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缅怀贺龙元帅!戎马一生,骁勇善战

来源:中国军网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4-06-09 10:53:49

今年6月9日

是贺龙元帅逝世55周年纪念日

从两把菜刀闹革命

到南昌城头浴血奋战

从建立湘鄂川黔根据地

到率领红二、六军团顺利到达陕北

从挺进冀中抗击日寇

到解放战争驰骋西北

贺龙元帅的一生

毕生奋斗,功垂史册

赫赫战功的背后

离不开他用兵爱兵、团结一心的军事实践

今天

让我们通过几个小故事

共同缅怀贺龙元帅

01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1937年春,贺龙在富平县庄里镇

1928年春

贺龙脱下皮鞋穿草鞋

回到湘西老家洪家关再举义旗

拉起了3000多人的红四军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

部队受到挫折

十万坪大战,贺龙指挥部旧址。来源:人民网

9月底

部队转移至湖北鹤峰堰垭附近的高山野林之中

人员补充、物资供应都发生了极大的困难

没有粮食

常在野地里找野菜充饥

几天吃不到一粒盐

喝不上一口稀饭

有一次

炊事员想方设法弄到指头大一点盐巴

给贺龙专门炒了一碗有盐的辣椒

贺龙尝了一口

知道是炊事员专给他做的

便将那碗辣椒倒进大锅里

炊事员上前阻挡

贺龙笑着说: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嘛!”

02

“战士、战马不可皆得”

驰骋在冀中抗日前线的贺龙

1936年7月

贺龙率红二方面军进入漫无边际的草地

起初战士每人每天有3两青稞面充饥

可没过几天就完全断了粮

指战员们就只好挖野菜、刨草根吃

到后来就连野菜和草根也挖不着了

有的战士因过度饥饿而牺牲

贺龙爱马如命

可是为了保住战士们的生命

他强忍内心的痛苦

决定杀掉自己的枣红战马

贺龙与小八路在一起

警卫员们知道情况后

都伤心地哭起来

贺龙内心比他们更难过

但他说:

“人对马亲,马也对人亲;

我们爱马,马也爱我们。

可是,战士、战马不可皆得啊!”

03

“大家团结得像一个人”

红2军团领导人(左起:贺龙、关向应、任弼时)图片来源:人民网

1934年10月24日

在贵州印江县的木黄

贺龙、关向应率领的红三军

与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胜利会合

两天后,两军举行了隆重的会师庆祝大会

根据中央军委决定

红三军恢复二军团番号

贺龙为军团长,任弼时任政委,关向应为副政委

由他们三人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二、六军团

此后

贺龙与任弼时互相尊重,配合默契

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成为全军团结战斗的榜样

1939年9月,贺龙与关向应指挥陈庄战斗

二、六军团来自不同的根据地

在习惯、作风等方面难免有些差异

但因有贺龙与任弼时的团结友爱

两个军团广大指战员

亲如兄弟,胜似一家

贺龙(右一)与周士第(右二)、关向应(右三)、甘泗淇(右四)在雁门关前线观察地形

多年后,贺龙评价说:

“二、六军团会师是好的,

可说是全军会师的模范。”

还说,

“两军团六七千人,六七千个心,

可大家团结得像一个人,

要怎么走就怎么走,要怎么打就怎么打。”

04

被毛泽东称赞为“守卫边区后方的萧何”

贺龙与聂荣臻(右一)、罗瑞卿(右三)在绥远前线

解放战争时期

根据党中央的决定

贺龙所属野战部队的指挥权交给彭德怀

他则负责陕甘宁、晋绥两个边区的后方工作

一个一辈子带兵打仗、驰骋沙场的将领

在战火最炽烈的时候

却“改行”去管后方

许多人觉得不可理解

但贺龙认为

一名共产党员一切都要听党的

怎样有利于战争就怎样服从安排

中央军委留在陕北

作战由军委领导同志亲自指挥更为适宜

而且中央交给自己的任务同样重要

贺龙甘愿挑起执掌后方的重担

保障彭德怀战西北的后勤供应、兵员补充

协助做好前线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为解放大西北立下了不朽功勋

1947年9月,贺龙在山西兴县蔡家崖主持晋绥军区建军会议,并作总结报告。这是会后他与夫人薛明在晋绥军区司令部门前合影。

西北战场不仅有一位

能在前方决胜千里之外的彭大将军

还有一位

能在后方使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贺老总

毛泽东对贺龙的杰出贡献赞赏有加

说“贺老总忠于党、忠于人民,

是守卫边区后方的‘萧何’。”

贺龙在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上讲话,强调加强组织纪律。来源:中国军视网

今天

让我们一起

缅怀贺龙元帅!

整理:张硕、杜汶纹

资料来源:解放军画报、人民网、北京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