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志愿军的应急口粮
■周 一
在近期几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影视作品里,经常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个志愿军战士,从怀里掏出一个又黑又圆的“地蛋”(即土豆),艰难地咬下一口,又赶紧放回衣服里暖着。这种艰苦的伙食保障条件,给众多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人们不禁要问,参加东线作战的志愿军第9兵团官兵为什么大多以土豆为口粮呢?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时,我国的粮食总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从总体上看,供给出国部队的军粮应该问题不大。尤其是作为“总后方基地”的东北地区,大米年产量一直居于全国首位,而且最靠近抗美援朝战场前线。按照常理,第9兵团入朝就算条件再艰苦,也不至于只能吃土豆。
然而,供给前线部队的军粮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客观困难。首先,就是运输问题。在组建东北边防军之初,中央的计划是筹集1000辆汽车保障运输,尤其是粮秣的输送。当时,我国没有独立生产汽车的能力,原总后勤部只能通过清理库存、收集缴获、地方征调、削减公车等方法,勉强凑足了这个数量的汽车。但是,这批汽车几乎全部用于保障西线志愿军主力作战,东线的第9兵团能够使用的汽车基本上只有兵团本级和所属各军自带的少量运输车,相对于庞大的粮秣运输需求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其次,就是东线的长津湖一带的极寒天气。第9兵团入朝时,朝鲜北部已经进入最为寒冷的冬天,部分炊事班把大米饭做好之后,还没等送到战士们手里就已冻成“大米疙瘩”。最后,是部队的作战任务发生变化。第9兵团的主要作战区域在长津湖一带,这里是朝鲜半岛北部最大的高原——盖马高原,山峰林立、道路蜿蜒。为实现分割包围敌军的目的,不少连队按照命令要执行向敌侧后穿插迂回的行动,运动距离较远,并且敌机空袭威胁较大,生明火做饭极易暴露目标。在这种条件下,部队急需一种便于携带、方便速食的随身口粮,以便及时补充能量。
这样看来,土豆成为第9兵团官兵的应急口粮,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它既能够为官兵提供充足的热量,又方便携带、不易变质。更为有利的是,朝鲜北部山区的农村种植大面积的土豆,志愿军到达此地之后也方便就地补给,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部队的“粮荒”。
土豆虽好,但也不能长期食用,而且冻土豆加上冰雪水,容易造成官兵腹泻,影响战斗力。随后,原总后勤部根据部队需求研发一款新式军粮——炒面,逐渐成为抗美援朝战争初期部队的制式军粮,为保障部队作战立下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