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开国上将董其武的传奇人生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卜金宝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2-01-05 21:25:39

领略毛主席的胸怀

1950年4月27日,毛主席和起义将领董其武之间有一次长谈,达3个多小时。在坐的还有周总理、朱总司令、聂司令员和薄政委等领导同志……

董其武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毛主席对我说,你在政务院关于绥远工作情况的报告,我看了,工作还是很有成绩的嘛!还说,起义是好事,是受人民欢迎的,起义等于为人民创了业。给你起义的复电是我亲自写的,团结一致,力求进步,改革旧制度,实行新政策,实行部队解放军化,地方解放区化,为建设人民的新绥远而奋斗……毛主席接着说,陈明仁因三战四平,很害怕,我已经见了他。我对他说,三战四平不是你要打,你做的是蒋介石的官,他叫你打,你不敢不打。放下武器就是朋友,合作了就是同志,见了面很好。还说,罗炳辉当初是反共最激烈的人,和共产党打过几仗,最后剩下200多人,投向共产党,成为解放军有名的战将……他还提到邮电部副部长王诤及邓宝珊、程潜等。毛主席说,王诤是红军俘虏国民党的电台台长,后来他为红军的无线电通信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又说,程潜对我说,我多年来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今天打倒蒋介石我就心满意足了。我年纪也大了,就在中央做些具体工作,不要当湖南省主席了。我对他说,你在湖南有声望,我们还有土改关,社会主义关,你还是要去……毛主席讲了3个多小时。晚11时我才返回住处……”

1955年评定军衔时,董其武主动要求不当上将,并要求杨成武把他的意见一定要向毛主席报告。当杨成武将董其武的意见向毛主席转报时,毛主席说:“杨成武是共产党员,当不当上将都行,董其武一定得当上将。”当杨成武把毛主席的话转告董其武时,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当晚把毛主席的话告诉了傅作义。第二天傅作义见到杨成武时,伸出大拇指说:“共产党伟大!毛主席伟大!”

晚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了却心愿

绥远起义几个月后,1950年4月27日,毛泽东主席与他长达3个半小时的谈话,对他的启发很深。1950年7月,他就向杨成武谈了入党的愿望。此后,他在工作中时时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带兵赴朝期间,他狠抓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圆满完成任务,获得朝鲜“自由独立二级勋章”。1956年,他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写道:“我经过几十年的深刻观察,认识到只要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了人民的幸福……参加革命队伍后,我逐渐认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会统一中国,振兴中华民族。我决心为党的远大和先进事业努力奋斗,甚至献出自己的全部年华,甚至生命。”

改革开放的实行令他备受鼓舞,进一步坚定了对党的信心,他于1980年初写了第二次入党申请书。北京军区党委决定吸收他参加党组织并报中央和军委,中央认为董其武同志早已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但考虑到他的社会地位有利于工作,暂不办理入党手续。董其武同志听从了中央的安排。

1982年,军区党委考虑到董其武同志多年来申请入党的迫切心情,又一次提请中央考虑他的入党申请。12月23日,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颜金生在北京军区党委会议室向董其武宣布:“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批准董其武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党龄从1980年1月24日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之日起计算。”董其武听到这个喜讯,当即赋诗表达喜悦之情:“闻道虽晚志不衰,甘将余生献人民。”

“来者必见,有求必应”

1976年,中共中央颁发6号文件,要求落实起义人员政策。此时,傅作义已去世,董其武把为起义部下落实政策这一责任全部承担下来。为便于来人寻找、来信邮寄,董其武让身边人员对外公布了家庭地址。他对来访者的原则是:“来者必见,有求必应”。他曾对身边人员讲:“我任国民党绥远省主席时,有个叫王全福的副官,掌管着来客见我的权力。不给钱,他就不让见,人送外号‘二主席’。”他郑重地对工作人员说:“我董其武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官,谁来见都可以,你们一定要把握好!”

每次接待来访人员,董其武总是一面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一面尽己所能,为他们出具证明材料。对于生活困难的来访者,他总是个人出钱安排食宿和解决路费。他亲自批复处理了上万封投诉信件,邮资也由他个人支付。他想亲手给并肩在抗日战场上作战的战友们一点安慰,一点支撑。

在董其武的家庭账本明细表里,有这样一组数字:收入:423元(工资)、支出:10元(党费)、20元(李姨工资)、200元(兰翔上学)、50.51元(给杨长茂,含邮费)。这个明细表的背后有段感人的故事:当年董其武上太原赴考时,几位发小仗义资助,给他凑了10个大洋的盘缠,其中董盼银一下送给他5块大洋。董其武从军后,跟随傅作义将军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因为战功卓著,得到提拔重用。官当大了,他一刻也没忘记有恩于自己的乡亲伙伴。在绥远安定下来后,他把董盼银接到归绥,尊为上宾,陪董盼银四处游玩。临回家乡时,董老用军用皮挎包装了满满一包银元,并赠老人将军呢大衣一件,让警卫员亲自护送3000里地。

只给子女留下几十本日记

董其武将军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他常引经据典,给儿女讲中外名人谦恭礼让、积极进取的故事;讲韩信“胯下忍辱”终成大业的典故;讲仁义礼智信、忠勤孝悌廉的含义。要求儿女和群众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他的女儿董宁祥曾回忆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在北京顺义县龙湾屯中心校教书,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每月回两次家。家离学校较远,路又不顺,坐公交车都要花费三四个小时。由于路不顺,这期间要倒3次车。当时龙湾屯去县城只有三趟车,若赶不上早班车就得等到中午,要不就到了下午3点钟。一次我想早早回到学校,想让父亲的司机送我到长途汽车站,只想让送到长途汽车站,我觉得这个要求绝对不过分,然而父亲断然拒绝了。”

1984年9月8日,已经85岁高龄的将军写了最后一篇日记,特别叮嘱儿女做人之要。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是都祥儿‘三十而立’之年的生日。我想今后,我教导儿女的机会不会太多了,所以找都祥郑重地对他讲:我一生廉洁自律,两袖清风,旧社会的积蓄,全部捐给国家了;新社会的津贴费也都用于养育你们姐弟,贴补有困难的旧部和乡亲们用了。什么财产都没有给你留下,只给你留下几十本日记,是我一生历史的结晶,它比任何财产都更为宝贵。希望今后你没事的时候翻翻,会对你的一生都有所帮助的。不知他能否理解我的良苦用心……”

将军对友人、对乡亲、对士兵充满深情。特别是不忘旧部,为落实党的起义投诚人员政策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改变了许多人全家的命运。

董其武将军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伟大而平凡的人,一个永远留在人们记忆和思念中的人……

图片来源:河津市董其武上将纪念馆

作者简介:卜金宝,解放军报原高级编辑,曾拜访300余位开国将军和英模人物,应邀在全国各地作报告400余场,引起强烈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