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豪杰浴血抗战留美名
华北抗战战场上,八路军队伍里的徐宝珊、徐宝璧、徐宝珍三兄弟可谓名声显赫。
大哥徐宝珊是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7旅第24团团长。因在百团大战中战功卓著,他指挥的团被授予“模范战斗团”称号。战斗中,徐宝珊总是身先士卒。1941年春节,第24团突遭日军袭击,副团长万德坤立即指挥反击,徐宝珊也赶到前线,万德坤急得直跺脚:“我牺牲了不要紧,你出了危险谁来领导部队?”徐宝珊笑笑说:“不要紧。”像这样的情景不是第一次,每次他都冲在最前头,撤退在最后边。1942年5月中旬,日军为消灭太行区的八路军总部和第129师领导机关,出动万余兵力实行“铁壁合围”。25日,徐宝珊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麻田地区突围战斗中牺牲,时年34岁。
徐宝珊牺牲后,三弟徐宝璧、五弟徐宝珍继续浴血杀敌。1944年,齐禹战役打响,齐禹大队和各区中队负责袭击伪军团部,徐宝珍最先冲进敌团部,亲手击毙伪军团长。但之后不久,徐宝珍便在齐河华店范庄的战斗中光荣牺牲。据战友回忆,徐宝珍主动要求留下来阻击敌人,子弹打光了,就和敌人拼刺刀,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和大哥及五弟相比,倒在抗战胜利时刻的徐宝璧更让人扼腕。1945年9月18日,已是八路军泰运军分区主力第5团第1营营长的徐宝璧率部攻击茌平县城,消灭不肯放下武器的日伪军。战斗中,徐宝璧为摸清敌情,带着通信员赶到城东观察地形,被碉堡里的敌人用枪打中腹部。军分区司令员刘致远火速赶来,徐宝璧用手捂着腹部,微微睁开双眼对刘致远说:“革命到底,攻城要紧。”他还对守候自己的通信员说:“别伤心,告诉同志们,家里人……”话没说完,徐宝璧便停止了呼吸。
(由于战争年代缘故,徐宝璧、徐宝珍兄弟未能留下影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