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焦锋利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康子湛 特约记者 仇成梁
攻关不辍的焦锋利,用汗水和心血浇灌革新之花。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仇成梁摄
一问:为一项革新专门读研的决心从何而来?
“基层官兵最熟悉革新的需求和方向,但往往欠缺攻关的知识和能力”
这些天,焦锋利的故事传开后,在第80集团军官兵中掀起了很大的波澜。很多官兵敬佩之余,都问他:为了一项革新专门去读研,你是怎么下这个决心的?
焦锋利知道,很多战友为他当初的这个决定感到不可思议。确实,他当时也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
一时间,他又想起了那次校靶的情景:十几个人在宽阔平整的场地上,依靠几吨重的设备忙活了小半天。“费时费力不说,效率还低,真打起仗来可咋办?”焦锋利辗转反侧,萌生了革新的念头。
然而,半年过去了,笔记本写了撕、撕了写,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焦锋利急得瘦了一圈。慢慢地他明白了,校靶系统涉及光学、编程、信号处理等多个专业领域,以他现有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怎么办?他想去请教专家,可身边上哪儿找这么多专业的行家里手?他也想找人协作,可周围懂行的人实在太少;他甚至想去找国家有关科研院所帮忙,可作为一名连队军械师,他实在是找不到途径……
更让焦锋利没想到的是,那段时间,他和身边战友聊起这个困惑,很多人竟然都感同身受:作为武器装备的操作者,哪儿不方便、哪块该咋改,他们最清楚;可光有想法没法行动,缺乏攻关的知识和能力,到了最后往往都是不了了之。
“这是一个共性问题!”战友们的话让焦锋利颇受震动: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是未来战场制胜的关键。一丁点儿的不顺,都有可能影响战斗力;反之,一丁点儿的改进,都可能提高战斗力。想到这些,焦锋利下定了决心,带着课题去读研。
当时,有人好心劝他说,你正值调职晋衔的关键时候,这时候离开部队去读研,怕是要耽误个人成长;也有人对他说,知识的积累未必就一定能提高攻关的能力,万一你去读了研最后却没能研发出成果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该咋办?
如今回首过去,焦锋利坦言:当时自己也并非完全没想这些,但他更加知道,自己在陆航部队干了十几年,明知技术设备有短板,却不努力去攻关,有可能会成为军旅生涯最后悔的事。
“不会不是理由,缺啥就去补啥!”3年后,焦锋利补齐短板毕业归来接着搞攻关,果然不一样:
如何实现各种地形、各种环境下校靶仪的平衡,是制约革新的一个技术难题。过去,焦锋利绞尽脑汁琢磨了大半年,都没想到好办法。读研期间,他系统学习了相关知识,回部队后不到3个月,就找到了用陀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设计出了草图。
过去,焦锋利不会编程,设计画图全靠手工作业,不仅速度慢,而且精细度不够,经常是“粗加工”导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读研归来,他依靠计算机编程设计,不仅实现了精准设计,还常有意外收获,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经过数年持续攻关,焦锋利终于研发出某新型直升机校靶系统,不仅使快速校靶成为了现实,而且能在任何野战环境随时校靶,通过了军队有关部门的鉴定,并在多支陆航部队得到试用检验,一举攻克全军重大科研难题。
无声之处响惊雷。一时间,焦锋利“火”了。站在领奖台上谈体会,他第一条经验就是:“基层官兵最熟悉革新的需求和方向,但往往欠缺攻关的知识和能力。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往前迈出学习的一小步,理想就可能向现实靠拢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