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叮嘱这件事:决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作者:周小苑 许晴 林小溪责任编辑:杨凡凡
2019-08-14 20:59

“要为人民做实事”

1969年1月,不到16岁的习近平,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来到梁家河。在陕北这个小山村,他度过了7年青春时光。下雨刮风时,在窑洞里铡草;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不换肩;修公路、建沼气、打水井……为乡亲们办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好事。梁家河村民石春阳回忆说,冬天打坝的时候,习近平二话不说,挽着裤腿,光着脚就下去铲冰。

从乡亲们那里收获了许多温暖,他认为自己本就应该为乡亲们做点什么:“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吃;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

也是在这里,习近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年,他20岁。入党申请书写了一份一份,直至写到第十份,才获得批准,后来又成了大队党支部书记。

时隔40年,再次踏上黄土地,当年临别合影中的旧相识,他仍叫得上名字。

在一篇文章中,习近平回忆道,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这一路,他走得坚定而扎实。

习近平说:“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以百姓心为心,既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我们党的恒心。”

今年3月22日,习近平同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临近结束时,菲科突然问了一个问题:

“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习近平主席的目光沉静而充满力量,他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

一身半旧的绿军装,一条半旧的军被,一条打了多处补丁的褥子,这是习近平初到河北正定时给大家留下的印象。用时任正定县副县长王幼辉的话来说:“一身旧军装,穿得很土。”

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担任正定县委书记不久,出台的第一个作风建设文件,是从县委常委会成员自身做起的《中共正定县委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共有六条。

“他在生活上‘习以为苦’,工作上‘勤以为常’。”朱博华时任正定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与习近平因工作相识,他用这八个字评价习近平的“勤”和“俭”。

一辆老式凤凰牌“二八”自行车,陪伴了习近平许多年。正定县委当时有吉普车,但习近平觉得,还是骑自行车下乡好,这样可以多看看。

习近平向来保持轻车简从的工作习惯。他到厦门任副市长时,当时主持市委日常事务的李秀记去接他:“他来的时候轻车简从,自己搭了一个便车就来了。”穿着简朴、年轻精神、态度谦逊,对习近平的第一印象,李秀记记在了心里。

1993年8月,时任福建省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左一)在福州市、台江区领导联合接待群众日接待群众。新华社发

在河北正定,习近平跑遍了所有村;在福建宁德,他到任3个月就走遍了9个县,后来又跑遍了绝大部分乡镇;到任浙江后,他用一年多时间跑遍了全省90个县市区;在上海仅7个月,他就跑遍了全市19个区县……

“从我做起”、率先垂范,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风格。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

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9000万党员要有“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勇气和能力。“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历史赋予的使命,也是时代给予的责任。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学习时报等,周小苑 许晴 林小溪 整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