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新年将至,本期“学习故事”带您一起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困难群众的故事。

广东连樟村的广场上伫立着一块大石
上面刻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
“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
也记录着
习近平心系困难群众的一段故事

南方网 陈薇 摄
以前的连樟村
全村没一条好路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是连江口镇唯一的省定相对贫困村
2016年时
村里两千人
还有137人尚未脱贫
陆奕和就是其中之一
一家6口人只有他一个劳动力
因家中大小事务牵扯
不能外出打工
只能在村里种几亩田
靠亲戚帮助、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
……
回忆那段日子
陆奕和说:
“太辛苦了,不常笑的”

上图为清远市连樟村改造前的老房子,下图为2018年12月11日拍摄清远市连樟村改造后房屋新貌。新华社发
精准扶贫政策覆盖之后
连樟村开始一天一个样
进驻了扶贫工作队
建起了大棚蔬菜基地
闲置校舍改造成了扶贫玩具车间
帮扶企业带来了扶贫产业
……
村民们可以在家门口工作挣钱了
“从未有过脱贫想法”的陆奕和
也闲不住了
白天种麻竹笋
进竹笋加工厂打零工
到了晚上
还去参加村里办的扶贫培训班
因为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他干起活来格外卖力
2018年10月23日
卯着劲儿往前奔的陆奕和
家里来了一位客人——
习近平总书记

2018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东省清远市调研。这是习近平在清远市所辖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贫困户家中看望慰问。 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他笑容满面地走过去
握住了陆奕和的手
一边回应着问好
一边走进屋坐下
跟邻居串门似的
拉起了家常
从扶贫政策的落实
到家庭住房
再到子女就业
无不一一询问、事事关心
整个聊天期间
他一直握着陆奕和的手
陆奕和回忆说:
“总书记的手很厚实,握住特别暖和,
我手都出汗了,也一直没有松开,
心里暖洋洋的。”
从陆奕和家中出来
总书记在村民簇拥下来到村停车场
留下那句嘱托:
“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
发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
总书记“家访”后
陆奕和倍受鼓舞
向银行申请了贷款
承包了30亩竹山
开始扩大生产
他说:
“总书记这么关心我们,不努力干都对不起自己”

陆奕和向人民网记者展示自家卖的鲜笋 罗东文 摄/人民网
几个月后
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中
连樟村的陆奕和被“点名”了
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总书记牵挂着的贫困村里
有一个“连樟村”
总书记惦记着的困难群众中
有一个“陆奕和”
厚望如山
催人奋进
2019年
陆奕和把两个孩子送进了大学
承包的竹山超过了60亩
仅卖竹笋的年纯收入就三四万元
竹山不忙时
还去村里仙草园、农业科技园务工挣钱
……
村里人都说
现在的陆奕和
变得爱笑了

航拍广东省清远市连樟村新貌(2019年2月22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王瑞平摄
2019年
连樟村成了全国首个5G村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正在建设
政务服务一体机投入使用
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数十件服务事项
……
村里贫困户全部脱贫
脱贫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落下
为政之要,重在实干
实干之要,重在落实
2019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地方考察调研
一次次走到困难群众身边
进行“家访”
在重庆华溪村
他坐在厨房和焦光润夫妇
一笔一笔细算收入账、医疗账
在甘肃富民新村
他向李应川一家
详细询问家里的生产生活情况
在河南田铺乡
他去看了乡亲们的新生活
听了他们的“脱贫经”
……
用足迹丈量着全国各类贫困地区
他说: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是我们的庄严承诺。
一诺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