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红色的民居,一段浓缩的历史,一种党心与民心的凝聚。
逶迤苍茫的油山脚下,江西省大余县兰溪村彭坑村小组的一栋典型赣南客家农家小院,土木结构的青瓦房,门额题匾上“陈毅同志旧居”6个大字熠熠生辉。
岁月无言,凝视着室内,一件件红色文物、一幅幅照片,我仿佛随熠熠生辉的“红色印记”一道,溯回了开国元勋陈毅与周篮嫂生死情谊的岁月。
一
寸寸红土地,遍洒英雄血。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兴国老营盘战斗中,西方军总指挥、江西军区司令员陈毅,被敌军炮弹弹片击中右大腿,右胯骨粉碎性骨折。在中央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前的一天,专门赶到瑞金云石山国家医院看望陈毅同志的周恩来,下令打开已经包好的X光线机等器械,指令院长傅连璋给陈毅同志动了手术。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在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前夕,中央任命陈毅为中共中央分局委员、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与中央分局书记项英一道,留在苏区领导游击斗争,守护党的战略支点。时任少共赣南省委书记的陈丕显同志后来回忆,因当时条件限制,手术只取出了少许的碎骨头,加上红军游击队又缺医少药,在坚持游击战争中,陈毅同志的伤口反复化脓,腿伤始终未能痊愈,行动极其不便。
让我们回拨历史的时针。1936年春天的一个傍晚,浓云密布,薄雾笼罩着山峦,细密的雨线扯满了空中,梅岭山岭上一片泥泞。几位赣粤游击队员用担架轮流抬着陈毅同志,翻过山峦,跨过深谷,来到油山脚下的大余县池江彭坑村后龙山,搭起了草棚,将陈毅同志安置下来。
彭坑,是赣粤两省的交界点,周边山岭逶迤,森林茂密,群众基础好,既便于陈毅同志指挥游击斗争,又适宜他养伤。彭坑村周三娣,是当地游击队的秘密交通员,她丈夫刘汉光是当地党组织的地下联络员。
周三娣的次子刘士华老人讲述,陈毅和红军游击队来到彭坑村后的第二天,他父母前去草棚里探望时,眼瞅一个称“老刘”的人(当时陈毅同志的化名),大腿肿得像个冬瓜,腿上的伤口化了脓。两个游击队员正用一条纱布,抹上万金油后,穿过他腿上的洞口,来回清理伤口。
那一瞬间,周三娣的心猛地一缩,大声说:“这位同志脚伤得这么重,住在这潮湿的草棚里,哪能养好伤?还是搬到我家去住吧!”“不行,不行,那会给你家带来很大危险的。陈毅同志忙不迭地摆手。周三娣心里何尝不清楚,如果被敌人发现,不仅陈毅同志有生命危险,给革命造成重大损失,她和家人也会惨遭敌人杀害。但一心向党的周三娣夫妇,毫不犹豫地将陈毅同志接到家里存放粮食和农具的阁楼隐居。
周三娣心里清楚,她身上担着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刘士华老人用手指着阁楼前部的窗户说,这是当年为了保护陈毅同志的安全,我父亲特地在这里做装的安全通道。你看,从这里能看见门前的进山路,侧边有边门,一旦敌人进屋,陈毅同志便在阁楼放下木板桥,迅速转移到后山的森林中躲藏。
周三娣家阁楼窗户这一红色地标,让彭坑村有了说不完的红色故事,有了鲜红的底色,让我肃然起敬。
二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正如刘伯承元帅生前所说:“我们所依靠的是人民群众,蒋介石依靠的是碉堡。”
红军游击队来到彭坑后,周三娣平日里提着一只篮子,以上山打猪草为名,给红军游击队送去油、盐、菜饭等。若是遇上红军游击队开会,她就守在草棚外,边打猪草边替红军游击队放哨。
1936年端午节那天,天下着倾盆大雨,周三娣照常用那只竹篮盛满了一篮粽子,戴上斗笠,卷起裤脚,淌过涨满了水的溪河,穿过密密丛丛的树林,来到后龙山陈毅同志住的草棚里。看到周三娣冒雨送来一篮粽子,陈毅同志感动地说:“大嫂,请你把正名告诉我,将来革命胜利了,我们也好来看望你呀!”周三娣笑着说:“我从小就没有取过什么大号,小名就叫三娣,就叫我周三娣吧!”
