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人民空军轰炸机部队的成名之战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邹 昊 田 力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4-06-28 06:57:39

人民空军轰炸机部队的成名之战——

志愿军空军首炸大和岛


志愿军空军米格-15歼击机。

战例回顾

1951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航空兵第8师第22团的9架轰炸机、16架歼击机,在第3师的24架歼击机支援掩护下,以突然猛烈的空袭对椴岛以南10千米的大和岛进行了轰炸,一举摧毁了盘踞该岛的美军和韩军情报机关和指挥机构。此次轰炸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首次使用轰炸机部队作战,取得了初战“零战损、全摧毁”的骄人战绩。此战不仅巩固了志愿军第50军攻克椴岛的胜利成果,也为尔后作战创立了良好的开端。

战例评析

周密筹划,充分准备。1951年11月5日夜,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胜利攻克椴岛,为巩固战果并继续给美韩以更大打击,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决定轰炸驻扎在大和岛大和洞村的美军、韩军情报机关和指挥机构。为确保轰炸行动顺利实施,担负轰炸作战任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航空兵第8师周密筹划,组建了歼击机与轰炸机联合编队,深入开展了政治动员,提出了“打好第一仗,争取第一功”等行动口号,扎实细致做好了作战准备,充分调动了参战部队的战斗积极性。同时,第8师采取秘密侦察的方式对大和岛地区敌情和战场环境等进行了两次航空照相侦察,了解了岛屿地形地貌、查明了美韩联军的兵力部署、熟悉了敌主要目标特征和识别方法、摸透了美机活动的特点规律。随后,第8师紧前针对性展开了地面演练和编队轰炸训练,细致研究了轰炸方法和程序,精准规划了轰炸航线,周密制订了轰炸计划,全面完成轰炸作战准备,为后续初战胜利奠定基础。

《孙子兵法》中指出:“实而备之”。面对优势之美军,志愿军空军在积极防备的同时,主动从思想、情报和训练等方面全方位准备,不断积蓄力量待机攻取,这是此次轰炸实现“零战损、全摧毁”骄人战绩的基础和关键。毛泽东同志也曾强调“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上有胜利的把握。”因此,面对强敌,我们既要战略上藐视,不能存畏怯心理,更要战术上重视,要在周密计划、严密侦察、细致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判,注重发现敌技术和战术上的弱点、短处,针对性创新我技术运用方法和战术战法,力争击敌要害、一招制敌。同时,我军随时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以积极态度以我为主设计未来战争,随时准备打大仗、打硬仗,不断积蓄胜战能力,确保全时待战、随时能战、战则必胜。

协调一致,密切协同。11月6日14时35分,第8师9架图-2轰炸机从沈阳于洪屯机场升空。14时41分,担任护航任务的16架拉-11歼击机由凤城机场起飞。15时16分,歼击机与轰炸机按既定计划在草河口至凤城地段上空预定空域会合,随即组成联合编队飞赴目标空域。15时21分,担任掩护任务的第3师第7团24架米格-15歼击机从浪头机场起飞。15时39分,主战机群、掩护机群按时飞抵大和岛上空,图-2轰炸机在定向定距瞄准的基础上按计划展开了轰炸行动。

此次轰炸作战的胜利,得益于第8师战前精准的航线规划、精细的轰炸计划和精确的协同计划,更得益于参战各机群编队协同作战的整体观念和协调一致的密切配合,确保了歼击机与轰炸机的按时会合和高效掩护。粟裕曾用“打仗就是数学”来揭秘黄桥大捷的制胜之道。未来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的信息化、智能化作战,可以说谁拥有精确作战筹划,谁就拥有了行动优势和胜战优势。因此,各级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更应树牢数据制胜理念,强化精算细算制胜观念,增强先算后谋、先算后胜的思想意识。未来作战中,信息获取途径和方式的飞跃给作战指挥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数据筛选和处理的难度,各级指挥机构应善于从复杂的战场环境和繁杂的战场迷雾中获取数据,注重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化手段掌握数据、计算数据、运用数据,通过精算、细算、深算、快算,周密组织精确侦察、精准定位、精细控制、精巧打击、精密协同、精确评估等作战行动,不断提升作战筹划和行动控制的精准化、精确化、精细化程度,以主导战局、谋求主动、打赢战争。

出其不意,首战全胜。在准确掌握美军歼击机大机群通常每日15时左右返航休整的情报信息后,志愿军空军为实现首次轰炸的突然性,利用美军歼击机返航休整的间隙果断出击,出其不意对美军大和岛基地展开了猛烈轰炸,致使美军在慌乱中来不及反应,无法展开针对性抗击,志愿军空军联合编队在未遭遇美机抵抗的情况下速战、速决、速胜、速撤。此次空袭作战,志愿军空军投弹命中率接近90%,彻底摧毁了岛上大河洞美军据点,炸死炸伤敌作战科长、海军情报队长等60余人,炸毁粮食20吨、弹药15万余发、营房40余幢、木船2艘。而我军无一伤亡,极大振奋了胜利信心。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突然性的本质是出奇制胜,其实施的基本策略是在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以敌人意料之外的方式、运用敌人不掌握的技术或者武器装备,对敌实施出其不意的打击。突然性袭击是一种在极力抑制敌方作战效能释放的同时,最大限度聚集己方优势、精准释放己方作战效能的非对称作战。随着信息化侦察手段和智能化信息处理平台的不断发展,未来战场逐步趋向“透明”,对达成作战突然性的要求更高。因此,我们应针对智能化、无人化战场实际,不断创新战法运用,通过精妙、灵活的战略战术对敌形成局部时间差、空间差、认知差、数量差和质量差,以奇制敌、以快胜敌;应更加注重对信息化、智能化武器装备的潜力挖掘和对新技术的大胆运用,充分利用武器装备的隐身性、智能化、远程化、精确化等优势,对敌实施武器装备代差的技术突袭;应善于寻强敌之“弱”,充分利用强敌暴露出的技术漏洞、时间间隙和空间弱点,抓住有利战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使敌难以预料、束手无策、丧失先机,进而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迅速而猛烈的突击行动给敌致命一击,瘫敌体系,毁敌设施,赢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