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四平攻坚战中的爆破战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郑大壮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5-04-22 11:03:49

四平攻坚战中的爆破战

■郑大壮

毛泽东奖章获得者、特级爆破英雄李广正。资料照片

李广正荣获的毛泽东奖章。资料照片

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在取得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胜利后,迅速扩大对敌优势,伴随着强大的夏季攻势,吹响东北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号角。经过夏季攻势第一阶段作战,我军歼灭当面防御薄弱分散孤立之国民党军,胜利实现南、北满部队会师。遭到东北民主联军沉重打击的国民党军,收缩分散孤立的据点,集中兵力转入重点防御,坚守中长路之长春、吉林、四平、沈阳及北宁路沿线之锦州等战略要点,以待援兵。

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为扩大战果,继续歼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进一步孤立长春、吉林,决心集中主力部队围攻四平。

四平是中长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国民党军长期设防的重要据点。国民党军第71军军长统一指挥第71军第87师、第88师和第13军第54师及特种兵、保安团等共3.5万人据守于此。经过近1年经营,敌军在四平建成永久与半永久工事,在市内和市郊修筑大量碉堡,设置各种复杂的障碍物,并由纵横交错的交通壕连接。在这些工事之中,有一种以钢筋混凝土框架为基础,外表使用当地红砖砌筑的大红楼十分坚固,主要用于指挥或防御。

我军在侦悉敌军部署和城内外工事等情况后,制订相应作战计划,以第1纵队、辽吉纵队和第6纵队第17师,东总直属炮兵5个营,组成攻城集团。另4个纵队(欠2个师)、5个独立师和2个骑兵师共计17个师的兵力,配置于四平以南、东南及以北地区,准备阻击由沈阳北援和由长春南援之敌军。

攻城部队到达指定位置后,立即勘察地形,进一步了解敌情,并进行攻坚战技术与战术训练,抓紧器材和弹药的准备。

6月14日20时许,东北民主联军向四平发起总攻。由于我攻城部队兵力没有形成绝对优势,且敌军工事坚固,攻击进展缓慢。17日,攻城部队第6纵队第17师第47团投入市区作战,进城后采取1个营打1条街的办法,收到明显效果。

同日,辽吉纵队独立第1师也成功突破敌军外围防线,向既定目标推进。独立第1师第1团率先进入城内,但敌军依靠强大火力支援,多次对我军进行阻击。第1团官兵奋勇突击,顽强防守,牢牢巩固了突破口,为师主力顺利进入市区提供保障。

当第1团冲入法院大街时,被一座长200余米、3层高的大红楼挡住了前进道路。这座大红楼里盘踞着国民党军第71军第263团1个整团的兵力。楼前布满碉堡、铁丝网、暗沟等障碍物。敌军凭借这座坚固的大楼和居高临下的地形,妄图阻止我军向纵深推进,固守待援。在此形势下,上级命令第1团尽快攻克这座大楼,扫清障碍。

18日,第1团在切断大红楼守军退路后,决定采取先包围、后进攻的策略,歼敌于大楼之中。伴随着一轮又一轮冲锋,大红楼前倒下了许多战士。关键时刻,1连8班副班长李广正主动请缨,担负攻坚任务。在强大火力掩护下,他带领爆破组,扛起炸药包,迅速向大红楼逼近。在炸毁两道铁丝网和1座碉堡后,李广正利用浓烟掩护向前跃进,冲到暗沟前,掏出1枚手榴弹投了出去,又迅速跑到大楼前放好炸药包,点燃导火索。一声巨响后,大楼只被炸了一个小窟窿。

面对不利局面,李广正和战友们没有放弃。在敌人密集火力下,他又连续实施爆破,但效果仍不明显。他意识到,零敲碎打既炸不掉眼前的大楼,又会延误大部队的进攻时间。李广正和战友们总结了刚才爆破大红楼的经验教训,很快想出新办法:集中兵力和大量炸药搞大爆破,让敌军没办法迅速组织防御。上级同意了这一方案。

李广正带领战士们,每人背负装满炸药的麻袋,借着夜幕向大红楼冲去。在堆好炸药后,李广正迅速点燃导火索。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团团火焰直冲云霄,大红楼被炸塌一半,守敌大部分被震死或震昏,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

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部队如潮水般对大红楼发起冲击。李广正率领班里的战士,率先冲进大楼,生擒敌第263团副团长。最终,我军全歼驻守大红楼的敌军1000余人,为后续部队打通了前进之路。

在攻克大红楼之战中,李广正带领爆破组在敌军炮火封锁下往返24次,运送并使用2000余斤炸药,连续爆破12次。战后,第1团1连获得“战斗模范连”光荣称号,李广正荣立特等功一次,获得东北民主联军最高荣誉——毛泽东奖章,被纵队授予“特级爆破英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