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姜鸿起烈士的故事:鸿飞霞起,铁笔钢枪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吴纪学 姜新生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9-08-05 17:52

铁笔和钢枪(下)

《拂晓报》的每个人,都是一手铁笔一手钢枪。对他们来说,铁笔和钢枪是同等重要的武器,跟随他们穿越紧张激烈的战斗,硝烟弥漫的战场。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拂晓报》的人走过来了,有人背着钢板、铁笔、蜡纸和稿件,有人挑着油印机、油墨。纸张和书籍由一头牲口驮着,没有牲口时就变成一副担子。有时日夜行军,人们非常疲惫,昏昏欲睡,边走路边打瞌睡,可一住下来,编、刻、印报纸的工作照样精神振奋地进行。

《拂晓报》的人员有分工,但又不是绝对的,都是团结一心,协力办报。尤其是报纸的发行,很长时间没有单独的发行系统,每期报纸印出来以后,编辑记者一齐动手把它发出去,遇到报纸与刊物同时印出,发行量增大,就请政治部的拂晓剧团、青先队的人员帮忙,若是紧急情况,就只能靠报社自己的人。一次,报纸刚刚印好,敌人打了过来,需要马上转移。报社生活组的组长钱申夫迅速进行分工。刘秉衡挑油印机和已经印出的报纸;姜心启和单裴抬煤油桶;庄方、陈阵扛资料箱;杜百根、冯国治抬白报纸;李朴人扛切纸刀……大家快速转移,一气走了三十多里路,到达宿营地后,又一刻不歇地把报纸分发出去。姜心启写了一篇《行军---从新兴集到滕家湖》的文章,完整地记录了这次转移和分发报纸的情景,刊登在第三百期的《拂晓报》上。

1941年的一天,《拂晓报》转移到安徽怀远县紧靠河南岸的邵圩子。经过一天紧张忙碌的人们都已入睡,可姜心启还没有睡,他在刻写彭雪枫亲笔写的一篇社论。将近黎明,窗外冷风呼呼,偶尔传来鸡鸣声。屋内油灯如豆,微弱的光线,照着姜心启极度疲惫的面容和手里急速移动的铁笔发出有规律的咯吱咯吱声。突然,他停住手,抬眼看看门窗,转而看看屋内,站起身来走过去,轻摇晃着冯玉璞,说:“小冯,你有馍吗?”冯玉璞睁开睡意朦胧的眼睛,说:“晚饭都没有吃饱,哪里还会有馍。你怎么还没睡?”姜心启说:“彭师长写的重要社论,明天早饭后一定要见报,现在还没刻完。我饿得实在没有了劲,能帮我找点吃的吗?”冯玉璞知道,姜心启常常熬夜,都没有找吃的,不是实在饿了,不会要他去找吃的。他立即穿好衣服出了门,不大一会拿来几个黑窝头和几块山芋。姜心启立即接过去,掰下一块山芋放进嘴里,小冯忙说:“太凉了,烤烤再吃吧。”姜心启脖子一伸,咽下口中的山芋,指指肚子说:“来不及了,放在这里烤吧。”说过,又埋头刻写起来。

随着形势发展和战争的需要,《拂晓报》除了报纸以外,还出版了《拂晓报·每日电讯》《拂晓副刊》《拂晓汇刊》《拂晓丛刊》《拂晓专刊》《拂晓画报》《拂晓文化》《拂晓木刻》等报刊,虽然出版这么多报刊,工作量这么大,一个人往往干三到四个人的事,但谁也没有怨言,都在尽心尽力地干好。

1940年3月17日,驻徐州的日军三十一师团,集中敌伪3000多人的兵力,组成步、骑、炮、坦克多兵种的联合部队,分五路向淮北根据地的萧县、宿县、永成地区发起疯狂的“扫荡”,妄图消灭这里的新四军,夺回并控制徐州外围的三角区,新四军六支队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扫荡”。《拂晓报》为快速及时报道部队歼击日伪军的战况,决定在战斗进行中只发消息,不发评述和通讯。由于每期都在头版显要位置报道战斗的信息,姜心启格外紧张忙碌,前方的消息有时来得早,有时来得晚,不论来的早晚,他都连夜编辑、校对、刻写,以保证报纸的及时出版。在半个月的时间里,部队作战27次,毙伤日伪军1500多人,缴获炮1门、机枪1挺,马5匹,击毁汽车17辆,毙日军佐野联队长、北山大尉多人。经姜心启之手编辑、校对、刻写的一版报道则有:《我军反“扫荡”胜利开始,数日以来之辉煌战果》4条消息。《我军反“扫荡”续获胜利》5条消息;《萧宿永反“扫荡”,我军再接再厉,捷报频传》5条消息:《山城集血战亮日,李黑楼争夺激烈。击溃四路日军。鲁总队长英勇殉国》等;战斗结束之后,才发表一篇社论,几篇通讯。

