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决战决胜 曙光初现——辽沈战役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李梦璐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4-09-14 11:49:32

决战决胜 曙光初现

——辽沈战役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

■李梦璐

位于辽宁省锦州市的辽沈战役纪念馆。

1948年9月12日,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在广阔的东北大地上打响。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的首场战略决战,更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战”。辽沈战役的胜利,不仅完成了党的七大时提出的“争取东北”的战略构想,使我党我军拥有了强大的战略后方,更是为之后的淮海和平津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缕曙光。

7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透过辽沈战役纪念馆珍藏的革命文物,重温辽沈战役胜利的辉煌历程,深刻感悟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和英明决策,感悟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战争的硝烟已隐退到历史的深处,革命先辈们英勇无畏、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决战决胜的豪迈气概,将永远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中央军委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电报。

一封电报成为制胜关键

步入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第二部分展厅,第一面展墙就展示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辽沈战役的决策过程。其中,有几页电报手稿正是1948年9月7日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央军委起草的“中央军委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

1948年秋,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都发生了更加有利于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变化。人民解放军由战争开始的127万人增长到280万人,装备得到很大改善,经过实战锻炼、新式整军运动和大练兵,攻坚能力也显著提高,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明显的优势。国民党军则恰恰相反,总兵力由最初的430万人下降到365万人,其中用于一线作战的兵力只有174万人,且被分散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原、西北五大战场,可以说处处受制,士气低落,已经到达了崩溃边缘。

此时,中央军委审时度势,指出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已基本成熟,要拿下锦州,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关闭东北大门,从而达到封闭蒋军在东北的战略构想。1948年2月7日,在东北冬季攻势尚在进行时,毛泽东同志就曾致电东北野战军指挥机关,指出:“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力”。同时,毛泽东同志也在这封电报中分析了战局走势的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国民党军撤离东北,另一种则是固守东北。基于对东北国民党军动向的科学分析,也为东北我军作战指明了两个方向:一是切断沈阳、长春之间的联系,使长春陷入孤立的境地,为全歼长春的国民党军创造条件,另一方向则是孤立锦州的国民党军,为“关门打狗”创造条件。东野指挥机关也明确表态,表示今后部队一切作战行动均将以此构想为基准。但在2月10日的电报中,东野指挥机关提出了抓住吉林、长春之敌迫使蒋介石无法下定决心在东北撤退的想法。4月18日,东野指挥机关在上报中央军委的报告中,又分析了南下作战的困难并提出打长春的方针。毛泽东同志充分发扬军事民主,同意了先打长春的意见,但仍告诫“不应强调南下作战之困难,以免你们自己及干部在精神上处于被动地位”。可见毛泽东同志在南下作战问题上的决心。经过一系列战前准备,5月下旬,东北野战军试攻长春。由于试攻未达预期目的,东北野战军最终确定了对长春实行“长围久困”的方针。

9月7日,经过对战局的反复研判,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央军委起草电报,正式确定了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电报中不仅提出要用5年左右时间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战略目标,并明确了东北野战军要为实现战略目标进行三次大战役的具体步骤,同时还提出3点战略要求,即确立攻占锦州至唐山一线的决心、确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及为适应上述两项决心重新考虑作战计划并筹办全军军需和处理俘虏事宜。

历史证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对于辽沈战役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辽沈战役作战方针形成、确立及实施过程中,毛泽东等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从全国战场角度出发进行正确领导,东北野战军指挥机关准确领会中央决策意图并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成为制胜之关键。

辽沈战役纪念馆收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司令部政治部奖给407团“白老虎连”的战旗(复制品)。注:该战旗颁发时,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已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

一面战旗彰显英雄虎胆

辽沈战役纪念馆珍藏着一面战旗,旗面上“死打硬拼”4个大字历经时间的冲刷依然熠熠生辉。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后,东北野战军集中主力向锦州城外围守敌据点发起进攻。9月24日,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第25师奉命插入锦州北部,切断锦州国民党守军的内外联系,配合友邻部队歼灭锦州外围国民党军。当晚,第25师第74团1营1连担任“渗透战”尖刀连,穿过敌军防御纵深,于天亮前插到锦州与薛家屯之间的白老虎屯。白老虎屯地处锦北的中心,距锦州仅两公里,屯西是交通要道。拿下白老虎屯,既能阻止敌军向锦州城内增援,又能切断城内敌军逃跑的退路。

