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复荣:甘洒热血浇灌抗日之花

来源:大众日报作者:鲍青 郭登奎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8-09-04 02:03

王厂战斗遗址

立足故乡,抗日救亡

被捕之初,袁复荣斗志昂扬,深信真理必胜;得知死刑判决,他视死如归,始终未因畏惧而吐露党的秘密。后来幸免于死,袁复荣更觉“生命可贵,应献身崇高事业”。

因山东党团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袁复荣一时和党失去了联系。他只能回到曹县,在家乡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他先经人介绍,以在县城西关小学教书作掩护,继续参与抗日救亡行动。

教书期间,袁复荣以走亲访友形式,组建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发展了不少成员。

1937年8月,共产党员王健民、沈建华来到曹县。袁复荣很快找到他们,恢复了自己的党员身份。

两个月后,日军沿京沪铁路长驱直入,山东形势岌岌可危。此时,中共曹县工委成立,袁复荣担任宣传部长。不久,中共曹县县委成立,袁复荣担任书记。

为了发展抗日力量,袁复荣来到曹县西北韩集、刘岗、郭小湖、安陵集一带,建立农村基层支部,大力发展农村党员,发动、组织农民群众。

袁复荣平易近人,既没有“地方官员”的架子,也没有“知识分子”的清高。他走到哪里,就和群众一块吃住在哪里,很快和群众打成一片。因袁复荣在家排行老二,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袁二哥”。大家有话喜欢和他谈,有什么诉求也愿意同他讲。袁复荣还在有条件的村庄开办抗日青年训练班和农村夜校,大力宣传抗日救国,使群众思想觉悟得到了很大提高。

1938年10月,曹县县城沦陷。原来在城里工作的党员陆续撤到了曹县西北的农村。

1939年1月中旬,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代旅长杨得志和政治部主任崔田民,率领两个主力团来到曹县西北地区。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引起了国民党曹县党部的注意。1939年暮春,国民党曹县党部的王石村找到袁复荣,以封官许愿诱惑他“改旗易帜”,接受他们的领导。袁复荣严肃指出:“你们自己不积极抗日,怎么能不让群众起来抗日?”王石村在曹县西北活动了一天一夜,却是颗粒无收。

不久,曹县东南也建起抗日根据地。为了巩固新开辟的抗日根据地,袁复荣连续多次召开全县文化教育界和地方知名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大力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动员他们参加抗日。

除了争取知识分子的支持,袁复荣还通过地方党组织和各地青年救国会,在青堌集第四高级小学主持开办青年训练班,组织招收全县近百名抗日青年知识分子参加训练。袁复荣亲自授课,细致耐心地帮助大家学习,对重要问题反复讲解,直到大家弄清学懂为止。经过学习,学员们的思想觉悟有了较大提高,大多数学员被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为做好群众工作增添了一批新的骨干力量。袁复荣还积极动员青年参加八路军,帮助杨得志部由原来的两个游击大队发展到五个主力团,兵力超过1万人。

在袁复荣积极努力下,曹西北革命老区日臻巩固,曹东南新区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抗日群众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1939年7月1日,中共鲁西南地委在刘岗建立,袁复荣任地委委员兼宣传部长。这年下半年,日本集结兵力对根据地实行“扫荡”。袁复荣带领群众,取得了反“扫荡”斗争胜利,鲁西南抗日根据地日趋巩固。

1941年夏,鲁西南军分区和抗日专员公署先后成立。1942年5月,袁复荣担任专署专员。他在统一战线工作、开展武装斗争、减租减息和根据地建设等方面倾尽全力,工作很有成效。

殊死搏斗,喋血故土

1943年夏天,曹县东南一带大片日伪军“准治安区”成为根据地的一部分。正当鲁西南抗日形势一片大好之际,日寇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扫荡,意欲彻底清除自己的眼中钉。

当年9月中旬,日军在济宁、徐州、商丘等地集结兵力万余人,分十路对鲁西南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深夜,日军自单县出发,直奔曹县,企图一举将鲁西南根据地踏平。

