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 中队的合影。
1942年1月, “地狱天使” 的三名队员在昆明巫家坝机场上摆出了美国狂野西部的标志性拔枪动作。
陈纳德正在下达作战指示。
《飞虎队——陈纳德和他的美国志愿者》[美]丹尼尔·福特 著 叶蔚然 译 后浪出版公司/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精心研究,小心引证。《飞虎队——陈纳德和他的美国志愿者》是经过全新修订和更新的飞虎队研究权威专著,采用大量当事人访谈资料和回忆录及美、日两国历史档案,包含多幅珍贵历史照片,力求全景展现飞虎队的历史面貌。本文节选自书中《燃烧殆尽》一章,记录了飞虎队进入中国、抵达昆明后的第一场战斗。
“搬家”到昆明
劳克林·柯里将陈纳德的队伍收编为正规军的想法得到了战争部的认可,他们向重庆的驻华军事代表团通报了这一计划。1941年12月12日,马格鲁德将军给陈纳德发电报,邀请他和飞行员们回到部队。对于志愿航空队而言,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以后就能够通过正常渠道使实力得到加强了。
陈纳德就像一只神经紧张的猫,在凯多机场下令对泰国进行了又一次侦察。在清迈和附近的城镇上空巡航一番后,飞行员报告说,泰国北部没有发现敌机的踪影。陈纳德还是不放心,他发了一封电报到重庆,请求将部队移至仰光,那里虽然不是最佳部署地点,但总比将所有人员、飞机和补给疯狂地暴露在泰国边境要好。重庆方面没有回复,于是他再次请求将志愿航空队全员撤出缅甸。这一次他得到了回复,这份命令由蒋介石口授和宋美龄签名,经周至柔将军发来。与以往一样,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案:“地狱天使”中队留在敏加拉洞,其余的队伍撤回中国。
昆明与同古之间的直线距离有700英里,这是世界上最蛮荒的边境线之一。一组精干的工作人员在12月17日搭乘一架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翻越群山,先期抵达昆明,这是撤离的第一步。第二天,另外3架飞机载着总部的职员和足够使用两周的弹药、氧气瓶和补给品出发。
“熊猫”中队分两步完成这次飞行,他们中途在腊戍机场加了一次油;“亚当和夏娃”中队沿着铁路线飞到腊戍,随后向东北飞去,为了避开高耸的群峰,他们一直保持在21000英尺的高度。
在空中发现昆明并不难,滚滚的浓烟正从城中升起。几个小时前,日军的8至10架中型轰炸机袭击了这里。它们是川崎公司的Ki-48型“九九”式双引擎轰炸机,隶属于驻越南的第21飞行团。这些轰炸机由一定数量的中岛“九七”式战斗机护航,这种战斗机装备了副油箱,航程达到750英里。弗里茨·沃尔夫描述当时的情景说:“街道上全是尸体,中国人……在街上走着,收拾着尸骸,把他们安顿好。”
地勤人员的旅途更加艰难。12月20日,8辆卡车和2辆轿车离开凯多机场,开赴曼德勒,第二天又有一队人出发。其中包括大部分地勤人员、全部重型补给品和数量可观的走私货物。弯弯曲曲的山路耗费了他们两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