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设绳桥,牵引横渡。李 伟摄
阳刚之气,源于军人的红色基因
9月初,第81集团军某特战旅特战小队参加陆军组织的“特战奇兵-2018”比武考核,下士彭叶军、上等兵李晓帅的事迹在该旅口口相传。
比武当晚,在牵引横越课目中,承重的主绳扁带突然断裂,锁扣高速回弹,彭叶军的下巴被打得全是瘀血,李晓帅的大拇指当场折断。这种情况下,两人冒着瓢泼大雨,和小队坚持走完20多公里,完成16个特战课目,取得不俗成绩。
讲起当时感受二人不约而同地说:“身体疲惫接近极限,疼痛让本已麻木的神经饱受刺激,但想到这是我们第一次代表旅队参加大项任务,决不能给单位抹黑。”就这样,两人坚持到比武结束,才在众人搀扶下去了医院。
笔者来到该旅特战二营,恰巧碰到营长冯亚猛在讲评工作:“1947年,我营在淮北攻蒋坝、打青阳、战灵璧、克泗州,被授予‘淮北支柱’荣誉称号。‘淮北支柱精神永驻’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的传承!”
聆听冯亚猛讲述该营历史,笔者仿佛置身于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之中。结束时,战士们“淮北支柱精神永驻”的口号声振聋发聩,使笔者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现实:战士体内的红色基因,就是军人阳刚之气的精神之源!
“想要绽放出最美的伞花,就要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要无愧‘淮北支柱’的称号。”作为该旅转型以来首批实跳队员,王文敬对伞降近乎痴迷。被伞降队员公认为最苦的离机训练,一个定型动作坚持半个小时,身体就会由麻木到僵硬,但王文敬每次都要突破极限,向自己发出挑战。
今年,该营“石工堤连”迎来授称70周年,数十位曾战斗在“石工堤连”的退役老兵相聚一堂,共忆在“石工堤连”的岁月,参加过蒋坝战斗的新四军老军医张福伟就是其中之一。
战士们一句响亮的“石工堤精神,万岁”,让张福伟潸然泪下。他说,一回到这里,就想起连队被授予荣誉称号的蒋坝战斗。“那次战斗,二连(现四连——笔者注)在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团团包围下,10名同志壮烈牺牲,最后毙敌70余人,取得胜利。”战士们在老前辈讲的战斗故事中赓续“石工堤连”优良传统,红色基因在他们血液中奔流。
“3天3夜跑了600里,打了9仗,前辈经历的苦难,都是我们官兵荣光的根!”冯亚猛说,一句响彻云霄的“石工堤精神,万岁”,永远激励后人奋发图强,传承这份阳刚之气,敢打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