殊功能。
日本
不仅仅是在中国,日本的鬼文化也相当的丰富,据当地研究者调查,日本的鬼70%来自中国,20%来自印度,10%才是日本本土妖怪。比如天狗原是来自中国《山海经》中的犬怪。传到日本后,渐渐和佛教中的天魔、神教中的山神等结合起来,融合成为现代的形象。而春分时“撒豆驱鬼”的活动,则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追傩仪式。善画鬼的日本画家也不在少数。
鸟山石燕(1712~1788):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画家。在狩野派的门下学习绘画,同时师从俳句大师东流斎燕志学习诗歌。因为安永5年(1776年)完成的《画图百鬼夜行》三部曲的影响,他作为专门的妖怪画家而出名。之后他又创作了《今昔画图续百鬼》、《今昔百鬼拾遗》、《画图百器徒然袋》(均为三部曲形式)。
月冈芳年:(1830-1892):又名一魁斋芳年,晚名大苏芳年。日本江户时代末期著名浮世绘画家。芳年十一岁时入歌川三代国芳门下学习浮世绘,成为由国芳确立的“武者绘”继承者,后来又学习西洋素描、解剖、透视,并将之溶入浮世绘创作。他也是擅长画鬼怪类的题材。代表作有《新形三十六怪撰》等。
日本的鬼文化在当代也侵染到漫画的制作中,伊藤润二就是其中的巨擘。其漫画作品中充斥了鬼的形象,得到众多漫友的支持和赞美。代表作有《鱼》等。
看了中国和日本的这么多的“鬼”画们,相信读者们对鬼题材的绘画作品们已经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碍于篇幅的限制,这里撷取的仅仅是众多优秀作品中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的优秀作品等待着我们的发掘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