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赴楚戈尔,中国军人为和平而来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蔡鹏程 杜善国 向 勇责任编辑:张颖姝
2018-09-11 04:15

“中国标准”“中国速度”展示在国际舞台

“中国飞行员的战术素养和战斗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为与这样的军人并肩战斗感到荣幸。”俄罗斯上校亚历山大·乌里扬洛夫这样评价参演的中国空军。

乌里扬洛夫告诉记者,在此前的“航空飞镖”比赛活动中,他曾多次与中国空军接触。此次“东方-2018”战略演习,他担负俄方与中方空军参演部队的对接任务,他认为“中国军人是一个值得钦佩的群体”。

到底是什么征服了这位有着实战经验的俄军上校?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记者找到了答案。

7月下旬,刚刚完成联合国对维和待命部队考核任务的北部战区陆军某合成旅官兵征尘未洗,就接到参加“东方-2018”战略演习的任务。该旅迅速研究部署抽组部分精锐力量展开准备。出国演习涉及作战、训练、后勤和装备保障、中外对接等诸多方面,方案拟制任务十分繁杂。参演的机关人员连续奋战,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

夜幕下,某旅正在为远程投送做最后的检查准备。列车平板上,固定好的各式车辆装载误差严格控制在2厘米以内;列车平板下,远程投送调度员、合成一营首席参谋刘向左手捧着秒表和一沓数据记录本,右手拿着铅笔不停记录车辆装载用时、核对车辆型号、检查物资……

精益求精才能万无一失。俄罗斯远东铁路干线上,第78集团军参演人装昼夜兼程千余公里,于8月30日零点30分全部“零故障”抵达楚戈尔训练场。铁运梯队在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车站卸载后,连夜向预定地域进发。

楚戈尔训练场内土路多、坡度大,卷起的烟尘一度让后续车辆无法看清周围情况,装备维修处助理员王利军说:“这不仅对车辆装备是个考验,对已经连续驾驶7个小时的驾驶员更是考验。”

俄军哨兵伊万记忆犹新:赤塔时间8月21日凌晨3点半,天刚蒙蒙亮,他发现对面不远处的草原上多出几顶中国帐篷。更让他没想到的是,3天后,住在这几顶帐篷里的中国军人,竟然构设出占地15000平方米的野战工事。

伊万也许并不清楚,为了给后期到达的指挥机构争取时间,这些中国军人用3天时间,完成了平常需要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这期间,他们平均每天只睡3个小时。

后来,在中俄两军指挥机构的例行磋商中,俄方人员多次对这种“中国标准”“中国速度”表示钦佩。

9月3日,中俄实兵合练。飞驰的战车上,中方乘员精准协同,炮弹出膛,目标霎时开花,某合成旅所有参演坦克射击命中率均达到90%以上,俄军军官频频竖起大拇指。

谈及此事,中方导演部一位指挥员感慨地说:“在外军官兵的眼里,在国际大舞台上,我们怎样,中国和中国军队就是怎样!”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