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向受阅机群招手
1949年10月1日,在古老的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共和国的建立者们仰首举目,注视人民空军17架飞机以整齐威武的队形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发动机的轰鸣声激荡在低云之下,昂扬了无数人的志气。人民空军的首次公开亮相震惊了世界,它向世界宣告: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拥有了自己的空军部队。
在9架P-51“野马”战斗机之后,顺次是2架“蚊”式轻型轰炸机、3架C-46运输机、1架L-5联络机和2架PT-19教练机,最后是9架P-51“野马”。细心的西方记者发现,人民空军的机队编成颇有讲究,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联络机、教练机,整个编队气势宏大,机种齐全,这浩荡之师让西方惊诧一时,他们想不到装备素来落后的人民解放军,何以能在如此短时间内拥有一支空军部队。
初建的人民空军当时共有202名飞行员,拥有缴获和起义人员使用的军用飞机159架,这些飞机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多个国家,使用维护都存在困难。当时能抽调出这17架状态良好的飞机已属不易,为了让编队看起来更加壮观,领队的9架“野马”在飞过天安门后,经天安门北部空域绕飞一圈后,又进行了第二次通场,所以那天通过天安门上空的飞机实际是26架次。
开国大典受阅机群的威武阵势
人民空军,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新军种。1949年11月11日,中央军委电令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正式成立,军委航空局即行撤销。这一天,后来成为人民空军成立的纪念日。我军的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前夕,担负防空作战任务的解放军,只有一个飞行中队。
1949年8月下旬的一天,聂荣臻代总参谋长召集有关部门领导开会,商讨开国大典组织阅兵事宜。时任军委航空局作战教育处处长的方槐,随航空局局长常乾坤参加了会议。军委航空局于1949年3月30日在北京成立,是中央军委管理航空工作的部门,也是代行空军职能的过渡机构。在这次会议上,聂荣臻关切地询问常乾坤和方槐:“你们能不能组织飞机编队,参加分列式,通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可以组织小机群参加受阅。”常乾坤肯定地回答。
聂荣臻听后非常高兴,指示航空局的同志回去后抓紧准备。
第二天下午,聂荣臻又专门把常乾坤和方槐等人叫到他的办公室,详细询问了有关情况,最后指示:“你们先搞个计划出来,过两天再来向我讲一下。”
回来后,方槐连夜起草受阅计划。经过两昼夜的苦战,空中受阅方案出炉,其主要内容是:空中受阅编队及人员组成;各型飞机20天的训练计划;受阅的序列、速度和高度等。
随后,常乾坤带领方槐等向聂荣臻汇报。空中受阅计划的技术设计、人员组织均由方槐负责,方槐向聂荣臻详细汇报了使用飞机的型号、编队编组等有关情况。聂荣臻听得非常认真,并高兴地说:“好啊,我们有飞机参加开国大典,给大典增添了气氛,你们要抓紧时间很好地组织训练。”
在接下来的20天时间里,受阅人员抓紧时间搞训练。那时训练条件极为艰苦,一条跑道要飞三四种飞机,每天早上3时多就开始了。
在组织训练的同时,航空局领导考虑更多的还是安全问题。按空中受阅的需要,在飞行技术上要过硬,在政治上要绝对可靠。方槐向聂荣臻建议:鉴于全国尚未完全解放,时有国民党飞机骚扰事件,受阅的飞机最少有4架带实弹,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然情况。这一建议最终被采纳。
熟悉飞行阅兵的人都知道,受阅飞机禁止带实弹。开国大典受阅飞机带弹飞行,这在世界阅兵史上是少有的。
初创时期的人民空军接受检阅
1949年10月1日,受阅人员凌晨3时就起床来到南苑机场。5时整,全体受阅人员进入机场的各个工作岗位。16时,17架飞机组成的受阅纵队依次起飞。方槐率领的教练机编队由于飞机飞行速度慢,因而最先起飞,接着是C-46运输机编队、轰炸机编队和P-51战斗机编队。起飞后,按照预演规定的航线、高度、速度进入空中分层次集结。
16时35分,空中纵队接到地面指挥所受阅分列式开始的命令,依次由东向西分层次进入受阅航线。P-51战斗机编队在邢海帆率领下首先以整齐的“品”字形通过天安门上空,轰炸机编队接着以“一”字形通过天安门上空,随后是呈“品”字形的运输机编队,最后是2架教练机编队。当教练机编队飞临天安门上空时,全队推、拉机头3次,代表人民空军向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致敬,向刚刚诞生的人民共和国致敬!广场上,30多万军民看到自己的空军后都禁不住欢呼雀跃,群情激奋,整个天安门广场成为欢乐的海洋。
开国大典当天晚上,朱德总司令在北京饭店举行大型宴会,宴请受阅的高级将领和有关人员。宴会上朱德总司令对受阅部队给予很高评价。他特意找到参加受阅的飞行员,一边敬酒,一边说:“你们飞得很好嘛,从现在起,我才真正是陆海空军总司令了!”
人民空军,与共和国同龄。当年天安门广场的那一幕,今天带给我们的那份震撼和激动仍是那么强烈!
(本文来源于《中国航空工业老照片》, 作者为中国航空工业史编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