陈毅同志风趣地说:“闹革命嘛,男女平等,你也该有个名字啊!”周三娣笑着说:“好是好,只是我是童养媳出身,没读过书,不怕你笑话,扁担倒在地下才认得是个一字,有劳你给我取个名字吧!”陈毅同志想了想,爽朗地笑道:“这样好吧,大嫂天天用篮子给我们送饭,就叫周篮吧!”从此,周篮就成了周三娣的正名,游击队员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周篮嫂。
“怀中一寸心,千载永不易。”刘士华老人说,陈毅同志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他母亲讲革命道理。一天,他母亲在给陈毅同志的伤腿换药时,叹气地对陈毅同志说:“‘老刘’,你们这样在山沟里钻来钻去,东躲西藏,吃穿都成问题,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
历史笔触记录了陈毅同志与周篮的对话:“别看我们现在蹲在山沟里,但是毛主席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一点星火要烧红万里江山,人民拥护共产党,我们一定要胜利的。”
周篮生前回忆说,“老刘”同志总是用易懂的话给我们讲革命道理,他讲一次,我心中那灯,就拨得更亮!刘士华老人想象得出,当年他母亲对革命必将获得胜利而充满信心的样子。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三
周篮虽不是共产党员,但她相信“比天还大的真理”——共产党是穷苦百姓自家的党。
血脉相连、命运相依。陈毅同志住进周篮家后,她就寻思着如何尽快治愈陈毅腿伤。那时,由于国民党军严密封锁,红军游击队医疗用品极度匮乏,碘酒、红汞都难以找到,更谈不上抗生素了。当地的一位老太太告诉她,一种土名叫细角皮的草药治疗枪伤很有效,不妨试试。
赣南的山区高山险阻,羊肠百转,地险路狭,人难行。周篮又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遇到陡坡要弯着腰,一步一步往上爬,一不小心,就有摔到山沟里的危险。
风天、雨天,周篮凭着对共产党人的深厚感情,拎起镐头和竹篮,用脚步丈量着油山的沟沟峁峁,没明没黑穿梭于油山的黄黑峁、走马峁、老坟峁、并肝峁的崖壁上挖草药。为了采摘草药,周篮的双手在爬山峁时不知磨破了多少次,又脱了多少皮,流了多少次血……她也说不清楚。
每一次泪水淌出来,沾到手掌,与手掌磨破的血水混在一起,又浸渗到镐头把,涂抹成黑红黑红的。双脚穿的鞋子穿不了七八天,鞋底就磨烂,脚趾露出来,刺痛得她心如刀割。饿了,就吃冷饭喝凉水。实在累得不行了,就在树下躺下睡一会儿,然后再起来接着寻找细角皮……
每次采药回来,筋疲力尽的周篮顾不上吃饭,一头钻进厨房,点燃柴火,在锅里把草药熬制成药饼,给陈毅同志熏洗和包扎伤口。
十天半月下来,周篮身体消瘦了,腰痛放射到腿部,陈毅同志心里委实忍痛不过,就劝她:“周篮嫂,你就莫去了,我的腿伤慢慢治吧!”可是,退缩不是周篮的性格:“同志哥,不治好你的腿伤,你如何去带领红军游击队员去消灭‘白狗子’,让老百姓过上吃饱穿暖的好日子哟!”
时光无言,绘就恢弘的人民群众与我们党血肉情的史诗。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治疗,陈毅同志的伤口也慢慢愈合了。陈毅同志高兴地竖起大拇指赞扬:“周篮嫂,你没用一滴红汞、一块纱布,就把我的腿伤治好了,你成了一位高明的医生啰!”周篮憨厚地笑道:“你也别夸奖我,我也是试着干的!”
