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局中的“战地思考”:训练高手缘何战场失手?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刘建伟 赵雷 刘鹏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9-05-28 03:25

既要做到眼中有敌,也要做到眼中有己——

只有抢在敌人之前发现弱点,才能用校场的失利换取战场的胜利

回想起国际比武场上第一天一连串的失误场景,该旅训练尖子、国际比武场“金牌得主”邹德邦依然愧疚难当。

平时训练用枪和比赛用枪的枪型不同,第一次摸到比赛用枪,校枪只给了12发子弹,而且只允许在100米距离内进行校正。而他在平时训练时校不准就再校,打哪个距离就校哪个标尺,结果这次,他拿着没有校好的枪就进了比武场。

以往参加比武,邹德邦恨不得把自己的行动路线都设计好,甚至途中哪里地势不平、翻越障碍时脚踩在哪里都弄得一清二楚。但这次,考官要求所有人背对训练场,自己连障碍区和靶区的方位都不知道。在后来的射击环节,邹德邦通过狙击镜看到,200米外一处土丘上有一名人质被“恐怖分子”携枪劫持。

“恐怖分子”头部仅露出4厘米,枪口紧紧顶着人质。这是邹德邦平时训练没有遇到过的情况,他尽量调整呼吸并锁定目标,“砰”的一声枪响过后却只击中了“恐怖分子”肩部……一连几个“没想到”,让邹德邦输得心服口服。

邹德邦是旅里的训练尖子,大小比武都是夺金能手,咋就输得这么狼狈?

“尖子折戟赛场,正暴露出平时训练与实战的差距。”作训科科长张永亮深有感触地说,从历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官兵得出一个基本规律:第一次参战的士兵更容易被对手枪弹击中。后来,以色列军考核演习中贯彻这样一个理念:通过高标准的模拟演习,把一些在实战中容易犯的错误尽可能“留”在训练场上。

短板往往致命,补短格外重要。如今,从关注头盔到关注头脑,从关注队友到关注对手,邹德邦就像求败的剑客一样,始终保持着冲锋的姿态。

“鸵鸟在敌害来临时,总是把头埋进沙子里,来个‘眼不见心不惊’。不敢正视危机和失败,是自欺欺人的懦弱表现。”该旅领导说:“一支光荣的胜利之师,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马平川,不可能没有磕磕绊绊,不讳言失利进而不被失利吓倒,才能争取更大的胜利。”

“只有抢在敌人之前发现弱点,才能用校场的失利换取战场的胜利。”该旅党委经常告诫官兵要常怀“差距”意识,要不断提升“难度系数”“陌生参数”“艰苦指数”,才能在实战中取得胜利。

该旅针对此前排查出的“技术战术融合不到位”“对接战场不够紧密”等问题,专门组织集技术、战术于一体的对抗演练进行补短。

“钟磊协调性不好,实战格斗时需要增加协调性训练;王飞动手能力弱,野外生存训练时需要注重陷阱构筑等训练……”记者翻看该旅中程无人机侦察连连长朱飞的战士训练分析表,几乎每名连队战士的训练短板都被记录在册。

“既要做到眼中有敌,也要做到眼中有己。”回想起最近一次山林地实兵对抗演练,三级军士长李建召颇有感触:“虽然现在出的错多了,但是战场上制胜的招法也多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