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
这首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松花江上》
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
一经面世便唱响诞生地
然后传至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它如诉如泣、壮烈低回的情韵
激励着人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它是抗战期间流行最广的歌
也是至今仍然
激荡在人们心中的一首不朽之歌
鲜为人知的是
这首歌并非诞生于东北
歌曲作者张寒晖不是东北人
也从未去过东北
民族苦难激发创作灵感
张寒晖
1931年9月18日夜
日本关东军炸毁
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
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
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从那天起
东北数千万同胞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一批批东北人被迫背井离乡
张寒晖在抗战时期创作的《松花江上》词曲。
1936年秋
在西安任教的张寒晖耳闻目睹了
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
他到西安北城门外东北难民集中的地区走访
与东北军的官兵和家属攀谈
听他们控诉“九一八”日本人的罪行
听他们对失去故乡、亲人的思恋
“九一八”事变日军铁骑横行东北。
这时他接触了东北军中的共产党员孙志远
听他讲述了东北军将士思念丢掉了的国土之情
讲了东北难民对丧失国土的悲愤
并得到了一本东北军出版的《东望》杂志
杂志封面写到:
“我们何时能返回那美丽的田园?
我们何时能安慰我们的祖宗于地下?
我们何时能救我们的父老兄弟于水火之中?”
这些激发了张寒晖的创作灵感
他很快创作出《松花江上》的歌词
并以他的老家
河北定县秧歌中凄惨的“大悲调”为素材
写成《松花江上》的曲调
一经发布立刻引起强烈反响
1937年,张寒晖(穿军装者)与西安民众剧社朋友合影。
《松花江上》先是在西安省立二中传唱
随后,张寒晖带领学生
到西安的城墙上、街头中去演唱
不久便传遍了背井离乡的东北军
当时正值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一周年
西安一万多名学生和各界群众走上街头
举行大规模请愿游行
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张学良奉命前来劝阻时
请愿队伍中就有人高声唱起这首《松花江上》
作为学生代表与张学良对话的李连璧回忆
这首歌让张学良大为动容,并说:
我在一个礼拜以内,
以实际行动来回答你们的要求,
希望你们相信我。
如果说我不实现我的诺言,
你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处我张学良于死地。
西安事变前的张学良、杨虎城。
含泪而返的张学良几天后
就与杨虎城一起发动了西安事变
迫使蒋介石接受了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张寒晖歌曲集手抄本。
这首震撼人心的歌也不胫而走
迅速在东北军及东北难民中传唱开来
唱遍了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
“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周恩来等回到延安时受到毛泽东等的欢迎。
1937年
周恩来代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
出席东北军军官会议
会议结束时
周恩来指挥着东北军军官高唱《松花江上》
悲愤的歌声激起大家思念故乡的情绪
当歌声进入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时
全场军官有的热泪盈眶
有的低头哭泣
有的举起了拳头
“一定要打回家乡去”的决心
充溢着歌唱者的胸膛
战斗在长城上的八路军。
对于抗日歌曲的巨大影响力
毛泽东也曾高度评价称
“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
从此,《松花江上》逐渐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点燃了全国民众的爱国热情
鼓舞更多的人走上抗日的战场
平型关战斗中,八路军115师某部的机枪阵地。
“松花江上”
是当时祖国山河的代称与象征
多少进步青年
唱着这首歌奔向延安、奔赴战场
《松花江上》的旋律
将永远激荡在历史长河之中
成为那段血与火岁月的印记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
让我们重温这首《松花江上》
牢记
国耻莫敢忘
吾辈当自强
整理:杜汶纹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央广网、人民政协报、党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