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人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靠的就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四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驻足在“陈毅同志旧居”前,我的思绪穿越时空,去感悟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感召力从哪里来之源。
以心系群众、植根群众为初衷,是当年留守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战胜强大敌人的根基。
中央苏区沦陷后,国民党军对红军游击队军事上实行大规模的“清剿”“搜剿”,在经济上实行严密封锁,在政治上实行严密保甲制度,实行“十家连坐法”,妄图把红军游击队打死、困死、饿死。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这是当年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红军游击队生活的真实写照。陈毅同志后来说,红军游击队几乎过着野人般的生活,丧失了正常的生活条件。
无往不胜因有“魂”,无所畏惧因有“根”。这“魂”就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这“根”就是真心实意支持革命的人民群众。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江西三年游击战争与新四军研究》一书记载,当年,陈毅同志来到彭坑后,深入群众、依靠群众,每一项主张,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都深深地刻印着“人民”二字,把人民当成重生父母,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
泛舟历史长河,犹记峥嵘岁月。在敌人“清剿”最紧张时刻,游击区的群众不能进山来。红军游击队顺应四季的变化,春天挖竹笋,夏天摘杨梅,秋天吃野菜,冬天找山果,吃光了野菜,就吃野猪屎。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红军游击队虽然缺吃少穿,苦难重重,但他们却始终严守铁一般的纪律,忍受极度的痛苦,避免人民群众不必要的牺牲,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军民关系坚如磐石。
陈毅同志生前回忆,敌人封山封坑、移民并村,群众便利用初一、十五开禁日上山打柴的机会,带些粮食、盐、咸鱼,在深山里到处丢,让红军游击队去拾……
是什么原因让人民群众义无反顾支持红军游击队,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人民群众的回答是:“红军游击队把百姓当成重生父母,百姓就要想方设法支援红军游击队,舍生忘死掩护红军游击队。”
伫立在屋前纪念小广场的一头石雕猪前,刘士华老人向我讲述他母亲智助陈毅脱险的故事。
一天傍晚,陈毅同志坐在屋后的一棵桐树下看书,周篮在房前洗衣服,突然发现十多个国民党军士兵快到家门口了,说时迟,那时快,急中生智的周篮,从地上拿起一根木棍,起身追着房前的一头猪边打边大声叱骂:“你这只瘟猪仔,还不赶快回家,这么多老总来了,会把你打死的。”陈毅同志听后心领神会,悄悄撤到后山。敌人到屋前屋后搜查了一阵,没发现异常就悻悻走了。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共产党人的根脉,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战胜敌人的伟力,来源于人民的伟大力量。
五
刘士华老人回忆过往,一段段红色记忆依然鲜活……
有一个故事尤其令人难忘:为了安全传送情报,周蓝每次把情报藏在发髻里传递,后因叛徒告密,这个办法不能再用了。恰在此时,周蓝脱了颗大牙。于是,她灵机一动,将情报拆成细块,塞进牙缝里,瞒过了敌人的搜查。一次,周蓝来到大余县地下交通站,地下交通员接一份重要情报交给周蓝,要她速传给陈毅同志。看到几页纸的情报,周蓝着实犯了难,牙缝空隙小,几页纸的情报塞不进去。怎么办?
正当周篮心急如焚之时,跟着她来的她家的老黄狗,在她身边转来转去,周篮便灵机一动,巧妙地把情报绑在黄狗肚皮下。黄狗似乎懂得主人的心意,跟着主人通过了一道道关卡,陈毅同志拿到情报后慨叹:“周篮嫂,你家的老黄狗是很好的‘通讯员’呢!”
