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眼|习近平甘肃之行第三天:乌岭逶迤腾古浪,凉州过罢到兰州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责任编辑:杨晓霖
2019-08-22 10:08

21日,习近平总书记甘肃之行第三天。上午,他来到河西四郡最东头、古称“凉州”的武威,深入古浪县农村林场考察;下午,他穿越河西走廊东部地理分界线的乌鞘岭,赴兰州继续调研。随着考察点的转换,越往东走,总书记的甘肃之行也似乎穿越了一条“历史的乌鞘岭隧道”,进而关注新时代中国更广阔的命题。一省、三天、九个考察点,这一路,注定不平凡。

△习近平总书记甘肃之行第三天考察路线

△习近平深入甘肃古浪县农村林场考察

这个村庄不平凡:富民新村的“小燕子”

21日上午,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富民小学的音乐教室里,传来一阵歌声。

△富民小学去年刚刚开办,现有在校学生122人。正值暑假,学校为喜欢音乐的孩子提供了暑期兴趣班。15个孩子每天都在这间音乐教室里练习弹琴。(国广记者吴倩拍摄)

21日上午,正在村里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这间教室。孩子们为习爷爷现场演唱的正是这首《小燕子》。而在离富民小学几百米远的富民新村三组192号,李娟、李睿姐弟俩正在自家院子里玩。

△姐姐李娟今年8岁,在富民小学上一年级。弟弟李睿6岁,在离家更近的村幼儿园上学。(央视记者张宇拍摄)

姐弟俩的爷爷李应川告诉《时政新闻眼》,一年前,他们一家6口人从古浪南部山区的横梁乡搬迁到了这里。

△正如新燕衔新泥,落户这里不久,勤劳的主人就在院落一角种瓜种菜,如今正是藤蔓满架瓜卧地。

离开富民小学后,总书记就到了李应川家,先后看了他家的厨房、卫生间兼仓储室、客厅和卧室。

△总书记就是在这间客厅里落座,与一家人拉家常。(央视记者张宇拍摄)

△在客厅显著位置,摆着这张六口之家的“全家福”。(央视记者闫崎峰拍摄)

姐弟俩的妈妈次仁普尺为了生计,经常在外务工。这些年,一家人竟然没有拍过像样的合影。客厅里这张“全家福”,妈妈就是被“加工”上去的。今天家里迎来了这样重要的客人,远在外地的妈妈却无缘一见。

△总书记走后,一家人拍了这张全家福。虽然依然缺少了妈妈,但习爷爷来了自己家,姐弟俩很开心。

为了保护生态、脱贫致富,在富民新村,有1379个家庭、4580人像李应川家一样,从祁连山区像燕子一样飞来了生态移民区,过上了新的生活。

△古浪县易地扶贫搬迁示意图。

△这是展示在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今昔对比图。

在富民新村,习近平总书记实地了解易地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及脱贫致富情况。他不止一次说过,我最挂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每次国内考察,看脱贫,几乎是他的必选项目。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不仅搬得出、住得下,还要能致富。富民新村峻工一年来,大力发展肉羊、肉牛养殖和设施蔬菜种植产业。如今已脱贫559户、2188人。这是航拍的富民新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