鲁西南地委、专署、军分区得到大“扫荡”情报后,研究了应变措施,决定将全区抗日武装分为三个梯队。其中军分区司令员朱程、专署专员袁复荣率“民军”第一团、第二十一团、骑兵连、专署机关一部为第一梯队,携电台一部,活动于鲁西南根据地东南部。

袁复荣要求各部队在活动地区封锁消息、隐蔽驻地,并发动群众进行秋收秋藏,空室清野。

23日,袁复荣率部驻扎到曹县西南王厂村。王厂村位于黄河故道北岸,西、南两面均有太行堤为依托,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

28日早7时,袁复荣率部在王厂村西北约4公里太行堤下集结,准备秘密转移,打乱敌人的“扫荡”目标。

这时,八路军集结地的正东偏北方向,出现快速行动的日军骑兵。他们发现八路军踪迹后,立即发挥机动优势,迅速向左侧迂回包抄。朱程和袁复荣立即下达命令,要求部队向西北方朝根据地边缘区靠近,避开敌人的合击,尔后再穿插到敌占区活动,以牵制敌人“扫荡”。

但转移行动刚开始,日军骑兵已快速迂回到部队集结地左后侧,挡住了部队去西北的道路。而在东、南、北三个方向,又发现了敌人的踪影。一场恶战即将爆发。

袁复荣果断指挥部队开始突围。在指挥和掩护作战部队突围中,袁复荣等干部和指战员一百余人,陷入日军重重包围中。他命令队伍抢占王厂村,以便坚守,然后伺机突围。但敌人快速部队行动迅速,已经提前占领此处,并在民房门楼制高点,以机枪火力封锁进村通道。朱程随即向王厂西南郑庄村撤退,又遇敌火力阻击。危急时刻,朱程、袁复荣令部队抢占郑庄村西南土墙围子。

据王厂村民张新轩讲述,当年这个土墙围子长30余米、宽20余米,有一人多高。院内有停放牛车的棚子和一座敞门灰房,堆放一些杂物和柴草。土墙外有一条水沟,北侧50余米处有一个浅水塘。土围子周围地形开阔,便于坚守。

进占土围子后,朱程、袁复荣给非战斗人员也发了枪。据当年幸存者回忆,朱、袁向战士们作了非常简短的战斗部署,并带领大家庄严宣誓:“誓死坚守阵地到黄昏,誓死不当俘虏,为抗日流下最后一滴血!”

全体指战员随即用刺刀挖掘了简易工事,并在土墙上掏了枪眼,作好了决战准备。

一个半小时后,大股日军将阵地周围村庄和太行堤占领,对八路军重重包围。进占郑庄的敌人,在轻重机枪掩护下,向八路军北面和东南面发起进攻。

敌人的火力凶猛,冲杀疯狂,步步向土墙逼近。八路军顽强坚守阵地,多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中午12时,两枚毒瓦斯弹在土墙附近爆炸。趁着八路军呼吸困难之际,敌人又发动了第四次冲锋。经过激烈搏斗,八路军再次击退了这股进攻。

下午,日军暂时停止了射击和进攻,战场上一片诡异的寂静。但这种寂静,只是决战来临前的片刻宁静。大家知道,这短暂的沉寂,是日军在调拨兵力、配置武器,残酷的战斗即将开始。

傍晚时分,随着日军一连串炮弹的轰炸,敌人的总攻开始了。在优势武器掩护下,敌人从四面八方朝着土墙冲来。不久,南面的土墙被炮火击塌,院内战士伤亡惨重。最后,战士子弹打尽,敌人冲进院内。朱、袁立刻命令砸毁电台、摔坏机枪,和敌人扭打在一起。夕阳残照,晚霞如血,包括朱程、袁复荣在内的百余名抗战将士,喋血太行堤故土。

战斗进行时,一个日军战地记者记述了王厂战斗的惨烈,“(八路)决死指挥”“必死抵抗”“不见降服的样子”。当日军进入阵地,此时阵地已“有如地狱”。

当逃难的村民返回故乡,发现村庄内遍布八路军战士的遗体。随后几天内,郑庄村民在村后洼地刨了两个坑,将战士遗体抬入坑内安葬。

1945年9月,抗战胜利结束。冀鲁豫行署取“复”“程”二字,在曹东南青堌集设立复程县,以纪念朱程和袁复荣。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