《拂晓报》一开始是部队内部发行,后来依靠地方党委,把报纸发行到延安和华中、华北,再后来冲破重重封锁,传播至西安、重庆、成都、贵阳、昆明、桂林等地。周恩来让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把《拂晓报》寄到香港,经宋庆龄主持的“保卫中国同盟”和“国际新闻社”,发往新加坡、印尼、越南、缅甸、印度的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法国的巴黎、里昂,英国的伦敦,苏联的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海参崴,蒙古的乌兰巴托等世界各地。在巴黎举行的一次万国报刊博览会上,《拂晓报》作为中国一份敌后报纸参加展出,精美的油印特别吸引欧美的报人和期刊编辑,陈阵、姜心启的楷体,庄方、单裴、杜百根的仿宋体,更是为人称道。把毛笔手写的题词毫不走样地临摹出来,印在报上,签名下的图章,套红印出,几乎可以乱真。根据钢版粗细纹路磨出的插图,酷似网纹钢板,让那些外国人觉得像谜一样却猜不出,有人竟说:“唔,可能是世界上最新式的一部印刷机,用珂罗版印成的!” 可以说,《拂晓报》给世界带去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也带去了姜心启等人高超的钢板刻写技术。

先安定人心

回到家乡工作,姜心启的心情很复杂,既有对熟悉工作的留恋,也有对新工作的兴奋。自从到延安上抗大,就离开扶沟县,现在回来了,要为家乡多做些事,他感到肩头的责任沉甸甸的。从这时开始,他又叫姜鸿起了。

摆在姜鸿起面前的,是一副重担。1946年2月,中共扶太西县委第二次成立,下辖吕潭、白潭、崔桥、汴岗四个区,姜鸿起任城关区区委书记兼吕潭区区委书记。1938年国民党军为阻挡日军,扒开黄河花园口河堤,致使河水泛滥,淹了豫中、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造成黄泛区。扶沟县和相邻的尉氏、西华、太康处于黄泛区的腹地,多年过去,仍是淤积的厚厚黄沙,以及上面生长的荒草、野柳、蒲草、芦苇等,人民的生活十分凄凉,许多外逃回来的人家,连住的地方也没有。当时,和国民党的斗争形势也很严峻。这里有条贾鲁河,河东是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河西是国民党的政权和县大队,经常过河到根据地来搞破坏,杀人抢劫。作为区委书记的姜鸿起,不但要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还得和国民党的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上任之后,姜鸿起首先带领区政府的工作人员深入群众,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首先让人民群众安居下来,有住的地方。他向上级申请了一些资金,买了急需用的镰刀、铁锹,割草、砍柳树搭起棚子和茅草庵,并发动群众,抢种豌豆、绿豆、豆角、南瓜、葫芦等,让人有吃的。有了住的,有了吃的,人心就安定下来了。

接着姜鸿起考虑再帮群众建正规、稳固的房子。建房需要砖、瓦、梁、檩等材料,人们没有钱买,老房子都被淤埋在泥沙的下面,挖起来费力不说,更主要的是找不准位置。针对这种情况姜鸿起就派人买来粗钢筋,将一头磨得细如锥子,像勘探队一样把它插入淤沙下面,当听到钢筋扎住砖头、木料的声音,就依此挖下去。这样就挖出了不少可用的砖、木等材料,作为建房之用。人民群众用这种办法,建起了像样的房子。有的还挖出过去用的石磨磨面,不少人利用现成的芦苇、蒲草、编成蒲席、窝蒌、筐篮等日用品,到许昌、开封、淮阳等城里去卖,再购买油、盐等生活必需品,生活逐步得以提高。

人民群众安定的生活,感谢共产党感谢区政府,姜鸿起就想写点什么歌颂它,也以此鼓舞人民群众逐渐高涨的热情,同时教育区政府的人每到一地都和群众搞好关系,写了《一条扁担》:“一条扁担,嗨嗨呼嗨!拿起扁担把水担。缸不满来俺不走,缸里水满往外流,哎嗨哟,往外流。叫声大娘,咱们说句话,嗨哟呼嗨!马上我们就出发,验验您家的东西全不全,实在给你家添麻烦,哎嗨哟,添麻烦!”

在贾鲁河西的国民党扶沟县政权和县大队,过去就常来袭扰,现在看到河东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时,就偷偷摸摸前来要粮要款,有时夜间窜到群众的茅草屋里,用枪逼着交粮交钱。姜鸿起就带领区政府的工作人员和区中队日夜巡逻。有一天,吕潭镇商会会长跑到区政府来报告,说国民党扶沟县大队的几个人悄悄溜进吕潭镇,要小商贩们交税钱。姜鸿起想了想,让商会会长去告诉那几个人,明天逢集再来收,说预先为他们准备好。第二天,白潭镇逢集。因为区政府领导人民群众发展生产,市场比往日繁荣多了,除街面上固定的商店外,四村八乡的小贩及前来买卖东西的人很多。昨天来的国民党县大队的几个人,直接找到商会会长。商会会长故作热情地迎接他们,招待其喝茶抽烟,说:“昨天你们走后,我逐户通知了一遍,让他们提前准备好,等你们来就交。”那几个人信以为真,说:“还是会长会办事,你就去告诉他们来交吧,越快越好。”“好好好,我就去。”会长说罢转身走了出来。这时,几个人走进来,同时拔出手枪,厉声喝道:“举起手来!”那几个人发现中了计,只得乖乖举起手。

自此以后,国民党的县政权和县大队就很少再来了,老百姓特别是小商小贩更加放心。姜鸿起告诉区政府和区中队的人说,那些人是不会死心的,我们不能麻痹大意,要时时提高警惕,保卫人民群众的利益。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