一个个周篮将生死置之度外,为红军游击队“智送”情报、枪支弹药的生动故事,串起来就是一部部直击人心的党和人民群众血浓于水的史诗。
隆冬的赣南山区,朔气逼人,冰冷刺骨。风雪中,周蓝沿着冰雪山路,深一脚浅一脚,从池江往彭坑赶去。刘士华老人说,由于他母亲将子弹绑在身上,用厚厚的棉袄遮住,连续闯过了圩内外的几道敌人设置的关卡。
当周蓝走到小汾坑口桥头时,看见国民党军的士兵正在对过关卡的群众逐个搜身。这可怎么办?有办法了。眼观六路的周蓝,目光盯上了哨卡右边的高坎。于是,她缓步来到哨卡右边的高坎沿蹲磨,当国民党军士兵叫她过去搜身时,周蓝用右脚使劲地蹬松了坎沿。顿时,坎沿崩了,泥土籁簌地滚落,她身子就势往右边一歪,哗啦一声,滚到河里。当周篮冻冻索索爬上岸后,浑身挂着水和冰凌,国民党军士兵见状戏谑地哈哈大笑起来,挥挥手示意让她快走。
当冻得瑟瑟发抖的周篮,赶到游击队营地,脱下湿棉袄,解下绑在身上的子弹时,战士们的眼眶湿润了,有的队员脱下外套让她披上,还有的队员生起火让她取暖。几位游击队员举起拳头向大山宣誓,有了周篮嫂这样的人民群众,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舟楫相配,得水而行。正因为有无数像周篮这样的人民群众,勇于牺牲,要钱给钱,要物给物,送亲人当红军游击队,尽其所能地把一切力量都给予红军游击队,南方八省15个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才能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与多我数十倍的敌人斗争整整三年之久,直至最后胜利。
山高水长,不改的是人民群众对党的赤子之心;斗转星移,不变的是人民群众对革命必将胜利的如磐信念。
六
岁月流转,真情永恒。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留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陈毅同志从池江率部开赴前线抗日……
在“元帅诗人”的心底,始终未忘记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时在赣粤边度过的艰难岁月,始终心心念念着那位周篮嫂。
1962年初春,北京。在中共中央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史称“七千人大会”)期间,陈毅元帅在家里宴请来自当年赣粤边游击区的大余、信丰和南雄等县负责人。陈毅元帅在听了大余县县长的汇报后,说的第一句话便是:“你回去时替我带200块钱去还债。”县长一时被弄糊涂了,陈毅元帅认真地说:“我欠这个债一定要还。共产党是讲信用的。有借有还。”
县长笑着说:“不知您为什么要还债,还给谁?”陈毅元帅说:“我欠周蓝嫂的游击债。”“周蓝嫂?”县长把随身带的全县老革命同志的名册仔细翻看,没看到周蓝的名字,便问:“周蓝住在哪里?”陈毅元帅说:“她就住在池江圩对河靠近油山的山坑里,单家独屋。”
陈毅元帅沉思片刻,打开了话匣子……听了陈毅元帅的介绍,县长内疚地说:“解放这么多年我们还没有听过这件事,回去后,我们一定认真查找。”
大余县县长回到大余后,经过一番细致的调查,终于找到了周蓝。当周蓝知道当年的“老刘”,就是如今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时,泪流满面,破了音地大声喊:“好!好!我就晓得,我们百姓自家的党,是不会忘记老百姓的,得民心者得天下!”
大余县政府根据周蓝对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支援和贡献,决定按革命老同志待遇进行慰问,并把周蓝当年用的旧竹篮送进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毅得知找到了周蓝后,非常高兴,专门托在中央开会的江西省委负责同志给周蓝带来口信:“请你选择适当时机,前来北京他家里做客,我一定要热情招待你。”
秋天的赣南山区,褪去了青翠的外衣,转而展现出一种斑斓之美。在起伏异常柔和的山岭上,苍翠的绿色渐渐变深秋的金黄。
秋声无言,我走进一个又一个红色山村,时光的闸门徐徐打开,一个个感天动地的红色故事,再现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情。秋风吹过,树叶哗哗作响,空中回荡着陈毅元帅的朗声吟诵:“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
诗为心声。“元帅诗人”的《赣南游击词》,将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艰苦岁月里,赣南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支援和保护红军游击队的英勇事迹,传遍了全中国,深深刻入了中华儿女的心中。
多年来,到这里追寻红色记忆、重温元帅与“周篮嫂”故事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我来彭坑这天,就巧遇南昌大学师生们的一次“红色走读”活动。在后龙山上复原的草棚前,听了刘士华老人的讲述,一位女大学生感动得哭了起来。她说,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穿越百年风风雨雨,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靠的是亿万人民的拥护支持。
山河为证,岁月为鉴。
(作者为《江西日报》社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