25日天刚亮,国民党守军为保住锦北阵地,调集了1个多团的兵力,向坚守白老虎屯的1连阵地发起攻击。在敌军猛烈攻势下,1连连长陈学良、指导员田广文带领战士们打退了敌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敌我双方在白老虎屯这个仅百余户的村庄,激战近7个小时。1连连续打退敌人在坦克、飞机掩护下的10多次冲锋。全连180多名官兵,只剩下不到40人。按照上级命令,1连坚守到中午12时,就已经完成任务。然而,1连听到锦州城外葛文碑方向的枪炮声还未结束,遂决定继续坚守白老虎屯。

为避免被敌各个击破,1连主动收缩至白老虎屯西北角的一座大院里,在这儿仍可以控制敌军的增援通道。敌火力猛烈,院内两间正房先后被打塌,官兵撤到靠西的房间进行最后的坚守。战至黄昏,1连仅剩37人,每人只剩几发子弹。面对再次逼近的敌人,指导员下令销毁连里通信联络符号和连队花名册,决定与敌人拼尽最后一滴血。就在这紧要关头,院外再次响起激烈的枪炮声,原来是我军增援部队赶到了。全连胜利突围,敌军仓皇撤走。为表彰1连在战斗中的突出表现,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命名该连为“白老虎连”,授予“死打硬拼”战旗一面。

辽沈战役取得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多人的辉煌胜利,经历长期战火洗礼的东北野战军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还涌现出许多同“白老虎连”一样的英模集体。一面战旗就是一座丰碑, 将人民军队勇于亮剑、敢打必胜的革命精神永远铭刻。

赵炳南使用的粮袋。

一条粮袋见证军民同心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中最激烈、最残酷的一次阵地防御战,是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此战中,塔山人民全力支援前线,用甘于奉献、不畏牺牲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篇章。在辽沈战役纪念馆支前馆,一条带有9个弹洞的粮袋便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1948年10月10日,塔山阻击战正式打响。为保证战斗取得胜利,当地群众自觉担负起为部队供应粮食的任务,他们昼夜不停地捣米磨面,保证了前线战士们吃饱吃好。10月13日,是塔山阻击战最激烈的一天。国民党军独立第95师组成“敢死队”,向我军塔山东侧的铁路桥阵地实施了集团冲锋,猛烈的炮火切断了我运粮通道。坚守阵地的第4纵队打退了国民党军的一次次冲锋,拼杀了一日还未吃上饭。家住阵地附近的群众见状都十分焦急。

天色渐渐暗下来,阵地上的枪炮声逐渐稀疏,塔山村村民赵炳南果断拿起一条早已准备好的粮袋,灌了一口袋高粱米扛上肩,趁着夜色飞快地向前沿阵地跑去。眼见离伙房不远,赵炳南却被敌人发现了,一连串子弹随即朝他飞了过来。赵炳南赶紧把粮袋当作掩体,卧倒在地。此时,我军阵地上的战士立刻予以还击。不一会儿,敌军火力被压制住了。赵炳南瞅准机会,纵身跳起,把粮袋扛上肩头跑进伙房。正在为无米下锅而发愁的炊事员,看到赵炳南扛着一袋粮食又惊又喜,一把接过他肩上的粮袋,这才发现粮袋上竟有9个弹洞,一袋高粱米只剩下小半袋。刚刚经历生死考验的赵炳南连忙安慰炊事员,笑着说道:“你别着急,不够吃我再去给你们扛。”话音刚落,赵炳南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小小粮食袋,装下的不仅是半袋高粱米,更是军民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勇气。“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东北野战军严明的纪律建设所带来的良好形象和人民军队展现出的崇高品质、优良作风,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在3年的东北解放战争中,东北广大人民群众共出动民工313万多人,担架20多万副,筹集粮食450万吨,160万优秀子弟参军参战,做到了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就支援到哪里,绘就了人民战争的宏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