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档案为您全方位展示开国大典背后的种种细节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王志英 李增温 等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9-09-15 02:22

用镜头记录精彩瞬间

■李韶峰

开国大典那天,时任华北军区政治部《华北画报》社摄影记者和采访组组长的吴群,全程参加了开国大典的新闻报道。当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泽东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动电钮亲自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时候,吴群身着军装,手持照相机,佩戴着有大会会徽的证章,在天安门前全程拍摄了参加开国大典的30万军民的喜庆欢腾景象和阅兵式的威武雄壮。这些摄影作品不仅记录了吴群现场所看到的一切,更充满了摄影者的真挚情感和喜悦心情,成为记录新中国诞生的经典作品。

这一年的9月,北平市中南海群贤毕至,共商建国大计。在那里,相继召开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时,吴群作为军队摄影记者,全程参加了大会筹备会新闻处摄影科工作,和陈正青、侯波、林杨、杨振业、孟昭瑞一起,担负两次大会的记录、摄影与图片发稿任务,具体报道新中国是怎样经过人民代表的充分协商、周密规划设计而诞生的。

吴群是人民军队成立以来较早从事摄影工作的新闻工作者。抗日战争时期,他就担任了晋察冀画报社的摄影记者,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了全民抗战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情况,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吴群永远不会忘记,与他一起为记录抗战而牺牲的摄影战士韩金生、何学博、席相波、刘士珍、雷烨等;他也无法忘记在淮海战役前线拍摄打坦克照片时牺牲的摄影员门金中……他们没有看到新中国的成立,也不能来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采访了。想到他们,吴群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开国大典的摄影报道工作做好。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时,天安门城楼的琉璃瓦椽下张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典”的醒目标志,下面吊着8个大红宫灯,天安门城楼的红墙上挂上了崭新的领袖像和两条大标语,城楼两边红旗迎风飘扬,映衬得古老的华表也愈发挺拔。

从战火中走来的人民军队官兵,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通过天安门广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此时,吴群一直盯着受阅部队,聚精会神地取景,选择最佳时机和最佳角度,按动照相机的快门。当时,受检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部队是第199师、独立第207师第619团。在迎风招展的八一军旗引导下,由来自江西的红军老战士、师长李水清率领,官兵身着崭新的军服,手持缴获的各种武器,雄赳赳、气昂昂地分列通过东三座门。当队伍进入天安门广场时,吴群迅速把它抓拍到手。这是开国大典阅兵式上的一个动人瞬间,也是一幅威武雄壮的人民军队胜利进军图!受阅的步兵头戴钢盔、背着上了刺刀的枪,在金水桥畔昂首挺胸、阔步前进……随后,一张张受阅部队的精彩画面,逐一摄入吴群的镜头。

如今,吴群所拍摄的一系列开国大典阅兵式的照片,还完好地保存在解放军画报社资料室里。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