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斯姆哈纳边防连四级军士长高成
戍守国门,他被誉为“百事通”
■刘南松 刘慎 本报特约记者 张强
斯姆哈纳边防连是祖国大陆最西端的边防哨所,被称为“西陲第一哨”。连队共产党员、四级军士长高成,被官兵誉为边防“百事通”。
高成自2003年入伍以来,先后担任过给养员、军犬引导员、军马饲养员、水电工、炊事班长、水电技师。他通过培训和自学,考取了蔬菜种植、热力司炉工、电工等方面的资质证书,成了连队一专多能的人才。他忠实履行职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去年8月,高成当班执勤哨长时,一辆吉尔吉斯斯坦大货车因车速过快,侧翻在离哨所3公里处。高成发现后一边向连队报告,一边带人赶往现场救援。货车司机阿尔马兹别克多处重伤昏迷不醒,高成赶紧利用自学救护知识为他急救,随后将其送往医院。如今,阿尔马兹别克每次经过国门都要专程来看看高成。15年来,高成在执勤巡逻期间先后为通关外国客商、司机、边民解难帮困百余次,抢修事故货车10多次。
党员形象,就在一次次表率带动中塑造。一年冬季,巡逻分队过虎口峰时,狂风卷着雪碴让人寸步难行,官兵们成了移动的“雪雕”。“这种天气,过断崖太危险。”险地之前,个别官兵有些踯躅畏难。高成搓了搓已经冻僵的手,大声说:“我们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巡逻到不了点位,等于没有完成任务,就是对党的失职,对军人二字的侮辱。”话音刚落,他将绳系在腰上,率先向虎口峰攀爬,官兵们纷纷跟进。风烈、雪深、坡陡,险情接二连三发生,但官兵没有一人退缩。最终,他带领官兵经过4个多小时艰难跋涉到达点位。
15年来,高成还先后总结出雪地险情处置20法等实用招法在军分区推广;自编自导自演《巡逻路上党员的样子》等多部舞台剧,先后在新疆、南疆两级军区舞台公演。“高成的故事,诠释了一名党员的责任担当与奉献精神。”连队指导员杜麒麟告诉记者。

中部战区陆军某旅特级飞行员汤军
敢为人先,困难面前第一个上
■冯雨 任帆 周宇杰
已是入秋,太行山腹地某野战机场,中部战区陆军某旅一场空地协同的综合演练正在开展。初识对空总指挥汤军,脸庞棱角分明、走路虎虎生风、说话铿锵有力,让人不由得对这位入伍27年的特级“老飞”肃然起敬。
这些年,汤军先后飞过5种机型、安全飞行4000多小时、历经大小演训救援任务上百次、独创武直-10经典对地攻击法,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
“困难面前亮虎胆,挑战面前我先上。”一直是汤军的座右铭。那年,汤军受命组建新单位。“全新的操作模式、战术性能没底数、没有教范,还能不能飞、敢不敢飞?”当时很多飞行员心生顾虑。
面对困难,汤军主动向党委递交了“第一飞”请战书,开始埋头钻研新机型。为了当好新战鹰的“领头雁”,他拜院校陆航专家为师,给厂家技术人员当学生,到其他飞行部队参观见学。很快,他对新机型的各类性能参数“如数家珍”。
在随后的一次演训任务中,汤军带领团队驾驶新机从各种距离上,用导弹、火箭弹、航炮三种弹实施一连串的攻击,一分钟内完成600多个动作,步步到位,环环紧扣,发发命中,这一独具特色的集火攻击战法被称作“汤式套餐”,创新了新的战术攻击方式。
飞行员是刀尖上的舞者,时刻面临生死考验。汤军娴熟的飞行技术、无畏的飞行勇气成功处置了一次次空中特情。
去年一次海上飞行,汤军驾驶的直升机两侧发动机突发故障,十几个高危警示灯闪烁不停,随时可能发生空中停车。“1号,双发电调故障,请求迫降备降场,完毕!”沉着冷静的汤军向指挥组报告了操作情况后,一边降低高度,准备随时迫降海上,一边降低发动机功率向海岸线飞行。凭借教科书般的精准操作,汤军最终将直升机成功迫降应急备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