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营参训的熊杨正在修理汽车。蒋荟芃摄
国家有召唤,咱就不能缺席
“接到上级通知,要先根据通知提供的联系方式,逐个打电话、验证身份、通报事项、征求意见。遇到被征召人电话换号、拆迁搬离,还要去公安局查询户口信息,甚至挨家挨户询问、查找。”进入7月,江苏省睢宁县人武部职工周永就一直为协调民兵预备役返岗训练忙碌着。“与被征召人相比,我们这些辛苦不算啥。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有时让我们也很为难。”周永说。
去年,部队在江苏省沛县人武部召回5人参加返岗训练,除一人当场表示可以归队外,其他4人都不能确定。其中,一人妻子临产,如果参加返岗训练,妻子无人照看;一人在企业上班,能否按时报到要看领导态度;一人刚刚贷款买了大货车,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跑长途,如果参训,家庭就会失去经济来源;一人举家迁往辽宁,无法取得联系。
“动员征召需要一个一个做工作,要为此耗费大量精力。”沛县人武部职工汪太兵说出其中的无奈。
2017年,某军分区需要核实动员4批20人参加返岗训练,经反复做工作,最终只有7人参训,占应召回人数的35%。“不是我不愿意被征召,对我而言,现实困难确实让我很为难。”参加某省民兵“四会”教练员比武竞赛的民兵蒋瑶说。这番话也戳中了大多数被征召人的“痛点”。
行政事业单位或企业的退役军人面对召回,最大顾虑是单位领导的态度和工作职责的制约。现在,各单位都是按岗用人、人不离岗。突然被征召归队,有的单位领导虽嘴上不说、但心里不悦。对被征召人而言,在召回离岗的这段时间内,自己的工作往往需要同事分担,回到单位,可能要面对领导责备、同事抱怨。
自主创业的退役军人面对召回,最大顾虑则是家庭成员是否支持、收入是否受影响。有些被征召人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一旦参加返岗训练,全家可能面临“断供危机”。
焦文科,甘肃天水人,在部队服役12年,曾赴老挝执行授教任务。退役后,他创立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今年7月接到召回通知时,他正在组织500多人的夏令营。“一朝为兵,终身为兵。国家有召唤,咱就不能缺席。”因参加召回训练,焦文科不能全程任教,合作方每天少付给他1万多元。
部队训练受苦累、回到单位受委屈、个人收入受影响,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被征召人的应征积极性。但在一项调查中,面对“为什么响应征召”这一问题,选择“为国效力、报效国家”的退役军人,以96%的比例高居第一,体现出浓厚的家国情怀。此外,能重新穿上军装、回部队看看、感受军营生活、见见战友等因素也排在前列。