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 9月5日,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素有“塞上江南”美誉的宁夏拉开大幕。
自2013年以来,每一届博览会召开之际,习近平主席都会发去贺信。
中阿博览会有何特别之处,使得习主席如此重视?四封贺信背后,又有怎样的期许?
“第一报道”为您解读。
国家级、国际性
时间回拨到2013年,首届中阿博览会在宁夏银川隆重开幕。它的前身,是2010年开始举办的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
连续成功举办3届后,中阿经贸论坛于2013年正式升级为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成为中阿友好关系发展史上的又一盛事。

2019年9月5日,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嘉宾在开幕式上听会。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2013年以来,作为国家级、国际性大型经贸活动,中阿博览会不断发展壮大。这一届博览会,共有89个国家,107个展团,2900多家区域组织、商协会、机构和企业参会参展,参会参展国家和企业数量均超往届。
面向阿拉伯国家,更面向全世界。比如,这一届博览会的投资与产能合作大会,就有来自日本、马来西亚等国的代表参加。
来自一家美国投资公司的克里斯蒂娜·阿普汀和几位摩洛哥合伙人一起参会,她希望在博览会上找到投资产业园的机会。
克里斯蒂娜特别提到了习主席的贺信,“中阿博览会得到了国家的支持,这给参会者很大的信心,相信博览会会越办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