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直通基层的特别会议上,习近平为何要提到这些人?

来源:上观新闻作者:朱珉迕责任编辑:王韵
2020-02-26 11:19

这场“大战”兼“大考”中,不能有谁随意掉队,不能有谁被轻易忽略,也不应有谁被轻轻遗忘。多年罕见的、从中央直通县团级单位的电视电话会议,让人最近距离听到了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部署。

同时,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时2个小时、长达1万余字的讲话中,也屡屡出现特别的“人”的身影。

有被特别铭记的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广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坚守岗位、日夜值守,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广大志愿者等真诚奉献、不辞辛劳”……

这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有被特别致敬的人——“向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各条战线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要广泛宣传一线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等的感人事迹”……

这是“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

有被特别牵挂的人——要“引导全社会关心关爱确诊人员、隔离人员和病人家属”,也要“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对患者特别是有亲人罹难的家庭要重点照顾,安排好基本生活”,尤其是“对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群体,要加强走访探视和必要帮助,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

这是“切实保障基本民生”。

我们愿意花一些篇幅重复这些话语,是因为,它们对理解“战疫”,理解当下的“两手抓”,乃至理解有朝一日重回正常秩序后的社会生活,有着特别的意义。

疫情防控,是“总体战”,是“阻击战”,更是“人民战争”。全民战疫已有一个多月,空前的考验之下,人们看到了制度体系的全面反应,看到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统筹协调的战略格局与能力,更看到蕴藏于一个个个体之中的坚忍、执着与良善,看到由微观的个体努力汇聚而成的磅礴合力。

几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新中国70华诞的庆典上郑重宣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几个月后的这场“人民战争”,为了人民,主体是人民,最要依靠的也是人民。

从一开始,“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就被视作抗击疫情的最重要准则。这也是一句宣示,同时,它更应被视作一句极为具象的指引,意味着在做大大小小的各种决策,特别是一些“两难”的决策时,“人民”二字,应当始终被置于优先的地位,具体而真实的人的感受、人的情怀、人的甜酸苦辣,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回应。

无数个体的力量,撑起整个家国;反过来,抽象的家国情怀,也是为了具体的人。这段时间,人们看到、听到、感受到了无数来自一线的故事和心声,有让人振奋的好声音,也有令人扼腕的坏消息。人们为之鼓舞、为之欣慰、为之悲恸、为之感伤。而在所有这些背后,其实都是对早日战胜疫情、社会重新向好的热切期盼。

同时,也有一些人、一些声音是难以被注意到的,有一些人的命运是常人难以感同身受的,有一些人在默默承受着病毒带来的正面冲击和侧面影响。他们同样关乎基本民生,关乎这个社会的安定。

总书记的上述话语已经清晰表明,他们的命运同样需要特别的关照,他们的生计需要更多的关怀——这场“大战”兼“大考”中,不能有谁随意掉队,不能有谁被轻易忽略,也不应有谁被轻轻遗忘。

一个多月来经历的种种,反复提醒我们“人民”的分量。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力量也会大于一切,关键时刻,人民身上呈现的品质,可以是崇高的,也可以是朴素的,但都是真挚的。

就像这些天,人们反复凭吊一位普通逝者生前留下的最后11个字,“我的遗体捐国家,我老婆呢”,这种“无我”的大爱同“有我”的感情融在一起的,正是人性的闪光;又如网上刷屏的医生同小患者对鞠一躬的“暖心”画面,这种兼具高尚与亲和的情感交融,同样是人性的闪光。

疫情总会有告一段落的时候,而对这样的人性闪光,及其背后透出的“人”的价值,我们的认识不应停止。

疫情当前,所有在一线挥洒汗水的人,所有在家中默默守护的人,所有蒙受了不幸、付出了牺牲的人,所有正在承受困难的人,都是人民中的一分子,都应当被铭记、被感激、被呵护。而在日后更为漫长的征程中,每一个人的价值,也当被更好地尊重,更好地发挥。

读懂并彰显“人”的价值,这是疫情这场“大考”留下的宝贵启示,也是给我们上的深刻一课。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