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华东野战军诱敌深入,粉碎国民党军“鲁中决战”计划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贺应民 徐其凯 姜 锐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3-08-24 10:47:08

不怠其心,不挫其气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

位于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的三国赤壁古战场。

原  典

夫得利者,不可怠其心。失利者,不可挫其气。不怠其心,警师是也。不挫其气,激众是也。

出自《投笔肤谈·地纪篇》。“不怠其心”指不松懈斗志,军队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挫其气”指不挫伤士气,即注重激励士卒。作战中,在地形上,一时的得利不能就此懈怠,一时的失利也不能就此灰心丧气。

经典战例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率10余万大军南征荆州。八月,荆州牧刘表病亡,其次子刘琮继任。九月,曹操到达新野,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的刘备听闻后,从樊城向江陵撤退。曹部精骑在当阳长坂坡追击并击溃刘备军。刘备退至夏口,派诸葛亮进见孙权,共谋抗曹大计。孙权慑于曹军威势,犹豫不决。诸葛亮与鲁肃、周瑜等说服孙权,坚定了联刘抗曹的决心。孙权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精锐部队3万,沿江而上至夏口,与刘备军会合,组成5万抗曹联军。

孙刘联军溯江而上,与曹军相遇于赤壁。曹军以步骑为主,面临大江,立刻失去优势,新编及新附江陵水军,战斗力较弱,又遇瘟疫流行,以致初战不利,退长江北岸的乌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曹军大部分是北方人,不习惯水上作战。曹操便下令将战船用铁链首尾相接,减弱风浪颠簸,以利于将士上船演练,待机而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久战不利,决心寻找战机速决。根据曹军“连环船”的特点,用黄盖诈降之策,实施火攻,将曹军船只、营寨烧成一片火海。孙刘联军乘势发起攻击,曹军死伤惨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败局,下令烧掉余船,引军退走。

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生存与发展的根据地,为以后进军益州奠定基础。孙权占领江陵、沙羡等地,从而控制了长江中下游。曹操吸取教训,大兴水师,控制江淮地区,与孙、刘对峙。由此,三国鼎立的格局逐渐形成。

战例解析

赤壁之战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孙、刘联军处于劣势却能密切协同、以长击短、以少胜多,尤其值得后人学习,曹军处于优势却轻敌自大以致失败的教训,也值得后人警醒。

冷静分析形势,树立敢打必胜信心。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后,挥军南下,兵不血刃地迫降荆州刘琮,击溃刘备,进逼孙权。在气势正盛的曹军面前,以张昭为代表的众多东吴重要将吏,都认为难以抵御,主张迎降。鲁肃和周瑜在危急关头不为曹军的外在声势所惑,也不盲目恃勇一拼,而是冷静分析情况。他们既分析出曹军劳师远征、不善水战、水土不服等劣势,又分析了己方军队少而精、善于水战、以逸待劳、熟悉地形等长处。从而驳斥了主和(实为迎降)者的议论,提出战胜曹军的谋略,坚定了抗曹的必胜信心。

1930年1月,针对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毛泽东撰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进行回应。文中,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正确分析当时中国政治形势,科学分析中国革命的具体国情,阐明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展望中国革命的未来,纠正和澄清了党内一些同志的错误思想和模糊认识,坚定了中国革命必将胜利的信心。

灵活运用战术,以长击短先机制敌。孙刘联军的总兵力远不及曹军,吴军虽少却精,而刘备军败后已休整补充。特别是孙刘联军善于水战。周瑜利用曹军弱点和吴军长处,在能够发挥其水战优势的长江上发动进攻,先机制敌,以长击短,使曹军混乱失措,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当在赤壁形成对峙之后,周瑜等及时抓住曹军战船连结、水陆兵力密集等兵力部署上的重大错误,积极迎战,以诈降之策和出其不意的火攻打敌措手不及,然后以主力乘其混乱击溃曹军,夺取战役胜利。

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中,华东野战军遵照诱敌深入方针,充分利用内线作战的优良条件,扬长避短、先机制敌,将国民党军精锐主力整编第74师诱至蒙阴东南孟良崮附近山区,使其重装备的机动受到很大限制,威力不能发挥。我军还控制了纵深公路要点,断其补给,使敌很快瘫痪。与此同时,华东野战军利用山地隐蔽地形实施机动,调整部署,集结兵力,保证了战役的突然性。战役发起后,我两翼迂回部队,利用敌军部署的空隙,迅速插入敌纵深,抢占要点,割裂其部署,很快对第74师形成战役合围,使该敌完全处于被动挨打地位,最终将其全歼,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鲁中决战”计划。

做好警师激气,才能守必固战必胜。警师是指警戒军中,不可因为处于优势而放纵懈怠忽视防守,反而被敌所乘。激众是指激励官兵,不可因为处于劣势而胆怯惧怕、失去士气,以致不敢主动发起勇猛的进攻。“警与激,胜道无余蕴矣。”占领荆州后,谋士贾诩建议曹操利用荆州的丰富资源,休养军民,巩固新地,然后再以强大优势迫降孙权,但曹操因进展顺利、兵力占优,自负轻敌,仍坚持己见。最终因准备不足、急躁冒进、疏于戒备,轻信黄盖的诈降,被火烧连营。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只有做到警师、激气,才能先胜,而后方能求战。赤壁之战中曹军虽占优势,既没有警师以致遭遇火攻猝不及防,又没有激气反而错杀两名水军将领,导致军中士气低落,失败是难免的。公元73年,汉使班超率麾下36名士卒来到鄯善,解决鄯善国欲投靠北匈奴的问题。鄯善王起初对他很恭敬。几天后,北匈奴也派来使者,鄯善王便疏远了班超。见大势不妙,班超便对士卒分析了现状,说:“如果鄯善王见我们人少力薄,把我们绑了送给匈奴,他倒是可以邀功,而我们只能身首异处了!”大家群情激愤,表示一切听从班超指挥。班超当夜就率士卒袭杀北匈奴使者,并将其首级送给鄯善王。鄯善王大惊失色,彻底归顺了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